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博覽】謝晉:電影巨匠的百年懷想

作者簡介

霍建起,全國政協委員,電影導演、編劇、制作人。1958年生于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畢業。 代表作品有《那山那人那狗》《秋之白華》《蕭紅》 《大唐玄奘》等。2003年,他執導的《暖》在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主競賽單元金麒麟獎。他還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五個一工程”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2005 年,霍建起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号。今年是謝晉導演誕辰100周年。1923年11月21日,謝晉出生在江南小城紹興。謝晉導演的電影記錄了一個特殊的年代,對中國電影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樣的大師出現遠比任何大獎的分量更重。從2008年謝導離開我們已有15年的光陰,回望曆史,他的作品、人品、才華、魅力,讓人無法忘懷。他的人生經曆更是讓人感歎!

【世界博覽】謝晉:電影巨匠的百年懷想

2004年,電影《暖》獲第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謝晉導演為本文作者霍建起導演頒獎。

與謝導的幾次邂逅

我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的時候,一次在公共汽車上偶遇謝晉導演,雖然近在咫尺,也有粉絲的心态,但不會像如今的年輕人那樣主動表達,隻是默默地注視着眼前這位讓人敬仰的導演。那時謝導還很年輕,身着米色風衣,氣質高雅,車到新街口站,從容離去,彙入人流中。

再次見到謝晉導演,是随謝鐵骊導演在上海拍攝電影《清水灣,淡水灣》(1984)的時候,謝晉導演來探班謝鐵骊導演。衆所周知,“南北二謝”既是當時中國内地最著名的導演,又是要好的朋友,望着兩位長者寒暄談笑,我也心生愉悅。

時光荏苒,轉眼十多年過去,我也成為一名導演。2000年,第5屆長春電影節,謝晉導演是評委會主席,評委還有台灣的李行導演、香港的張鑫炎導演、演員濮存昕等,我有幸也成為評委中的一員,與大家一道看片、工作,更加感受到謝晉導演的人格魅力與才華。

2000年10月,上海的史蜀君導演打電話邀請我參加美國費城索思摩大學的電影周活動,說有謝晉和吳子牛導演參加,我當時就答應了。在費城的日子裡,索思摩大學教授孔海立先生安排了觀影、座談、演講、交流等活動。我們就住在校園内一幢老房子裡,大家在一起居家生活,晚上在客廳閑聊電影,除了正式活動外,謝晉導演的作息時間很随意,一般下午睡覺,再上個鬧鐘。記得那次走過樓道,謝導房間裡的鬧鐘響了,聲音巨大,響個不停,我輕輕推開門,謝導沒有一點兒醒的意思,我有些慌,忙把子牛叫來……看來鬧鐘對戴着助聽器的謝導沒什麼作用,他基本是自然醒,很随性。謝導畢竟年事已高,基本什麼時間醒什麼時間才吃晚飯。那天晚上,他邊吃飯邊聊電影,我們随意地圍在他的身旁,聆聽他的教誨,他的話語激情澎湃,語言既犀利又吸引人,我深感電影幾乎是他人生的全部。

【世界博覽】謝晉:電影巨匠的百年懷想

2000年,作者霍建起導演與導演謝晉(右二)、史蜀君(左一)、吳子牛(左二)、教授孔海立(中)在美國費城。

記得在紐約的一家上海餐館,他對我說,你看,進來的這個人,他的形象是那種混黑道的人,我們的電影表現黑社會的人物往往偏概念性,不是很準确,抓住典型的人物感很重要。我忽然覺得,謝晉導演的電影為什麼拍得這麼好,他對人物的觀察和塑造源于平時敏銳的捕捉和持久的積累,是取之生活的再創作,是以他的作品才會部部精彩。

告别紐約的早晨,我和謝導在樓道相遇,他要去洛杉矶看兒子,此時身穿深藍色立領中式薄外套,格外精神。謝導很有品位,注重儀表,那天心情輕松快樂,他就要去和給予他精神最大安慰的兒子謝衍相聚,我都被他的高興勁兒感染了。

苦難中的萬丈光芒

回首往事,不管人生如何蹉跎,上天還是眷顧謝導的,他拍攝了大量的優秀電影作品,盡管他也經曆了無情歲月的苦難,你卻能從電影中看到他的善良、悲憫及深刻的思索,照亮了人性的光芒,使人們迷失、惶恐的内心獲得撫慰。

