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與文化和旅遊部

聯合攝制的大型文化節目

《非遺裡的中國》四川篇

于昨晚20:00

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

金堂非遺步打球

在節目中精彩亮相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

節目中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霁翔

央視主持人龍洋

以及演員阿朵

來到我縣的五鳳溪古鎮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五鳳溪古鎮

有很多儲存完好并極具特色的

明清時期古建築

這裡也是成都平原上

唯一的一個山地古鎮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在這裡

嘉賓們邂逅了

金堂非遺步打球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步打球金堂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王振芳在節目中介紹了

步打球是從馬球演變而來的

球是竹編的

球杆則用到了竹加蜀錦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打步打球

既可以男女混合組隊

也可以分為男隊、女隊

有時在傳承的過程中

也會加入小朋友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會掃地就會打步打球

但需要注意的是

為了保證每一個運動員的安全

在擊球的時候

不可以把球杆揮起來超過自己的腰部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節目中

三位嘉賓體驗了步打球

整場比賽激烈又精彩

最終

央視主持人龍洋帶領的紅隊

獲得勝利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三位嘉賓體驗結束後

王振芳介紹

按照傳統

她們會為每一位

參加步打球運動的推廣人員

頒發證書

據悉,步打球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運動,自唐宋以來,上至皇室貴族,下至民間百姓都非常熱愛,其生活文化和體育精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表達,其服飾、器具、規則、禮儀都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載體,今天複興出來的步打球同樣是四川特色、天府文化的內建展示和傳播載體。

步打球以其獨特的魅力穿越千年時光,見證了東方智慧與體育精神,在當代發展中仍具有重要價值。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在金堂,步打球已獲得廣泛社會關注和群衆參與,共舉辦非遺專家團進校園、進社群、進商城、進公園、進賽場等系列宣講活動30場,直接閱聽人近萬人,頒發傳承參與證書千餘張。

2023年,步打球成功入選金堂縣第五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2024年8月,金堂非遺步打球亮相成都世園會“世運嘉年華”活動,現場吸引了衆多市民遊客和外國友人前來體驗,造就了一番傳統與現代的邂逅、體育與文化交融的盛景。

下一步,金堂将以五鳳鎮為示範點,打造1個古香古色的競技體驗場景,培育村(社群)步打球競技隊15支,每年舉辦步打球競技賽。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步打球作為一項融合了力量智慧與文化的古老運動,穿越千年時光,引領起了全民健身的新風尚。可以說千年前它是潮流,千年後它依舊是風尚。是以就是這樣一項充滿了智慧的體育運動,連接配接着古今,也傳承着文化。

通過本期節目,金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對步打球有更深的了解,同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步打球,也讓金堂非遺被更多人熟知。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說到金堂的非遺

大家知道多少呢?

其實

除了昨晚《非遺裡的中國》

聚焦步打球

在上周播出的《山水間的家》節目中

還出現了來自金堂的兩項非遺

——蛋雕和面塑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金堂蛋雕

以雕刻刀為主要工具

雕刻技法有陰刻、陽刻、影雕等十餘種

題材多樣

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傳說故事等

都可以用這種藝術形式很好地表達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面塑是中國特有的一門民間藝術

漢代已有記載

張氏面塑獨具地域特色

從19世紀初期傳承至今

塑造了各種曆史人物、動物以及肖像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金堂文化悠久,非遺資源豐富。現有省級非遺項目2項(高台獅子、種酒習俗),市級非遺3項(沱江号子、熟油海椒、沖洞子高箱釀造技藝),縣級非遺20項。

金金希望

有越來越多的人

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

不斷激發非遺創新發展動力

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時隔一周,金堂再上央視黃金檔!

資料源自《非遺裡的中國》

(來源:金堂釋出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