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作者:國媽母嬰

這本書是兒童心智的最新發現和兒童像操作中的科學家的具有煽動性的觀點的巧妙的結合。

幾乎沒有關于人類發展的書能夠講得如此生動,對于學者和家長都适合了解和閱讀。

幼兒是怎樣認識世界的,搖籃裡的兒童與科學家之間有什麼聯系?

相信讀者閱讀本書後會有新的認識,即兒童的心智發展潛力超出了我們以往的想象。而這正是認知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論證了科學家與幼兒在某些方面(探索世界)的共性,行文流暢,相信深愛孩子的父母和兒童教育工作者會感興趣并從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的。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嬰兒可能具備與科學家相同的情緒和動機

嬰兒的感覺可能和科學家的相同。

嬰兒不僅僅能探索和解釋他們的世界,而且似乎是被驅使這樣做,即使是處在生命和身體的冒險之中以及母親 歇斯底裡之中。

像其他的人類動機一樣,這種解釋的動機産生于特定的情緒:

當你不能了解時會深感失望,而當你能了解時便喜形于色。

我們也能在嬰幼兒的臉上看到這些表情。當我們向嬰兒展示一個“物體恒常性”或“錯誤信念”的問題時,他們會撅嘴、皺眉。

當他們回答正确時就會産生燦爛的甚至是得意的笑容。

忙碌于為新的4f工作的成年人也會有了解問題後的滿足感,新的4f是指增加薪酬、擊敗對手、避開你不能對抗的敵人、向冷漠的人挑逗。

在閱讀普通科學讀物時産生的快樂是一種共鳴的快樂,即發現問題如何能夠解決和對奇怪的事情如何解釋的快樂。

我們在業餘時間,把自己置于問題當中,從棋類到填字遊戲,在解決此類問題中獲得快樂。當我們得到這樣的機會時,也會這樣玩。

然而職業科學家的動機可能部分源于貪心、野心、焦慮、欲望以及其他成人的動機(在每個實驗室4f都在繼續),解釋的動機也起重要作用。

實體學家史蒂芬總結說:

“自然界似乎像一部教學機器作用于我們。當一位科學家獲得對自然的新了解時,他會體驗一種内在的快樂。這些長期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判斷哪類科學理論會給了解自然帶來快樂。”

蘇聯科學家在操作火星探測器過程中表達他們的高興時說,他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孩提時代。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我們的成長自然會有助于孩子的成長和學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利用他人來了解世界,作者在第二章中描繪了1歲時孩子的一些發展。

他們可以按照他人所指看到某些事物,懂得通過觀察他人使用物體懂得自己應該如何使用,通過觀察他人對事物的反應學習自己應該對這些事物有什麼反應。

在這些無意識的學習過程中,孩子身邊的人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學習的來源。

孩子身邊的人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待他人的方式、對待世界的方式,都會被旁邊那個帶着攝像頭的能自主學習的孩子照單全收。

這些在關系中的互動,會逐漸在孩子的心智中形成各種各樣的表征,他們通過這些表征看待世界,解釋世界,選擇行為。

在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中,各種各樣的互動,也在塑造着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而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通過互動中的一言一行就這樣傳遞給了他們。

而這一切都是潛移默化的,沒有人能愚弄處于高速學習過程中的孩子。

想要幫助孩子成長和學習,我們自己的成長極其關鍵。

我們無法給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自己的成長對孩子的成長有着非同尋常的幫助。

一個充滿了抱怨的家庭,孩子自然學會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讓别人承擔;一個充滿了愛的家庭,孩子自然學會了在愛中了解别人的需要,即使那不是自己的需要;

一個從不讀書的家庭,孩子很難從閱讀中體驗到樂趣,因為很多閱讀是被強迫的;一個鼓勵成長的家庭,孩子也很難回去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自我價值……

孩子确實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孩子遇到的一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有着我們的影子。

想要孩子成長?我們自己先要去成長。

更進一步,如果能幫助我們孩子身邊的其他人一起成長,那就更好了。

而且,由于孩子早期選擇的路徑可能會深刻地影響到後期有哪些路徑可選,雖然個人成長什麼時候都不晚,但對于孩子來說,還是早點成長更有效。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父母高品質的陪伴是關鍵

孩子終究是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少不了的。

而孩子們的父母免不了會因為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其它事情,而不能無時不刻的陪伴。

是以,高品質的陪伴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能在有限的陪伴時間内,提高陪伴的品質,把百分之百的心都陪伴着孩子,那麼,就會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這本書,科學的了解孩子是如何學習的,能夠讓父母減少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幹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和習慣,從更深的層次了解他們,讓他們更好的學習。

孩子是最聰明的,他們知道自己最需要學習什麼,并且他們知道如何有效的選擇自己所需要的資訊。

幫助他們做好資訊的篩選和把關,把不适宜的資訊拒之門外,其它的,讓他們自由發揮,便是最好的做法。

我們或許無法控制孩子長大後成為怎樣的人,但我們确實能夠對孩子的生活施加巨大的影響。

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他們需要的積極影響,減少對他們自己判斷的影響,尊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每一次選擇。

這個過程中,最難的莫過于那些控制欲強的父母。

但無論如何,少一些不必要的幹擾,看着他們摔倒,不需要在第一時間沖過去,遠遠的看着這一切,隻是在必要的時候過去扶起他們。這樣,就最好。

父母之是以重要,原因不在于他們能夠影響孩子成人後的人格,而是因為當他們的孩子還是孩子時,他們對孩子的生活産生的影響是最為深刻的。

是以,在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多一些積極的影響,少一些消極的、負面的影響,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尤為關鍵。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搖籃裡的科學家》:了解兒童,學會追尋雲彩的光輝

寫在最後

蒙台梭利說,兒童在3歲前學到的東西,成人需要36年才能完成。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身軀,他們對世界的探索,和科學家的研究别無二緻,隻不過,科學家的玩具更昂貴一些。

對這些搖籃裡的科學家,成人應心存敬畏。

對他們的研究,也該向高普尼克那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