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股市:利多政策加碼加快落地,亟待立竿見影行動緊随

作者:财經李國魂
中國股市:利多政策加碼加快落地,亟待立竿見影行動緊随

力挺股市的政策開始落地

作為中國股市的投資者,一定發現了證監會對待股市的态度,在2024年1月中下旬的不到一周時間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月24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接受新華社采訪,定調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隻有廣大投資者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進而真正實作穩市場、穩信心。

這個定調和1月19日的證監會9個負責人的集體表态形成巨大反差。

如果對19日證監會對市場關切的問題回複做一個總結,大緻為七點:

一是融資融券新規效果良好:融券餘額降幅達23.4%;

二是有機構惡意做空股指期貨?暫未發現;

三是A股退市率不高?并不是退得越多越好;

四是大陸市場股份減持制度比境外市場更嚴;

五是不存在隻重視融資,不重視投資;

六是再融資政策逆周期調節和扶優限劣的效果正在顯現;

七是注冊制絕不意味着放松把關,5年來撤回和否決比例近四成。

說得通俗些,就是九個人共同合作唱了一出自拉自唱的贊歌:監管成績喜人,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1月22日,新一屆政府首次專門召開聽取資本市場運作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彙報,作出明确部署,強調的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品質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打造規範透明的市場環境等關鍵表态,進一步表明中央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以及穩定資本市場的決心,針對目前A股市場面臨的問題對症下藥,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關鍵在于監管者如何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

也就是說,有了國常會的定調,才有了證監會副主席斬釘截鐵的講話。從19日的無視問題所在、避重就輕、表功心切,開始邁出了正視問題的腳步。市場自然也有所了解和呼應,至少刹住了跌跌不休的腳步。至于能否形成徹底反轉,關鍵在于能否采取切實可行的亡羊補牢舉措,從根本上杜絕以往那些口惠而實不至的陋習。

一、充分肯定證監會果斷積極表态,這是中國股市力挽狂瀾所必須的态度

我非常看重王建軍副主席突出強調的這五點:

第一,保護投資者特别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證監會的法定職責,也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監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展現。

大陸股市有2.2億投資者,基金投資者更多,這是大陸資本市場最大的市情,也是我們巨大的優勢。沒有億萬中小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就沒有資本市場30多年的發展,他們是市場的功臣。

第二,保護好廣大投資者是我們巨大的責任。從現實看,股市已經成為居民配置資産的重要管道,市場波動直接關系老百姓的“錢袋子”。相比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在資訊、資金、工具運用等方面存在劣勢,更容易受到财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侵害。

第三,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品質。沒有合理的回報就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投資者買股票是要回報的,股市的長期回報要能高于存款、債券的收益,才是更加可持續。

第四,對于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重拳打擊,讓其“傾家蕩産、牢底坐穿”。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一體追責,讓其痛到不敢再為。

第五,堅持以投資者為本,保護好投資者,切實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市場一定會走出短期的困擾,回歸到穩定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來。我們堅定相信,大陸經濟的前景是光明的,大陸股市的前景是光明的。

上述觀點,句句針對着解決目前中國股市存在的問題症結。

中國股市:利多政策加碼加快落地,亟待立竿見影行動緊随

股市為何對利好毫無反應

由此讓我想起全國政協常委、會計審計專家、經濟專家張連起,對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做過深刻剖析:

個人投資者超過2.2億人,是中國股市最大的特色。不能讓這麼大的投資者群體成為“小白鼠”。近日看到某拟上市公司内部檔案提到,申報材料已超過1000天了,再不通過公司就“完蛋”了。資本市場是給具有創新發展空間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援的,不是纾困救急的。我們要尊重常識,必須呵護和提振信心。一千條理由不如一個讓市場熱起來的行動。

二、隻有正視目前問題症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非常客觀地說,已經延續16年的低迷的市場路徑,幾乎讓所有的中小投資者陷入絕望,也絕不是監管者認為的短期的困擾。中國股市最為奇葩且反複不斷上演的一個事實是:每當股市陷入絕境,廣大中小投資者的作用就顯得特别關鍵重要。一旦市場跌跌不休,無論是監管者還是機構,在歸結原因是,不約而同地将根源指向無辜的散戶。因為散戶占絕大多數,市場不成熟。顯然,中小投資者已經無數次成了中國股市下跌暴跌的背鍋俠。

