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每一個中年人早晚都有得買黃金的時候,每個買黃金的人,早晚都得買水貝的黃金。

人到中年,還是買黃金靠譜

從去年開始,我發現我周圍的朋友逐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一直在買黃金然後美滋滋的,另一類是在考慮要不要買點金的。

深圳是個搞錢之城,熟人見面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題開始聊搞錢項目。

但是黃金是一個兼具投資搞錢和日常閑聊的優秀載體。大家突然聊着聊着就發現,似乎很多人最近都在關注黃金。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一位朋友的小感慨

人到中年,遭受了社會毒打、經曆了時間摩擦,大緻知道很多事情是怎麼回事兒了之後,這個時候基本也算是看遍了各種飾品、資産、禮物。

于是中年人們不約而同地發現,能同時滿足自己保值、投資、美觀、人情、奢侈品消費甚至傳世這所有需求的東西,就是黃金。仿佛到了歲數内心就有一種聲音在召喚。這就像:

人到中年你必然會愛上喝茶泡枸杞。

小時候冬天不用穿秋褲,但是到了三十歲以上你自己到了9月份就開始準備護腰、護膝和秋褲一樣。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你的核心自己就會換版本的。

比起年輕時的那些閃閃亮亮的小手镯小項鍊,還是一串串黃金項鍊來得有進階感。雖然黃金貴,但是國中化學告訴我們:

黃金的實體性質有很好的延展性

一小塊黃金可以拉絲或者被打成很大的扁片。雖然黃金貴,但是銀會氧化變黑、鑽石已經可以人造、水晶更是儲量豐富。隻有黃金,你買的時候什麼樣,現在它還是什麼樣。因為國中化學又告訴我們:

黃金具有非常穩定的化學性質,并且自然儲量很少,無法人造。

是以人類祖先将黃金作為通用貨币不是沒有原因,畢竟,對于金燦燦的東西的喜愛是刻在人類基因裡的。

有人說黃金貴啊。黃金确實是貴。但是如果換種思路呢,比如 3 年前,黃金價格是 374.32/g,當時 Iphone 主力機型 Iphone 12 ProMAX,512G 版本要12000,大概能買 32g 黃金。到了今年,品相 9 成新的 Iphone12 Pro Max 512G 版本在閑魚可以賣到 3200;同時,現在金價 482/g,這三年大概增值 3450,剛好可以買個二手 Iphone。

那如果你當時手裡有點閑錢,買了股票 算了我們不說這個了。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我們可以隻說,去年全年上海黃金是國内為數不多的仍然有正收益的品種,并且滬金期貨的去年漲幅是全球大宗商品之首。

這麼一個東西,既不會變樣子,也不會壞、還值錢,甚至還能給你帶來一點收入。這對中年人來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這雙眼看透太多世間的參差,唯有眼前這一縷晃眼的金黃最好看、最可靠了。

要買金,那你就繞不開水貝這個地方。

水貝在哪裡

可能很多人對于“水貝”有點陌生。但是黃金珠寶界行業裡流傳着這麼一句話:“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水貝”。

水貝是深圳羅湖區的一個行政片區,也是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産業叢集的所在地。

這麼說可能不太直覺。那我換個說法吧,華強北在數位界是什麼地位,那水貝在黃金珠寶界的地位就有過之而不無不及。

曾經央視的紀錄片裡提到水貝片區每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約占國内黃金珠寶批發市場佔有率的50% ,其中黃金實物用量約占上海黃金交易所實物交割量的70% 。

這裡是目前全國最大、發展水準最高、産業鍊最完善的黃金珠寶聚集區。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什麼叫産業聚集區,就是你能在這個地方看到關于這個産業的所有分支和相關的從業者,并且這裡的黃金價格非常的透明。

還不夠具體是吧。通常我們以為的“賣黃金的地方”,大概是這些(提示:可以左右滑動):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但實際上,賣黃金的地方,是這樣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這樣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後方隐約出現茅台要素

