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作者:南方都市報

5月12日,《屏聚盛事》古代座屏藝術展和“白中白”主題展同時在聖佳藝術中心揭幕。開幕當天嘉賓雲集,衆多藏家和文物藝術愛好者共赴這初夏的藝術聚會。

文人雅士的“屏聚盛事”

屏具,是古人生活中常見的家具,用材考究,雕琢精細,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李商隐曾在《嫦娥》一詩中寫道:“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唐代詩人盧綸的《蕭常侍瘿柏亭歌》中也有“水精如意刁金色,雲母屏風透掩光”的句子。

《屏聚盛事》古代座屏藝術展暨劉傳生著《屏具》新書釋出會由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聯合萬乾堂古代家具藝術館、中國林業出版社策劃舉辦。展覽荟萃多位藏家收藏座屏之精華,開古典家具座屏展覽之先河。

此次展覽展覽由薛世清擔任總策劃,陳藝丹、劉加斌、劉旭擔綱策展,張涵予、楊波、常智豪、侶海岩、馮朗铨、劉傳俊、劉傳生擔任學術顧問。

中國古代家具範疇下的屏具門類,宗源純正,曆史久遠。自先秦問世,經漢唐至明清,曆經幾千年的發明,創造,傳承與發展。可謂體系龐大,脈絡清晰,種類齊全。從地上到床上,再到幾案與牆上,應有盡有,服務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這麼說,就器具而言,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古人做不到的,論其文化展現,貫穿形而上下。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明晚清早黃花梨雲石心硯屏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明晚期 黃花梨綠石心賞屏 高68.5cm

屏具門類的範疇下,在以功能作用為主,兼顧結構制式的劃分原則和相關标準下,又有屏風、座屏、挂屏、炕屏四大類别及更為明确的品種細分。就其中的座屏類别為例,就有落地座屏、床上枕屏,以及幾案賞屏、硯屏、龛屏、燈屏等,或制式相同相近,或制式有所不同,功能作用各有其所的不同品種存在。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明晚期 杉木黑紅漆批麻灰彩繪描金賞屏 高85cm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明“萬曆”款黑大漆嵌螺钿賞屏 高59.2cm

“屏聚盛事”古代座屏藝術展,擇傳世佳作之臻品,集衆位藏家之璀璨,從造型制式、選材用料、制作工藝、藝術展現、文化承載以及功能作用、相關年代等多方面,向世人展示了古人的制器理念,審美追求與高度,以及古代先賢的聰明智慧,折射出了古代文人雅士超然灑脫的閑适情懷及思想境界,讓觀者窺見和感受到了屏具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力量。

充滿空間餘韻的“白中白”場域

“白中白”主題展由聖佳藝術中心與白盒子藝術館合作呈現。展覽以主題群展的形式呈現了中貿聖佳2024春季拍賣會現當代藝術版塊的部分拍品。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展廳現場。

展覽呈現了包括吳大羽、金昌烈、林壽宇、關根伸夫、菅木志雄、約翰·麥克林、梁紹基、蔡國強、蘇笑柏、梁铨、譚平、李向陽、徐紅明、洪浩、陳文骥、顧小平、徐小國、關音夫、周陽明、馬樹青、徐震、趙趙、闫冰、鞠婷、伍偉、蔡磊、冷廣敏、姜淼、陳麗珠、萬楊、韓冬等在内的,自現代主義以來的三十餘位藝術家的精彩作品,通過藝術家獨特的創作方式與藝術理念,給觀者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于展廳之内,感悟思維的變革、意識的轉換之妙。

白作為一種語言,是視覺的母體,是繪畫得以成立的根源之所在。白作為一種形式,是客觀、沉默不語的形式,沒有針砭和批判,更注重的是體驗和感受所帶來的多面性。白作為一種觀念,則是一種走向内心和超驗的存在,是充滿能量的,是有信仰的,是視覺藝術必須面對的非視覺強度。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所選擇的藝術家,無論在語言上、形式上或者是觀念上,都在作品中傳達着“白”的意趣。展覽以“白中白”為主題,呈現一個由作品和作品、作品和空間組成的,充滿空間餘韻的“白中白”場域。每件作品也不再僅僅是獨立的作品,而是整個場所和狀态的開啟,讓觀衆得以在其中,充分感受四兩撥千斤的極少語言,所傳達的微妙感受和豐富精神性,并體察身處其中的身體感覺。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展廳現場。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展廳現場 吳大羽《無題113》

吳大羽罕見紅色油畫《無題 113》也在此次展覽中亮相,在以白為基調的展覽中格外醒目。

《無題113》作為吳大羽晚年創作的傑作之一,展現了他在藝術上的成熟和個性。在藝術形式方面,《無題113》是唯二将大紅色作為畫面主色的作品之一,在吳大羽作品中通常作畫面輔助色的紅色和黃色在此成為了主角,占據畫面中最為核心,也最為廣闊的視覺範圍,營造出一種不同于以往作品的特殊心境。吳大羽本就是将西方抽象藝術精髓與中國傳統文化内涵相融合的大師,在色彩表現力方面始終有着獨特的追求,這一抹亮麗的“中國紅” 展現了他對中西方文化以及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将物象與韻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這份豁達的心境也展現在作品筆觸的表現上。吳大羽不僅運用書法筆法和油畫技法相結合,創造出畫面整體的動勢和節奏感,更是通過線條的交錯和變化,展現出自己晚年潇灑自如的松弛狀态。

而内容方面,《無題113》是“勢象”這一繪畫理論的集中展現,通過色彩、線條和形狀的組合,呈現出一種超越客觀物象的抽象之美。這種抽象之美既包含了物象的形式美,又蘊含了精神世界的内涵,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觀展現場。

在聖佳藝術中心,賞“屏聚盛事”,領悟“白”的意趣

觀展現場。

藝術作品之是以能夠超越時代生生不息,依賴的不是觀念的确立也不是物質的力量,是其中所包含的難以言明的超越性的詩意。或許,“白”所代表的極少的物質性的表達,以及蘊含的極豐富的精神色彩,能将我們帶向通往内在的精神秩序,也能将我們的想象力帶往更遠的征程。

據悉,《屏聚盛事》古代座屏藝術展将持續至5月31日,“白中白”主題展将持續至5月30日。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