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蛋糕店老闆接受“特殊預定”後銀行卡被當機,網友:防不勝防!

隻是賣了一個“蛋糕”

怎麼卡就被全部當機了

還成了詐騙分子的幫兇?

蛋糕店老闆接受“特殊預定”後銀行卡被當機,網友:防不勝防!

據報道,2023年12月27日,湖南武岡一蛋糕店老闆報案稱,她接到一名顧客“特殊預定”,對方要求往蛋糕内放置1萬元現金送往指定地點,事後她收到了銀行轉賬并履行了交易。但随即她名下的銀行卡全部被公安機關當機。

蛋糕店老闆接受“特殊預定”後銀行卡被當機,網友:防不勝防!

圖源:網絡

公安機關告知,她利用銀行卡幫助詐騙分子套取現金,是以涉嫌幫信罪被立案偵查。1月9日,警方在邵陽某飯店内将張某等5人一舉抓獲,此時,他們正在“切蛋糕分錢”。

蛋糕店老闆接受“特殊預定”後銀行卡被當機,網友:防不勝防!

圖源:網絡

經審訊,張某與境外詐騙人員建立聯系,以30%的提成回報幫其洗錢。自2023年10月,以張某為首的作案團夥以送禮物為由,向商店老闆轉賬非法資金,要求其從銀行取出現金後,放入蛋糕、鮮花制成“驚喜”禮物,送到指定地點。先後輾轉3省10餘縣市作案75起,涉案資金高達110萬元。目前,張某等5人均以涉嫌掩飾、隐瞞犯罪所得罪被刑事拘留。

對此,有網友認為店老闆太倒黴;也有網友探讨該事件所涉及的洗錢套路與定罪标準;還有網友表示曾有過相似經曆,建議大家提高警惕。此外,還有蛋糕店同行提醒——“以後不能再随便收來源不明的款了”。

蛋糕店老闆接受“特殊預定”後銀行卡被當機,網友:防不勝防!
蛋糕店老闆接受“特殊預定”後銀行卡被當機,網友:防不勝防!
蛋糕店老闆接受“特殊預定”後銀行卡被當機,網友:防不勝防!

圖源:微網誌、抖音評論

《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小峰律師分析,蛋糕店老闆可能涉嫌幫助資訊網絡犯罪活動罪,其利用自己的銀行卡幫助犯罪分子套現的行為屬于為上遊犯罪提供支付結算幫助。根據刑法有關規定,明知他人利用資訊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援,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涉案錢款如被法院認定為詐騙所得,按照法律規定,将返還被害人。

“在實踐中,認定幫信罪嫌疑人主觀上構成‘明知’,要綜合多種情形進行考慮。從一般人的角度看,如果嫌疑人主觀上對具體的上遊犯罪不明知,但卻多次從事相關行為或上遊犯罪的犯罪人以明顯不合理的說辭或顯著高于正常報酬的對價擷取嫌疑人的服務的,可以推定其存在‘明知’。”張小峰律師認為,蛋糕店老闆在其顧客提出明顯不合常理的要求時,并沒有保持應有的審慎态度,輕易提供了自己的銀行卡收取轉賬,存在極高風險。結合其個人的認知能力和獲利情況等其他情況,有可能被推定為構成“明知”。此外,即使認定該老闆不構成幫信罪,但其提供銀行賬戶的行為也同樣有極高的被詐騙危險。

法治網記者發現,此類事件并非首次曝光。此前,四川渠縣某花店老闆賈某(化名)接到了陌生人的訂單。該陌生人稱,其不友善出門且需要現金急用,可以轉賬至賈某銀行卡,讓賈某幫忙取現兩萬元,送花時一并帶上,并承諾事後還有“好處費”。賈某剛開始并未察覺出異樣,但當其表示有“好處費”時,開始懷疑并立即報警。

張小峰律師還表示,幫信罪有很多犯罪手段和表現形式:有通過租賃或借用他人銀行卡進行“跑分”洗錢的;有假借他人身份資訊注冊虛拟貨币賬戶幫助洗錢的;有代辦大額信用卡,套用客戶信用卡刷流水幫助洗錢的;還有借助他人手機卡用于電信詐騙等犯罪活動的……出租、出借銀行卡、身份證、信用卡、電話卡的,情節嚴重時,都有可能構成幫信罪。

近年來,特别是2020年10月“斷卡”行動以來,檢察機關起訴涉嫌幫信犯罪案件上漲較快,目前已成為各類刑事犯罪中起訴人數排名第3的罪名(前兩位分别是危險駕駛罪、盜竊罪)。同時,其也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第一罪”。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小範在一密聊軟體了解到,隻要加入“跑分群”就能快速掙錢。随即,他按照電信詐騙團夥要求提供了自己的銀行卡,先後到南京、福建的指定窩點參與“跑分洗錢”,還在犯罪過程中上演“黑吃黑”。日前,檢察機關以涉嫌幫信、掩隐、盜竊三罪,對小範依法提起公訴。

值得注意的是,有統計顯示,目前在校學生參與電詐犯罪的比例不斷升高,詐騙分子誘騙學生,許諾隻要提供銀行卡、手機卡就能擷取高額回報,導緻一些認知不足的學生淪為“幫信”犯罪的“工具人”。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日常生活中很難分辨做出哪些行為就會成為詐騙幫兇,甚至犯罪,簡直“防不勝防”。

張小峰律師提醒,經營者應當保持警惕,不輕信陌生人的特殊預定等要求,尤其涉及金錢交易。遇到類似情況,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核實對方身份和真實意圖,确認訂單合法性。發現可疑情況,要及時報警并配合警方調查。對于普通人來說,不要輕信任何所謂刷單走賬賺錢的廣告,更不要輕信他人将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身份證、信用卡和支付寶、微信等賬戶出租或出借。要注意保護個人資訊,定期檢查自己名下的各類賬戶明細,如發現異常交易要及時報告銀行和警方,避免自己的賬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盜用。

選題策劃|法治網研究院

文|李思彤

監制|餘瀛波

編輯|梁婧

【版權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法治網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