和這樣: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對,就是像買手機買 U 盤一樣,買黃金。

水貝的幾座大廈裡,掌握着全國 70%的黃金現貨交易、加工、銷售等産業。水貝金座、水貝銀座、水貝國際等幾棟大樓的底下 B1 層是連着的,中間全都是黃金的零售和批發業務。

圖裡那種摩肩接踵的情況隻是水貝金座 B1 層的一個日常縮影。

我的一個在這個行業裡的朋友飛飛說,平時水貝還有這幾棟大樓的停車場特别難停車,很難有車位的。很多時候工作了一天下樓發現自己的車外邊還停了 3 層車,被徹底堵死了。

你在水貝買黃金,主打就是一個便宜。因為沒有中間商,而且商家們就基本上隻賺一個手工費的錢,一克也按批發價賣。

商家給出的價格就是黃金進價本身+他們要收取的手工費。是以經常可以看到專櫃 600 多每克的價格的東西,到了這裡也就不到 500 每克,其中480是金價本身。

而且你會發現水貝的商家心都很“大”。平時金器就這麼擺着: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就..挺随意的吧。而且這些都可以拿出來在櫃台邊上看。

在這裡買黃金,是不會有花裡胡哨的包裝盒子的。幾百的珍珠項鍊到幾萬十幾萬的金器,都是直接給你拿袋子裝了拿走。

噢,你買的是吊墜,那老闆可以帶你去旁邊一家他相熟的攤位讓你單獨再串個繩子。

因為這是一個有明确分工的産業鍊,如果客戶需要精美的包裝,旁邊就有專門賣包裝盒的商家。這就是産業叢集的效果。

産業就是産業本身

飛飛給我發過一張照片:

人到中年,早晚得去水貝買黃金

這是從停車場上去到 B1 時的樣子。他說仿佛跨過這道門,就是一個新的世界。

這裡嘈雜但有序,有對黃金感興趣的年輕人、有全國各地來進貨的下遊廠家;有小紅書和抖音網紅代購,也有看手串佛牌的中年男子。

但是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大家都在這三棟大樓的 B1 層進行挑選和交易,因為樓上的辦公樓,全都是黃金産業裡的公司,經營的都是大宗黃金商品交易,普通人看不到的那種大宗交易。

而商家們的生意其實也很簡單,其實就是黃金價格加上一個工費(10 幾塊到幾十塊不等)來進行買賣。這就是他們的利潤邊際。

是以看上去黃金貨值高,滿眼富貴。但是對商家來說,和普通商品也并沒有什麼兩樣。而在這個産業裡,所有人都是這樣。

我問飛飛年底了生意是不是特别好,他說是的,不過這也就是賺個生活費,現在他賣得很便宜。

“因為想在春節前清貨,畢竟誰也不知道明年怎麼樣”

是以其實也不必神化或者妖魔化什麼。這個賣場裡的的老闆不乏很多都讓自己家孩子放假了過來幫工體驗。十幾歲的國中生,介紹款式、談價格和打稱的時候已經有模有樣。

當然,新時代也有新的業态。現在幾乎每個櫃台旁邊都會有一個小姐姐在對着不止一台手機做直播,通常是介紹一些店裡的主打款式,并且挂小黃車。

用網際網路的話講,這是不是叫做找準流量入口,找到問題抓手,依托線下資源助力線上業務,線上流量賦能線下拓展啊?

做研究員的時候,我們的宏觀和貴金屬研究員都不願意去給水貝的客戶路演。因為他們對行情、對産業供需兩端和市場情緒本身就了解得比任何人都要透徹。

他們可以很輕易地指出初出茅廬的研究員的邏輯和資料錯誤;商海縱橫的人又很直接,經常一句話把研究員問在當場面紅耳赤。各位老闆在行業裡摸爬滾打,靠的就是自己把這個行業吃得透透的。

真正的專業從來沒有捷徑,都是靠自己實實在在的摔打。

P.S.:本文不包含任何投資相關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