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作者:淘壺人紫砂藝術館

顧景舟(1915年一1996年),原名景洲,後改名為景舟。顧景舟1915年生于江蘇宜興川埠鄉上袁村,18歲拜名師學藝,三十年代後期至上海制壺仿古,1954年進入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19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帶徒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束鳳英、吳群祥等人。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顧景舟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可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聲譽可媲美明代的時大彬,世稱“一代宗師”、“壺藝泰鬥”。

顧景舟一生制作的紫砂壺數量不是很多,他有時好幾年才做一批壺,而且個個要求品質上乘,不滿意的都要毀掉。即使到了晚年,顧景舟仍然堅持做壺,時有精品産出。

1.集玉壺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該壺式由高海庚于1978年設計,整體造型得新石器時期玉琮的神韻,并集合玉器其他元素變化創新而成。

集玉壺身筒飽滿圓潤,腰部裝飾凹凸有緻的平行環線,參互變化,形成連貫動感節奏。壺流方中帶圓,根部浮雕夔龍紋,鋬上端平直,裝飾玉牌造型,風格古樸,友善端持。半圓形的魚鈕,似魚躍出水面,鈕上加飾圈環,口線及蓋面的貼片若水波漣漪,魚躍鸢飛,靈動得體。壺體結構緊湊嚴密,于嚴謹中寓流動,于端莊中富生氣。

顧景舟的集玉壺系在周桂珍的壺坯上修改完成,僅一隻。

2.供春壺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相傳供春壺乃明代正德年間供春所創。根據顧景舟的研究,此類供春壺式乃清道光年間黃玉麟與吳大澂根據文獻記載的“供春樹瘿壺”式樣構思、合作而成,取“供春”之名,亦有春天萬物複蘇,以之為紀之意。

顧景舟式供春,胎體較薄,工藝嚴謹,胎色黃褐,器身布紋,紋理缭繞,形似斑駁的老樹瘿,以光滑的瓜蒂形為蓋,大弧度的鋬手富有張力。壺整體造型樸質純真,壺身輕巧,端握舒适。

1983年,顧景舟攜妻到上海醫治痼疾,曾寄居上海淮海中學。忙碌之餘制作了三把鹧鸪提梁壺和三把供春壺,除供春壺和鹧鸪提梁壺各一把上交工廠作為生産任務之外,其餘慨贈予友情幫助的朋友,顧景舟的人品藝格由此可見。

3.磉扁壺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磉石,即柱礎,地基上面安放柱子的石礅,在中國傳統磚木結建構築中用以負荷和防潮,對防止建築物塌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宋李誡“營造法式”第三卷記載:“柱礎,其名有六,一曰礎,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謂之石碇。”磉石有鼓型、瓜型、花瓶型、宮燈型、六錘型、須彌座型等多種式樣。

磉扁壺為顧景舟晚期作品,身筒模仿鼓型磉石造型,肩周徑略寬于底部,身筒略呈斜直狀向底部收斂,故在視覺上凸顯了壺肩的張力。頸、流均為直式,力道十足。蓋的造型别具一格,在平蓋的基礎上略微向上凸起,使整個壺的重心略微上移,增加了造型的均衡感,同時,蓋微微凸起使得整個壺有一種充氣感,飽滿有氣度。

磉扁壺整體呈現硬朗質樸的特征,僅做一件,可見是顧景舟精雕細琢的大雅之作。

4.三足乳鼎壺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三足乳鼎壺是顧景舟晚年代表作之一。顧景舟在借鑒吸收曼生匏瓜壺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将曼生匏瓜壺的平底改成三足鼎式,中心上移,精神得以提振。

該壺形似瓜,壺身呈上窄下寬的圓腹狀,一彎短流,曲柄流暢,底部貼置三枚釘足,呈鼎立狀。全壺光素圓潤,簡潔大方,靈動有神,典雅含蓄。

5.提梁磐壺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提梁磐壺為1988年韓美林設計,顧景舟制作。壺上部造型若振翅的飛鳥,提梁和的子從後部飛出,形似鳥的飛羽,流部轉折圓潤,渾厚有力,形似鳥嘴。壺身形似磐石,豐厚扁圓,穩定了上半部飛揚的勁勢,在動與靜之間充分展現了物體的空間平衡關系。

壺身寬厚,為書畫提供了空間,上刻辛棄疾《西江月》“兩三點露不成雨,七八個星猶在天”篆書銘文,字型古雅,娴熟流暢,诠釋了作品的另一番意境。

6.雙圈壺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雙圈壺創作于顧景舟晚年時期。1992年,顧景舟制作雙圈壺,由劉海粟書畫,顧景舟親自镌刻,一面題字“夙慧 壬申中秋 劉海粟九十七歲”;另一面,劉海粟繪老梅一枝,題“眉壽 劉海粟 年九十七”,下刻“海粟不朽”陰文篆書章。“夙慧”,慧,即梵語的“般若”,是一種智慧或洞識。此壺道盡了兩位藝人求真理于藝術的心路曆程,是兩位藝術大師的唱和之作。

1993年10月21日,78歲高齡的顧景舟随宜興陶瓷藝術作品展代表團通路台灣。踏上寶島土地的顧景舟受到了無數壺迷的熱情追捧,為期十天的展覽參觀人流絡繹不絕,雙圈壺是顧景舟帶去台灣展覽的作品之一。該壺胎體細膩,光素直筒身,三彎流捏塑精确,出水流暢不流涓滴,耳鋬寬大,淺足,嵌蓋與肩齊平,橋形鈕上裝飾可以活動的兩個繩紋環圈,增加了壺的靈動感,整體造型凝重質樸,大氣端莊。

7.虛扁壺

第一款高虛扁壺創作于20世紀90年代初,因壺體容量偏小,約380 毫升,為了使得茶葉泡制過程中能夠順利翻滾,顧景舟在傳統虛扁壺的基礎上加大了身筒高度,蓋邊與壺口用直邊過渡,圈足也呈直線狀,老味十足。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第二款高虛扁壺創作于1993年,是為宜興紫砂陶赴台精品展所制,較第一款内收了下腹,使得身筒更具張力,更具靈動性。同時,增加了蓋邊線和口線,圈足也增加了底線,互相呼應。

一代宗師顧景舟晚年的紫砂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