第一,要深入思考為何注冊制引起了帶病闖關砸錢收錢的亂象

2019年開始試行注冊制,2023年全面鋪開。四年來,引發的最集中的問問題是:前所未有的排隊浪潮;凡是被抽到現場核查者幾乎全部撤單;發行市盈率超過400多倍成為普遍現象;上市公司與券商等中介,視法律為兒戲,合謀營造一條龍造假的黑色利益鍊條問題屢禁不絕,達到上市目的後業績随即=暴跌狂跌已經習以為常。說的深刻一些,就是股市明顯是在衆籌億萬富翁。絕大多數實作上市者把上市當成終點,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實施套現離場計謀。

中國股市:利多政策加碼加快落地,亟待立竿見影行動緊随

股市年年說牛市剛起步,這次是真的嗎

用人大教授吳曉求的話說,那就是注冊之下的帶病闖關之是以屢禁不絕,就是因為,一旦闖關成功,我就是百億級别的富翁。一次創不成,回來下次接着闖。反正沒有成本,為何不創?

一個敢砸錢,一個敢收錢,就是目前盛行的闖關最為真實的現狀。

中國證券業協會以特急的要求向券商統計2022、2023年兩個年度IPO項目保薦承銷費金額情況。對保薦費及承銷費兩項費用進行拆分單獨統計,并加入對發行項目的預計募集資金總額及實際募集資金總額情況進行拆分統計。

從中證協發放的統計表來看,券商需要填寫項目類型(保薦/聯合保薦)、歸屬交易所、上市闆塊、保薦費、承銷費、預計募集資金總額和募集資金總額等資料,填寫口徑為當年成功發行/上市的保薦項目。

答案不言自明,注冊制以來驚掉下巴的保薦承銷費問題驚動了最高監管層。

據Wind資料,2022年及2023年,券商獲得IPO保薦承銷費分别為288.7億元、215.06億元,兩年合計獲得503.76億元的保薦承銷費。

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證券(75億元)、中信建投(50億元)、海通證券(47億元)、中金公司(40億元)、國泰君安(36億元)、華泰證券(30億元)、民生證券(26億元)、國信證券(16億元)、國投證券(15億元)、國金證券(14億元)。此外,申萬宏源、招商證券、長江證券三家也都超過了10億元。

中國股市:利多政策加碼加快落地,亟待立竿見影行動緊随

A股2023年承銷及保薦費情況(機關:萬元)

募集資金方面,Choice資料顯示,2022年至2023年,滬深交易所共有570隻新股發行,預計募資6336.25億元,實際募資8182.29億元,超募資金1846.04億元。其中有389隻新股的實際募資超過預計募資,占比近七成。

發行費用方面,2023年是全面注冊制實施的第一年。發行費用創出了天文數字。《證券市場周刊》引用IPO财訊資料,2023年A股313家首發新股的平均發行費用(包括承銷及保薦費、審計及驗資費、法律費用、資訊披露費用)為8927.02萬元,平均發行費用率為10.46%。

科創闆平均發行費用最高,每家公司大約需要1.29億元,上證主機闆、創業闆分别為1.06億元和1.05億元。北交所最低,僅需2195.25萬元。

這裡面潛藏的問題不言自明:為了闖關成功,不惜一切手段砸錢,券商不顧臉面收錢。

第二,交易機制為空頭肆虐大開方面之門,中國股市對中國經濟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跟蹤近三年來的中國股市走勢,除了毫無節制的新股超發和發揮到極緻的減持套現之外,完全被空方壟斷的轉融通、量化交易、股指期貨期權的月交割制度以及和現貨市場交易機制錯配等做空機制,已經成為扼殺長線資金入市積極性的最大障礙。如果繼續聽任嚴重失去公允性、正當性、甚至和法律相抵觸的運作機制存在,不僅與大張旗鼓号召長線投資的理念完全相悖,而且讓市場處在永遠的短線相搏相殺。其結果自然是負面因素不斷堆積,最終導緻市場屬性扭曲,投資價值漸失,解決難度增大。

