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股市:兩大巨變悄悄來臨,影響未來10年格局

中國股市:兩大巨變悄悄來臨,影響未來10年格局

一、A股正迎來巨變!

标志性事件有兩個:

1、1月24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證監會将更加突出以投資者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隻有把投資者保護好了,市場繁榮發展才有根基。

2、1月24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釋出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産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介紹,國務院國資委将進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關注、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運用市場化的增持、回購等手段來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來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第1,證監會首提“以投資者為本”建設資本市場。第2,研究将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這兩件事将具有裡程碑意義,肯定會深刻影響中國股市未來10年的格局。

這兩天市場反應非常積極。

最近連續個交易日,在央國企相關闆塊帶動下,上證指數連續大漲,本周四大漲超過3%,突破2900點,最近兩個交易日接連突破2900點、3000點。在行情軟體上,央企改革概念大漲5.46%。

中國股市:兩大巨變悄悄來臨,影響未來10年格局

為什麼說兩件事将具有裡程碑意義?

以前對于資本市場更多的是強調融資功能,是以最近幾年新股上市速度非常快,市場裡的增量資金跟不上的話很容易下跌。現在強調“以投資者為本”至少有幾個意義:

一是肯定會着重對投資者的保護,在入口端,對于新股上市肯定會嚴格把關,不是什麼公司都能上市,必須有要價值,能給股民帶來回報的,而不是上市就是為了套現的。在中間端會要求上市公司加強資訊披露,打擊大股東違規減持和操縱股價,保護中小投資者。在出口端,增加上市公司大股東的違法成本,完善集體訴訟制度,讓違法的人付出代價,讓利益受損失的中小投資者有友善快捷的追償管道。

二是提高投資者的資金回報率。股市本來就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最近20年,投資者虧損居多。再怎麼說,股市的回報率起碼也得高于存款、貨币基金、債券等債權類資産。

另外,如果将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那更是可以撼動市場的舉措。

除ST股外,目前A股破淨率占A股總數的比例達8.8%,其中央、國企股的占比明顯較高,分别近17%、43%。

破淨就意味着這些股票現在退市拿到的收益可能比現在股票價值還高,說明這些股票股價被嚴重低估了。但是就說這些股票不優質嗎?

當然不是!

2023年前三季度,458家央企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總額2.2萬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體量的50%。不過,截至1月12日,央企上市公司總市值僅占上市公司總市值的31.75%。是以央國企這些闆塊是非常有價值的。

市值管理如果納入考核,那麼央國企将會有更多動力鼓勵回購、提升現金分紅比例、加強股權激勵,進而讓估值回歸。

最近一年,央企相關概念相對來說表現還是不錯的。一是有國資背書,二是業績穩定,三是估值低,四是财務健康。這些特征是險資、養老金、銀行理财資金配置的首選。

在中特估+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預期下,央國企相關概念有望獲得更大的估值修複機會。具體概念上,較為看好央企共赢ETF(517090),最近一個月在滬深300下跌1.8%的大環境下,這隻ETF基金實作了3.03%正向收益,韌性十足。沒有證券賬戶的朋友可以關注其聯接基金(019269)。

中國股市:兩大巨變悄悄來臨,影響未來10年格局

二、 3000點以下的A股風險反而更小

經常看我文章的粉絲都知道,我一直強調3000點以下的A股風險反而更小一些。高層不會容忍股市持續下跌。

戰述層面上看,這周初的A股出現大跌,破位2800點。國常會還特别聽取了資本市場運作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彙報,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穩市場、穩信心。非常罕見。

證監會說了将充實應對市場波動的政策工具,及時做好風險對沖,守牢風險底線。業内普遍預計,設立平準基金可能是重要選項。

1月24日,央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以往的降準普遍是0.2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5000億左右),而這次降準幅度高達0.5個百分點,資金約1萬億元,力度基本是過往的2倍。

種種迹象說明,2024年的股市非常重要,一旦跌破關鍵點位,肯定會有重磅的政策組合拳出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