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戲是為了學道理嗎?老戲裡很多歪理怎麼辦?

作者:芭蕉樓主

今天在網上沖浪時,看到這樣一個觀點,大概是覺得薛平貴的唱詞不符合當下的三觀,讓這位作者驚掉了下巴。

看戲是為了學道理嗎?老戲裡很多歪理怎麼辦?

源自網絡,侵删

但是他接下來的發言反而是讓我驚掉了下巴。為什麼這位年輕的作者能夠如此随意地祈禱所謂的21世紀“宗教改革”“文藝複興”。看戲的朋友們都已經知道,戲改早就發生過了,所造成的後果與連鎖反應我們也都清楚。

最為重要的是,這位作者為什麼對于看戲的期待是“讓戲教我點兒什麼”呢?

盡管郭德綱在搞戲曲方面口碑可能不那麼好,但是他批評一些人對于文藝作品的态度是值得思考的。為什麼一些人總是本末倒置,在該學習的時候希望娛樂化,在該娛樂的時候又總是想學些什麼。

看戲是為了學道理嗎?老戲裡很多歪理怎麼辦?

上面的論述也有些絕對,沒有人說在娛樂的時候不能學習。但是我們都清楚,看一出戲能夠激起我們的反思也是一種學習和進步。

例如在法治社會中,我們看到薛平貴能夠随意對自己的妻子喊打喊殺,我們能夠意識到這在當下是不合法的,更是蔑視他人生命,進而是不具有道德的。

如果我們有了此等反思,又怎麼能不說是一種學習呢?

如果不能從反思中學習和進步,那麼我們是否該思考的是當下的教育問題呢,教得學生隻能單線思考,隻能從肯定和确定的東西中獲得真理模闆,以指導自己生活,而不能從否定和具有思辨性的議題中自己總結,并自我規範。

看戲是為了學道理嗎?老戲裡很多歪理怎麼辦?

此外這段話其實還透露出非戲曲閱聽人對于戲曲與戲曲觀衆的獵奇式的審視,或者說俯視。這段話的潛台詞是,“你們看戲的都這麼老古闆嗎?”“你們看戲的都贊成這種蔑視他人生命、不尊重女性的情節嗎”。

在看戲的這麼多年裡時常感受到的是戲曲從業人員、新聞媒體乃至一些戲曲觀衆的自我刻闆印象化。例如宣稱戲曲是“老祖宗的審美”“是爺爺奶奶的審美”。

不可否認的是,在做自媒體的這段時間裡,我偶爾也會借此噱頭來吸引關注。但是當我發現這樣的标題往往又引來更多刻闆印象的表述時,我就再也沒使用過這類表述了。

無論是這位作者的潛台詞,還是這類刻闆印象都指向一個東西,那就是戲曲就是陳舊的,就是不符合時代的。我想問問看戲的朋友們,你們真的是這樣覺得的嗎?

看戲是為了學道理嗎?老戲裡很多歪理怎麼辦?

至少我自己不是這樣認為的,首先,我并不否認許多戲本所傳達的思想都不符合當代的價值觀了,例如《堪玉钏》,一個小偷害死别人老婆後,這個小偷的妹妹還沒皮沒臉要上趕子去做别人老婆,在是法治社會中該出現的事兒嗎?

肯定不是,但是為什麼這出戲又可以看呢?大家在看的時候是預設贊同這個故事表達的内容嗎?會學習裡面人物的做法嗎?

當然不是,大家在看的時候更多的是看演員的唱念坐打。在視訊網站上,最後一段堂審是非常受歡迎的,觀衆們在比較不同的演員如何處理人物的神态,如何處理唱腔等等。

是以,我覺得戲曲不該被預設為是陳舊的東西,就像大家現在聽流行歌曲會考慮旋律、歌詞,歌手現場表現一樣,大部分人看戲也是在看這些東西。人們對于視聽娛樂的參與方式這麼多年來除了媒介形式變了,其他沒有差到哪裡去。

看戲是為了學道理嗎?老戲裡很多歪理怎麼辦?

再說,對于一些不符合現代價值觀的内容,難道大家會笨到主動去學習和接納嗎?

我覺得,特别是作為年輕一代的觀衆是很難去學習和接納的吧。就像大家都很期待演員展現跷功,也沒有觀衆自己會去裹腳的啊。

此外,我也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上,看到觀衆們對于老戲的解構,例如将伍子胥的故事解構為現代公路片;例如根據《救風塵》來讨論女性互助話題;再例如,讨論《杜十娘》投水在當今思潮中是到底還是否是一種進步。

是以大家不僅不是笨到看到戲講什麼就信奉什麼,而且觀衆還會根據自身知識儲備、自身所持的立場或當下的情感,來再解讀傳統的戲曲。

這也是我認為戲曲并不老舊的原因,戲曲演員琢磨劇本時會有自己的思考,觀衆在看時也會有自己的解讀。戲曲從業者與觀衆都不必主動将自己打扮成“老古董”。

看戲是為了學道理嗎?老戲裡很多歪理怎麼辦?

最後,這兩年戲曲一方面也在主動求破圈,另外一方面,浙百的《新龍門客棧》等确實吸引了一批沒看過戲的新人入場。

此時,新聞媒體或者說戲曲行業,除了沾沾自喜,以及做更多無關戲曲本身的營銷外,更應該做的是多多少少做些戲曲基礎知識科普。讓新入門的好歹掌握一些看戲的“工具”。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沒有戲曲知識就不能看戲嗎?

當然不是,但是當你準備拿出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投入一個陌生事物時,難道不想真正地進入與了解它嗎?例如一個聽流行的人想開始聽說唱時,是不是也要先了解說唱音樂的分類,以及說唱音樂的基本鑒賞方式呢?

也會有人說,自己就是不想了解這些知識,就是想看不可以嗎?

一個事實是,無論你想不想要這麼知識,當你看得足夠多後你都會擷取這些知識。例如昆曲聽多了自然能區分曲牌,越劇聽多了也自然分得清流派。提前掌握一些知識不過是為了享受減輕阻力罷遼。

最後的最後,不論是流行音樂也好,搖滾音樂也好,說唱音樂也好,梆子也好,昆曲也好,音樂劇也好,不帶偏見地進入,對自己好也是對他人好。

#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