空頭肆虐的底氣來自中國股市連續20年成為典型的中國經濟晴雨表的反向名額。股市上漲絕對會幹涉,下跌也絕對無人問津。

其一,股指期貨期權和現貨交易錯配機制負面效應不斷擴大

全球40多個主要市場都在施行“T+0”交易制度。而且和期貨期權市場采取同步交易制度。“T+0”是全球資本市場普遍采用的基礎制度。

大陸滬深交易所自T+0改變為T+1交易機制以來,既沒有依靠這個機制抑制過股市的任何一次超跌或暴漲,更沒有對市場盛行的投機氛圍起到絲毫修正作用。相反,中國股市連續多年陷入3000點苦戰。現在重上3000點竟然成為奢望。特别是目前的股指期貨期權已經覆寫80%的市值,而我們期貨期權實行T+0,現貨T+1交易的錯配機制,再采取月交割機制,成了全球唯獨一份的另類。其效果,無異于變相鼓勵機構任意攪亂甚至做空市場。每到交割将近,市場總是彌漫着各種形形色色的虛假利空。根據近五年的期貨交割日跟蹤,大多數都導緻指數下跌,甚至以大跌暴跌為主。

要想得出中國股市連續16年陷入所謂3000點保衛戰的原因,很簡單。2023年全球股市争先恐後不斷創出新的曆史最高記錄的前提下,中國滬深兩市卻連續兩年逆勢下跌,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其二,量化交易的負面效應持續擴散。毋庸置疑,量化交易是人為制造指數不斷下移的罪魁禍首。而快速增長的量化基金規模所帶來的殺跌效應不斷顯現。量化私募高頻T+0交易,再加上擁有的資金優勢、資訊優勢、杠杆優勢、交易工具優勢、多空通吃優勢、報團取暖優勢、融資融券優勢、變相T+0優勢、操縱股價優勢,再聯手實施期貨現貨的雙頭做空,散戶根本就沒有任何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量化交易已經成為典型的憑借交易制度錯配而收割散戶财富的核心手段。

鑒于量化交易的負面效應持續擴散,為規範其運作,2023年9月1日,證監會指導上海、深圳、北京證券交易所制定釋出股票市場程式化交易報告的程式化交易的各項管理制度。但是,量化私募認為,規定的最高申報速率或單日最高申報筆數的監管門檻值不會對他們産生影響。因為市場上目前主流産品都維持在100倍以下。如此看來,所謂的監管等于是變相的鼓勵。

如何證明呢?看看資料就一目了然。2023年,私募基金業績最好的前20名榜單上,除了專注于投資美股市場的GDII基金外,其餘都是量化私募霸榜。

其三,轉融通不斷助長上市公司追逐短期利益化傾向

作為審批制核準制時期的轉融通,最初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或者打壓股指暴漲。2011年10月2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釋出的《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目的是拓寬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資金和證券來源,抑制價格過度波動。

而今,全面實施注冊制,竟然對一個完全失去存在價值的轉融通不斷修修補補,試圖通過粘貼以适應目前全新的注冊制的運作機制。事實是,轉融通實施以來的12年,看看中國股市的走勢就知道,維穩作用未顯,打壓作用不小。

三、充分認知中國股市對中國經濟的戰略意義

中國股市對整個中國經濟影響巨大。上市公司就是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盤,上市公司對國民經濟的代表性和引領性顯得至關重要,應當成為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源泉。大陸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與GDP之比近60%,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占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提高至50%左右。可見,一個充滿發展活力具備投資價值的股市,對中國經濟的行穩緻遠具有不可限量的影響力和推動力。

2021年至2025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的實施階段。2024年自然是關鍵之年,決定着今後兩年能否圓滿實作确定目标至關重要。

中國股市:利多政策加碼加快落地,亟待立竿見影行動緊随

追問症結在哪裡?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次提出活躍資本市場,并且與“更好支援擴大内需”相結合。很顯然,這是特别強調資本市場對于财産性收入及居民财富效應的重要作用。更直白地說,中國股市就是需要和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極為相配的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

雖然說2023年大陸圓滿實作了預定增長目标,但是,我們不能無視存在在的問題。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連續12個月呈負增長。歸根結底的核心問題所在,是居民需求不足所緻。

