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作者:娛事娛绯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娛事娛绯

編輯|娛事娛绯

前言

近年來,随着生活品質的提高,音樂俨然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重要組成。

這也同時意味着,大家對音樂的興趣和追求也愈來愈深入。

在一衆中西洋樂器中,鋼琴占有重要的地位。

鋼琴音樂不僅是普通人在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音樂類型,也是非内行人最容易上手的樂器之一。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鋼琴的旋律極其優美、動聽、引人深入。

而鋼琴音樂的魅力正是在于其豐富的音色和表現力,這一點在作曲家韓星宇的《博克舞韻》中尤為展現。

音色的多樣性和深度是把該作品演繹完美和動聽的關鍵。

可到底運用怎樣的力度、觸鍵方式才能更好的诠釋作品呢?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音色的直接影響者

衆所周知,在鋼琴演奏中,音色是音樂的靈魂。

若想要獲得作曲家想表現出的音色,除了要了解彈奏鋼琴時力量的來源與傳遞以及身體各部分協調的配合外,手指的觸鍵方式尤為重要。

換句話說,觸鍵方式直接影響着音色的變化,這一點在我們今天重點舉例的韓星宇女士的作品《博克舞韻》中尤為凸顯。

韓星宇在創作《博克舞韻》時所具有的樂隊思維使整首樂曲呈現的更加豐富多彩。

之後韓星宇女士也曾說道:在演奏時也要具有一種樂隊思維,要多去想象,讓聲音更加的有形态,層次,線條與色彩。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剛才我們已經提到過不同的觸鍵方式會産生不同的音色,是以在演奏《博克舞韻》時,演奏者可以通過調整觸鍵方式來獲得不同的音色。

可凡事都是說來輕松做來難,音樂的演奏亦是同理。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上圖譜例中的這一部分是作品的引子部分。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作曲者在引子的最後标注出“rit”意為“漸慢”。

而漸慢之後雙手的四度及五度音程需要做出延長,是以在演奏這一部分的雙音時,演奏者要固定住手型架構。

演奏者在演奏時也可以手指提前放到音程相對應的琴鍵上,用手臂帶動手腕和手掌向下擊鍵。

觸鍵時注意用指尖感受“抓住”的感覺,這樣就能確定在彈奏這個音程時觸鍵的準确性與力度。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最後,在保證準确性的前提下,手指在觸鍵時應當彈到琴鍵的最深處。

在演奏這一音程時演奏者需要根據譜面上所标記的延長記号用觸鍵來調整音色的變化。

是以在演奏時觸鍵需要深一些,這時需要通過掌關節的幫助來調節。

除此之外,演奏者在演奏時手指還要在擡到一定高度後,指尖要有一個抓鍵動作,需要由裡向外、積極主動。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不過單靠手指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運用到手臂甚至全身的重量來彈奏。

在彈奏最後一小節時,演奏者想要達到更為飽滿,濃厚,清晰的音色效果可以使手型稍稍平鋪。

這樣的手型更有利于配合抓鍵以及貼鍵的動作,進而加深觸鍵的深度,這樣的音色也為主題的出現做了很好的鋪墊。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在《博克舞韻》中,作曲者運用了大量的二度音程,這些二度音程在作品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方說在譜例17小節中,作曲者将譜例中這些二度音程标記為小連奏。

在演奏這一部分時演奏者需要格外注意觸鍵方式,使這些二度音程聽起來感覺既神秘又緊張。

而小連奏又被稱為“落提”。

這種演奏方法是指兩個不同音高的音單或音程及和弦用連線連接配接起來,在彈奏這一部分的小連奏時,手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格外注意手腕的動作。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演奏者需要在彈完第一個音後,以手腕為軸心将手掌及手指帶起,第一個音落下,第二個音提起,這樣就可以演奏出“落提”的效果。

另外,在演奏這一部分的落提時,手臂的放松仍然是第一位的。

由于此時的節奏型為八分音符,時值較短,是以在觸鍵時可以減少手腕動作,使指尖與琴鍵接觸面積變小。

而輔之以手指第三關節的小動作來幫助完成落下提起的動作,通過這樣的觸鍵方式,就可以獲得激動不安,内心緊張的音樂情緒。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除了這些,在《博克舞韻》中,還出現了平行四度分解和弦的音型。

這些音的進行形成了一個拱形旋律線條,這一部分的琶音由于出現了較多的變音記号。

演奏者在彈奏時就要注意音的準确性,畢竟琶音的本質可以說是和弦的變形,嚴格來說就是和弦的轉為與分解。

是以在練習這一部分琶音時,首先要确定指法并固定住,并合理安排好什麼時候用三指,什麼時候換四指。

其實我們從譜例中就可以輕易看出,這些琶音的跨度比較大,在練習時可以使用變化練習。

首先可以彈下大指并将其保持住,然後再用二指演奏左右兩邊的二度或三度,四度等。

這種方法還可以用不同的手指來練習,讓手指靈活并快速找到與譜面相對應的琴鍵。

無論跨度有多大,都要盡量使每個音聽起來是連奏且沒有空隙。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如果覺得掌握不好這種方法可以也通過手腕來幫助演奏。

通過手腕的轉動形成弧度來幫助手指的連接配接,注意動作不要太大。

掌握了這種練習方法後,演奏者需要通過觸鍵方式使這一部分的聲音聽起來更加連貫與飽滿。

是以在這一部分可以用到貼鍵式的小角度指腹觸鍵方式來演奏。

将手指的指腹部位搭在鍵盤上并貼住,這種方式方式從表面上看沒有太大的彈奏動作。

但這種彈奏方式需要掌關節要有很好的鞏固性和控制力,需要手指的第三關節作為發力點。

如果控制不好或沒有内在力量支援很容易使聲音不均勻甚至出現漏音的情況,這樣彈奏出來才能使這一部分的音色時刻處于飽滿的狀态。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在演奏多聲部作品時,演奏者需表現出主題旋律,在突出主題旋律的同時其他聲部就要适當弱些。

