天天看點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作者:酸菜魚夫人

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在去年火爆全網,劉亦菲扮演的許紅豆本是個酒店高管,卻在職業頂峰裸辭,奔赴雲南的一個小鎮,過上了雲淡風輕的生活。

此劇引起網上一片嘩然。

有網友說,真的好想像許紅豆一樣任性一把,

也有網友說,想辭職去旅行,

甚至還有網友真的離職了,并稱“辭職之後子宮肌瘤就好了”,叫人啼笑皆非。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為什麼許紅豆的生活方式引起了這麼多人的共鳴?

還不是因為這屆打勞工太!苦!了!

每天上班如上墳,做什麼事都感覺無聊,人際關系緊張,對未來沒有信心……

有網友說的好:漫長的通勤,我們失去傍晚;在休息日,再失去早晨。

于是,“逃離”成為很多職場人夢寐以求卻又無法兌現的生活。

也許你已經習慣了這樣一種生活狀态,殊不知這已經成為被全世界關注的職業現象——“職場倦怠”,它正無聲無息地侵蝕着你的身心健康。

01、身處職場,我們終将會遇見倦怠期

職場倦怠,是個舶來語,最初的意思是“燃燒殆盡”。字如其意。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1974年,美國心理學家赫伯特·弗羅伊登貝格爾将這個概念提出時,确認這種狀态不僅僅是感到有點“壓力”,而是在工作重壓下産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态。

前程無憂的《2022職業倦怠報告》裡顯示,在1500多名受訪者中,輕度厭倦的占20%,中度占比29%,重度則高達39%,而能在上班中擷取到快樂的僅占12%。

也就是說,10個打勞工裡面,就有将近9個人存在着“厭班症狀”。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很多調研顯示,不論是美國、德國、英國,職業倦怠都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就連瑞典,這個對于打勞工而言,全球福利最好的國家亦是如此。

因為在瑞典,每個職場人可以擁有480天的帶薪育兒假、15個月之内最多364天的帶薪病假、病假工資為正常工資的80%;除了公共假日,瑞典公司還必須給員工放至少25天年假……

可即使是這樣,職業倦怠依然彌漫在瑞典職場人群中。根據瑞典社會保險機構的資料,“職業倦怠”是2018年瑞典人失業的最常見原因。

正如原《中國新聞周刊》主筆波波夫所說:“如同病毒一樣,倦怠自由穿梭在世界各個國家、階層和工作崗位之間,不需要護照,無須許可。”

但如果你隻把“職場倦怠”當成一種普通情緒看待,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2019年,世衛組織将職場倦怠其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中,這意味着,職場倦怠已經被全世界公認為是影響身心健康的職業現象。

的确,職業倦怠會導緻人食欲不振、失眠、情緒失控、人際關系受挫、自我價值感降低等等,由此還會嚴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降低免疫力。

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奧爾塔-奧索裡奧就曾飽受職場倦怠的困擾。

2011年3月他剛上任時,恰逢集團步履維艱之時,是以他帶着沉重的壓力投入工作,事無巨細無不涉足。6個月後,他的睡眠開始出現問題,上床時明明十分疲憊,卻總是睡不着。每天晚上隻睡兩三個小時的他,終于住進了醫院。

安東尼奧的經曆代表了很多職場人的狀況。拼搏時忘了自我,等到看見自己時,自己已經千瘡百孔。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02、職場倦怠,這個時代最大的精神病毒

為什麼,職場倦怠席卷如此?

除了一些大家熟知的因素:996的上班節奏、複雜的職場人際關系、企業不公正的升遷制度,以及個體對自己要求過高等原因外,還有兩點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是資訊時代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保持“線上”,工作與生活完全混為一體,無法劃定界限。可能你在輔導孩子功課時,還要抽空回複上司的工作微信;當然也可能在工作的百忙中偷閑用監控抽檢一下保姆的工作狀态。

另一點就是無論多好的工作,一旦工作的蜜月期過去,我們就會逐漸把這份工作和它所帶來的好處都視為理所當然,工作中就會感到無聊,是以對工作常常是冷漠、混沌的樣子。這在心理學上叫作宿醉效應。

是以,即使資料裡還有百分之十幾的人沒感到倦怠,不是他們沒有倦怠期,隻是恰巧不在調查的時段而已。

可以這樣說,“職場倦怠”是每個打勞工都逃不過的劫。

但倦怠并不是立即發生的,它有個累積疊加的過程。

美國職場心理咨詢機構卡爾默将倦怠發生的過程劃分為5個階段: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第一階段:蜜月期。就是在工作之初或是剛接受一項新任務時,雄心勃勃,對上司作出了較高的承諾或者是埋下了過高的期待。

