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終于還是來了
“神獸歸籠”的孩子們
放下了沉重的書包
脫離了校園的生活
可對于家長們來說
這隻是挑戰的開始
挑戰之一就是,假期綜合征
那麼,什麼是假期綜合征呢?所謂的假期綜合征,即因生活節奏和環境變化引發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假期綜合征呢?快來聽聽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的專家怎麼說~~
家長該如何引導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精衛五科賈妍主任說:為了幫助孩子應對“假期綜合征”,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假期堅持規律作息 家長可以和孩子設定一個相對固定的入睡及起床時間。為了讓孩子規律飲食,也可以讓孩子積極參與到一日三餐的準備工作中,協助完成家務,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庭責任感。此外,家中應避免儲存過多零食。
平衡休閑與學習 在安排休閑娛樂的同時,家長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寓教于樂的活動。比如,帶孩子參加研學活動、參觀博物館等,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家長可以按照學校要求,給孩子安排少量的學習計劃,鞏固所學知識,也可以适當預習下學期的學習内容。切忌過度安排學習任務,如要求孩子超額完成作業。假期不應該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學校生活,過多的學習任務可能會使孩子感到壓力,也不利于維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控制電子産品的使用 和孩子一起設定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間,盡量不要僅強調“禁止”,這樣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情緒,而要多強調“可以做什麼”,如鼓勵孩子參與體育鍛煉、戶外活動和家庭活動等,讓孩子感受到,即使不使用電子産品,也能體會到很多快樂和成就感。
促進社互動動 鼓勵孩子與朋友多交流,或者安排一些家庭和朋友間的小聚會,幫助孩子維持和發展社交技能。家長要盡量避免讓孩子整天獨處。
關注心理健康 家長不要隻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及學業情況,還需要主動了解他們的内心感受和想法,關心他們情緒和社交情況的變化。面對孩子的情緒波動或行為改變,家長要做到多傾聽、多了解、少評價、少說教,不要一味指責;要耐心找到孩子出現變化的原因,幫助他們學習合理表達情緒,處理生活、學業及社交方面的困難。
如果孩子持續存在不良情緒,家長要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如尋找心理咨詢師,或到醫院精神心理科排查是否存在精神心理疾病。
賈妍提醒:總之,假期也是孩子成長的寶貴時期,家長合理引導可以有效避免假期綜合征“纏”上孩子。在這裡,也祝願所有的孩子度過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假期,以最佳的精神狀态迎接下一階段的成長。
專家連結
賈妍
精神衛生五科副主任
精神醫學碩士,國家認證心理治療師,德州市醫學會精神分會委員,德州市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委員。專業擅長精神科常見疾病的心理咨詢、診斷以及治療,例如抑郁症、雙相情感障礙、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礙、強迫症等。
來源: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