我們這一代的成長是和謝導的電影同步的,他的電影内涵深厚,啟發着我們,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共振,等待他的電影上映是令人愉悅的事情。而每次看他的電影都會看到人物的完美組合,這是謝晉導演高人一籌的地方,也注定使他的作品深入人心。你看,電影《女籃五号》中的劉瓊、秦怡;《舞台姐妹》中的謝芳、上官雲珠;《紅色娘子軍》中的王心剛、祝希娟、向梅;《啊,搖籃》中的張瑜、村裡、馬曉晴;《青春》中的陳沖、俞平;《天雲山傳奇》中的施建岚、王馥荔、石維堅、洪學敏;《牧馬人》中的朱實茂、叢珊、牛犇;《芙蓉鎮》中的劉曉慶、姜文、徐松子、張光北;《最後的貴族》中的潘虹、濮存昕、肖雄等,他的電影說也說不盡,優秀演員數也數不完,很多演員第一次上鏡就一舉成名,這證明了他對電影的準确把握。他的理論是,選對了演員,電影就成功了一半,是以他不在乎演員是不是明星,他能讓所有演員化為劇中人物,呈現在銀幕上,光彩照人,這就是謝晉,中國最牛的電影人!

【世界博覽】謝晉:電影巨匠的百年懷想

電影劇照:(每排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牧馬人》《紅色娘子軍》《芙蓉鎮》《最後的貴族》《女籃五号》《啊,搖籃》《天雲山傳奇》《舞台姐妹》《青春》。

謝導熱愛藝術,除了電影對其他事情并不在意,我們一起出國,在費城他想逛“跳蚤市場”,他對物質沒有要求,他說每次出國有空就遛遛“跳蚤市場”,他喜歡陳年舊貨,尤其喜歡各種各樣的燭台,他說家裡有很多燭台,每到假日,就把所有蠟燭點燃,倒上小酒,自斟自飲,看着他患有智障的寶貝兒子阿四。他喜形于色地和我們唠嗑說,每次拍片回來,阿四都給他拿來拖鞋,讓爸爸換上。他在燭光中品酒,一喜一憂。他的長子謝衍在國外學電影是他的安慰,阿四守在身邊是他的快樂。謝導曾和謝衍說,等他和媽媽往生後,弟弟就交給他了。謝衍深知父親的苦心。1997年,我參加“海峽兩岸暨香港三地導演會”活動,那天晚宴是在港灣木屋船上聯誼,謝衍也來了,他高大俊朗,默默坐在那裡,不張揚,很本分,很低調。多年後,再次見到謝衍是參加謝導的電影《女足九号》的觀摩研讨會,謝衍為此忙裡忙外。父親年事已高,他覺得要盡孝心,責無旁貸。我想,其實父親也希望謝衍多參與電影相關的事物,逐漸進行電影創作。然而天不作美,謝衍生病了,又是得了危及生命的重病,他覺得自己不僅要繼承父親的事業,還要承擔父親的囑托,照顧好沒有生活能力的智障的弟弟,在這種狀況的重壓下,謝衍決定瞞着父親,不讓父母承受這樣的精神打擊。

上天真是對謝老太殘酷了,但他在艱苦的歲月依然樂觀,始終沒有趴下,等待光明。然而謝衍沒能扛住病痛的折磨,随着大限的日子越來越近,他不得不把這個最不想說的現實告訴父親,這對于謝導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熱愛謝導的人們怎能不為此心碎。

謝晉導演

電影巨匠的百年懷想

天堂電影院中的微笑

2008年,謝衍最終帶着無盡的悲傷離開了愛他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對謝老無疑是緻命一擊,從那天起,謝導眼裡總是含着淚,神情顯得有些恍惚,在漫漫長夜,謝老默默飲着命運的苦酒,他内心的支撐垮了,帶着他的魂飄散了,謝衍走後一個多月,謝導就匆匆離開了這個世界,他還有很多話沒有和謝衍說完呢……

今年謝晉導演離開我們已經十五年了,我們懷念他,想念他,往事如昨,我們隻能對天祈禱。謝老一定和謝衍面對銀幕聊着電影呢,電影是他的所有,不管後面發生的一切多麼讓人肝腸寸斷,他和家人與孩子終究團圓了,沒有痛苦,沒有煩惱。在香燭萦繞的光影中,回放着他诠釋的電影人生。天堂電影院中,謝導露出欣慰的微笑。

【世界博覽】謝晉:電影巨匠的百年懷想

本文載于《世界博覽》雜志2023年第22期責編:劉婕

【世界博覽】謝晉:電影巨匠的百年懷想

點選“” 購買《世界博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