第二階段:壓力發作期。随着工作的推進,不斷加班加點,壓力也随之不斷增大,逐漸出現情緒焦慮、健忘、食欲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睡眠品質下降、缺乏社交等等情況,有的甚至會出現頭痛、心律不齊的現象。

第三階段:慢性壓力期。除了上一階段的症狀,開始伴有憤怒或攻擊性行為、冷漠、憤世嫉俗、性欲降低、工作拖延等等,有的人還會出現酗酒、吸煙,或是過量飲用咖啡的情況。

第四階段:符合醫學診斷的倦怠期。典型表現為慢性頭痛、慢性腸胃問題、異常悲觀,持續自我懷疑,逃避工作、渴望遠離同僚、朋友、家人,甚至進入社交隔離狀态。

第五階段:習慣性倦怠。這意味着倦怠已經成為日常的一部分,陷入慢性抑郁症、慢性疲勞等。

這一發展曆程的劃分有着非常現實而積極的意義。因為隻要我們對倦怠有意識和警覺,盡早識别出來,就可以及早應對,及時止損。

03、與其逃離,不如把倦怠期當成一場修行

對職場倦怠了,像許紅豆一樣拍案離職看起來最簡單,但是有幾人會有許紅豆一樣的資本,能像許紅豆一樣放下俗世生活、隻追求風花雪月的情懷?

作為一個普通人,無論經曆什麼,我們總是還要在正常的軌道上行進。畢竟,沒有哪一個工作不委屈、不辛苦。

面對職場倦怠,真正的勇敢并不是離職時拍案而起的爽,而恰恰是肯于在索然無味或是激烈抗壓中,仍然保有一份慢慢開出花來的平靜。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這慢慢開放的過程,就是修行。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人哪裡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具體要怎麼做?送你三個字:停!看!聽!

◎停,就是停下無謂的思考。

我們要時常審視自己的狀态,一旦發現倦怠的信号,就停止所有的思考,把注意力從人、事、物中抽離出來,用心體察、内觀自己的壓力和痛苦,不評判不抗拒。

特别是對于那些擔憂型的思考,比如沒發生的、沒法解決的,果斷放手。因為這些隻會占用時間,影響情緒,分散注意力,毫無益處。

◎看,用CAT掃描法梳理一下工作和生活。

CAT掃描法是作家艾琳·麥克達爾提出的。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CAT是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

Check(檢查):檢查哪些事物占據了你的時間。

Assess(評估):評估這些事物為什麼和怎麼樣占據了你的時間,它們是否有價值。

Take(采取):采取行動補救、避免、修改或者接受。

用這種方法我們就會發現哪些行為模式正在消耗自己的能量,發現生活中哪些人在吸幹自己的能量,發現哪些情況下是我們自己允許甚至促成了這種情況的。

我們來看看艾琳是怎麼做的。她會在本子上畫一個表格,分成3列,每列依次寫下時間、事情、人物。然後,在1周的時間裡,從起床的一刻開始,直到上床睡覺,把所有的事情都簡要地記錄在表格裡。

一周結束,再來評估這些事情所花費的能量和時間,果斷減少或退出那些沒有價值的活動,保護自己的“當下”。

比如,艾琳一直在義務照顧一對沒有兒女的老夫婦。一年前,丈夫去世,那個妻子的性格開始變得刻薄起來,很難滿足。

通過CAT掃描法,艾琳發現自己在這位年邁的寡婦珍妮身上花費了太多時間,甚至影響了自己對家庭的投入。于是,她開始減少給予珍妮的時間,更專注于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聽,聽聽腦海中的自我對話,覺察我們都在使用什麼樣的詞彙。

上班如上墳,我能不能像許紅豆一樣,用裸辭告别職場倦怠?!

我們的大腦總在時刻不停地評論、推測、批判、比較、抱怨、選擇好惡等等。

這種聲音可能與你當下所在的情況無關,它可能是關于過去或未來的一些事情,它還會經常想象事情可能會出差錯,或産生不利的後果。

這些聲音總是在試圖尋找邏輯自洽,雖然好多時候并非事實,卻可能成為羁絆你、消磨你的毒瘤。

舉個例子,想一想你是不是總說“我不得不……”、“我應該……”這一類話。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在作繭自縛,成了浪費自己能量的幫兇。這些話是你對自己施以的暴力,讓自己困在一條死胡同裡,毫無回旋餘地,隻能拼死向前。

寫在最後

很多人容易把倦怠的原因歸結給外界,工作環境、人際關系、企業文化等,然而,我始終認為,無論外界如何,真正決定生活品質的核心還在于自己。

正如張德芬所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别人,隻有你自己”。

是以,到了關注内在的時候了。為自己創造時間,沉浸閱讀提升,享受空白時光,找回思考能力,體驗無用之物。

這些都将成為治愈倦怠的良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