消費增長的前提是夯實提高收入的根基。事實證明,我們低估了三年疫情對全民收入和生活水準雙降的程度。疫情反複不斷,收入增長放緩,居民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負擔過重,結構性失業突出,不同群體之間收入差距繼續擴大,人口負增長及老齡化加劇,等等,都成為制約經濟前行的攔路虎。

雖然說大陸已經形成4億人左右的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而且還在持續增長。确實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大陸“十四五規劃”直至2035年這一重要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工程,一個極其重要的支撐就是加快發展壯大消費市場。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啟動内循環的強大自我修複能力。

如果不采取果斷措施,對不斷萎縮的消費下行趨勢緊急刹車扭轉,提升全民對未來預期的向好信心,一旦形成更大範圍的消費弱化心理趨同,再要扭轉頹勢難度倍增。

為中國經濟徹底擺脫三年疫情以來所受到的桎梏解困,為解放長期套牢沉澱鎖定的相當于50%的GDP總量的資本尋找活路,為中小投資者恢複常态化的生活工作投資支出找到通過制度改革激活财富增值效應的良好機制。

四、從投資者角度出發,針對最為關切的問題進行深層次改革

A股市場唯一靠上漲盈利的群體就是最為弱勢的散戶投資者。而機構公募私募券商瞄準的也正是這一群體。目前的所有衍生做空工具圍獵目标就是散戶。其擁有的資金優勢、資訊優勢、杠杆優勢、交易工具優勢、多空通吃優勢、抱團取暖優勢、融資融券優勢、變相T+0優勢、操縱股價優勢,再聯手實施期貨現貨的雙頭做空,散戶根本就沒有任何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指數自然一路向下毫無抵抗之力。

就目前市場的估值看,主要指數和機構重倉股估值已處于曆史極端超低水準。目前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僅為8.8倍,還不到成熟市場市盈率的33%。具體說,滬深300的PB僅為1.16,顯著低于2005年以來經曆的數次低迷的市場中創出的低廉估值。

目前最為關鍵的是至少在以下幾個問題上做出變革:

第一,要基于目前中國股市如此疲弱狀态,下決心讓轉融通納入《證券法》最權威的條款“限售股在限定的期限内不得轉讓”的限制之下,完成去除這一計劃體制下産生的完全與注冊制相悖的制度。

第二,要嚴格依照《證券法》和《期貨和衍生品法》明确規定“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或者大量申報并撤銷申報”的交易行為明令禁止。在經過反複缜密論證比較,并就如何完善相關運作機制做出科學合理公正客觀的結論後再做決定。

第三,要展現最起碼的公平公正,改變目前股指期貨期權的月交割制度,實施季度交割,并将期貨現貨交易日完全同步,為培養市場做多力量奠定基礎。

第四,要堅決遏制扭曲注冊制本能,徹底扭轉纏繞在利益鍊條上不斷擴大的消極負面影響。

對所有申請上市者一律實行現場核查監管。目前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屢屢爆雷。必須針對随意改變募集資金投向,将大規模資金砸向銀行、信托理财産品和放高利貸等極具風險的理财産品等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打擊,追究實際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必須徹底取消IPO超募規定,所有承銷保薦機構不得從超募資金中提取任何承銷費用,通過關閉定增利益輸送的閘門,徹底杜絕世所罕見的這種超募奇迹。

第五,要從國家層級考量,以央行背書為堅實後盾,果斷組建規模龐大的股市平準基金入市,全力推動湧現協同效應。因為有國家信譽擔保,不僅僅是從根本上提升了中小投資者長期持股和積極參與的行動,更會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熱情,提高各類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穩定性,營造出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中國股市:利多政策加碼加快落地,亟待立竿見影行動緊随

政策得當,資金自然會積極入市

唯有堅決果斷革除目前嚴重制約中國股市生态正常發展的缺陷,才能真正取得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投資者信心信任信念的預期效果。

證監會的積極表态和央行采取了史上第一次在新聞釋出會上宣布降準決定等舉措,證明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有了具體行動。勁可鼓不可洩。我們期望一系列推動中國股市向好的針對性舉措能夠及時出台,竭盡全力,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國務院關于資本市場專題會議的精神落實為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國股市一定能夠迎來久違了的美好時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