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薪酬是對一個崗位價值的真實評估

作者:劉不是plus

人在職場,都有彼此的價值,判斷一個員工價值的高低,直接看他薪酬的高低就可以了。為什麼說,管理一門藝術呢?藝術的作用就在于此,在排兵布陣的過程中,有些高管可能不是真的高管,隻是一個位置、一頂帽子而已。

那麼就有人要問了,既然是虛職,為什麼還有人要做呢?道理很簡單,這個崗位價值不高,但崗位擺在那裡,早晚有一天在這個崗位上曆練過的人,都将一飛沖天,既然老闆畫餅,那麼就請大家接着,在你的人生履曆上有一個總監或者副總的亮點,那以後找工作、吹起牛來,也就可圈可點了。

薪酬是對一個崗位價值的真實評估

咱曾經給一個制造業企業做過薪酬診斷和設計,用的就是這個方法,看似道理很簡單,真要統計分析起來,還要費一番腦子,因為民營企業老闆喜歡在年底悄悄地發紅包,至于紅包多少,很多時候也都是保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薪酬的真實性,很多民營企業工資單甚至都是值得懷疑的,一些高管的工資很低,一家人都靠一個人支撐,天天996,甚至007上班,又是外地偏遠地方來的,開着豪車,住着别墅,錢從那裡來,肯定是老闆通過各種管道給的。

通過這個診斷後的崗位價值架構圖,大家就知道每個人在企業裡面的真正位置了,為什麼人家一個小小的主管敢怒怼總監和副總,因為人家價值所在,你做總監或者副總,無非是因為崗位需要而已,說白了,就是一個冒充湊數的,或者幹脆就是你心甘情願想來鍛煉的,這跟價值無關。當然了,這樣的價值分析之後,你也就知道了,為啥總有人上班摸魚,摸魚者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幹多幹少都是一個樣。

薪酬是對一個崗位價值的真實評估

像上面這個組織架構就是不合理的,你讓一個部門經理拿着基層主管的薪資,估計人家心中也是一百個不樂意,一般來說一個崗位的層級最多也就是上中下三個級别,讓一個HR總監拿着中層的薪資,她們心裡是十二分不樂意的。可是,很多時候,實際情況就是如此,HR們再怎麼抱怨自己是後娘養的,都沒用。

判斷一個公司薪酬是否合理?關鍵就看兩個崗位之間的薪酬距離是否過大,什麼叫緊鄰崗位之間薪資差距過大呢?一般來說,兩個相鄰崗位之間薪資差距超過5K,就說明這個兩個崗位之間的薪資設計失衡了,需要進行調整。這裡請注意,高層崗位不在此列,因為總監、副總以上的高層職位,應歸屬經營管理層面,不應該與中層及以下崗位的薪資混為一談。

薪酬是對一個崗位價值的真實評估

對于初創型或小型公司而言,從對公司價值大的崗位依次進行排序,不如營運總監、營運經理、品牌經理、營運主管、媒介經理、設計師、客服、倉管員等,這些崗位的薪資是一路下降的,這種降序排列就是基于公司對崗位價值的認可,對于尋找工作的朋友們來講,你無論個人能力有多大,如果應聘的不是絕對進階的崗位,超越期待的薪水是拿不到的。

對于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一般咱定義為産值>3億元,或人數超過100人的企業,就不能玩初創型或小型公司的玩法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市場定價法來确定公司内部人員的薪酬,否則的話,貴公司不僅招聘不到需要的人才,還免費給外部企業源源不斷培養人才,因為貴公司給的薪資水準足夠低,甚至遠低于市場水準,在公司進階或者核心崗位上的人員,鍛煉一下就都離開了。

薪酬是對一個崗位價值的真實評估

當然了,市場定價法也有其局限性,畢竟決定崗位薪酬價值的還是企業的支付能力,而且外部薪酬價值也跟企業内部薪酬價值有一定差别,企業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外部崗位的定價進行人才招募和内部加薪。那麼,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因素評估法,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比如從責任、知識/技能、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環境四個次元出發,對崗位價值進行評估。

在選取好崗位評估次元之後,對照各個崗位進行評價因素權重設計,崗位價值取決于兩個次元:

  1. 知識/技能用于判斷崗位人選對工作的勝利力,包括對未來工作改善過程中所具有的上司力和學習力預判,這個比重大概50%;
  2. 主觀能動性用于判斷崗位人選對于工作的積極态度和興趣,因為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就是成就的動機非常重要,這個比重大概占35%。
薪酬是對一個崗位價值的真實評估

總之

崗位的薪酬價值評估意義非比尋常,企業内部越是管理紊亂,越是需要重視薪酬的價值評估工作,這裡也要重點給大家說一嘴,崗位的薪酬價值評估,今天隻是點到即止,具體實施工作還是要結合企業的規模、發展階段、所處行業和企業特質等情況進行。

越是歲末年初,越是企業組織架構發生變化,越是VUCA,越是需要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HR對崗位進行新一輪價值評估,尤其對于那些處于經濟下行周期,人力成本高企的企業,越是需要重視這項工作,千萬别讓薪酬成為企業發展和存續的包袱。

薪酬是對一個崗位價值的真實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