這一部分為作品的第三部分,作曲者在這一部分運用了多聲部寫作手法,主題旋律在第一聲部,低聲部為八度支撐。

并且每一個八度上都标記了重音記号,更加起到強調的音響效果。

演奏者在演奏這一部分時,左手的八度在彈奏時需要放松手臂,同時手掌和指關節也要高度緊張。

此時可以運用重量落下彈奏法,這種彈奏可以使手臂放松落下的同時使手指與手掌在琴鍵上支撐住。

而在練習這一部分的八度時,手指以及手掌不要過于放松,相反要保持一定的緊張感。

以肩或肘為軸心,在落鍵時指關節微微内收,在觸鍵的瞬間緊緊抓住鍵盤。

切記不要晃動或向上向下滑,這樣在演奏譜例中的八度十分有效,可以演奏出作曲者想表現出的力度,使聲音聽起來非常飽滿。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如果演奏者想在演奏這一部分時使左手的八度聽起來音響效果大一些,可以在彈奏時增加指尖與鍵盤的距離。

在觸鍵時速度快一些,這樣彈奏出來的音響效果聲音就會增大,音色也更為通透。

其實從譜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右手為兩個聲部。

第一聲部為作曲者想表現出的旋律部分,中聲部為音程,在演奏這一部分時,演奏者需要控制好右手的觸鍵,突出主題旋律。

到了演奏主題旋律時,演奏者的手指要快速觸鍵,當手指做快速觸鍵時,演奏者要以掌關節,也就是第三關節作為發力點。

這種觸鍵方式可以獲得明亮,幹淨,顆粒性強的音色效果,進而更能突出旋律聲部。

演奏中間聲部時,演奏者在演奏時可以運用淺觸鍵法。

這一部分作曲者運用了多聲部的寫作手法,低聲部為作曲者想表現的力量并運用了連續的八度音程,高聲部為這一部分的旋律聲部。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是以在演奏多聲部作品時,要厘清主次,這一部分的中間聲部為八分音符,速度較快、時值較短。

演奏者在演奏中間聲部時可以将指尖與琴鍵底部之間保留出一些空隙,觸鍵要淺一些,琴鍵受力越小演奏出的聲音會更為輕盈。

在演奏這一聲部時更需要控制好手型,手指可以略微彎曲勾住琴鍵,這樣更有利于手指的支撐。

擡指動作略微低些以來減小觸鍵深度,進而可以獲得更有彈性,清晰,幹脆且聲音集中的音色效果。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力度與情緒

作曲者韓星宇女士曾說道,在創作《博克舞韻》時她運用了近景與遠景的關系,而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時要使聲音聽起來有層次感。

要是沒有鮮明的層次感根本無法演奏好這部作品,更表現不出作曲者想表現出的意境。

不過在《博克舞韻》中和聲的進行,旋律與伴奏,聲部之間的對比都代表着完全不相同的層次,是以想要演奏好這部作品力度對比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力度,是聲音強弱的程度,輕重的程度,大小的程度,是音樂的重要表現要素之一。

在形成作品邏輯結構、表達作曲家情感起伏等方面,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我們有時說音樂好像是“說話”一樣,說話,就要有詞句中的重音,輕音,語氣的加重,漸弱等等,這都關系到力度問題。

隻有當我們能自如的控制力度時才能彈好變化。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在這首作品中,出現了大量連續的二度音程,通過上圖譜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一部分标出“f”。

衆所周知,在音樂中“f”為意大利語“forte”的縮寫,表示為“強”,通過這一部分可以看出作曲者想表現出博克手及場外觀衆内心緊張的情緒。

是以演奏者在演奏這一部分時,可以改變觸鍵力度來達到強有力的音色效果。

另外,演奏者也可以通過作曲者想表現出的情緒來調整發力點的位置。

譜面中可以看到重音記号以及小連奏,是以在演奏時演奏者可以以腰部為發力點,用腰部帶動上半身,演奏出來的聲音會更為洪亮、渾厚。

但在演奏時,有些演奏者為了獲得更大的音響效果,會做出敲擊或砸琴鍵的現象,這種彈奏出來的音色較為直接,沒有彈性。

是以,在這一部分的演奏中想要獲得宏大響亮的音色效果,首先就要保證身體是放松的,這樣全身力量才會非常通暢。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從上圖譜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曲者在這裡标注出了“漸強”。

這一部分為樂曲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中又包含了三個部分,譜例中這一部分與前一部分的主題動機與材料都發生了變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展開。

而這裡的四度和弦進行也起到了強調的作用,加上譜例中作曲者标注的漸強與重音記号,最後以“fff”結束這一部分,将這一部分推向了整首樂曲的高潮。

在演奏這一部分時,首先要判斷好漸變的開始與終止處,在演奏漸強和漸弱時要循序漸進。

如88小節,在剛開始漸弱的時候要控制好力度,不要演奏的過于強,剛開始太強就會導緻後面的漸強不明顯。

88 小節開始的右手附點節奏中,每一拍的第二個音上都标記了重音記号。

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時不但要做出漸強還要保證每一個重音記号上的音也要一個比一個強,使音響效果聽起來逐漸推進,達到這一部分的高潮。

鋼琴曲《博克舞韻》中的音色如何演繹?其力度變化的秘訣是什麼?

結語

借《博克舞韻》,我們清楚看到了鋼琴演奏中演奏技巧和音色處理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我們也深刻意識到優秀的演奏不僅需要技術上的精确和熟練,更需要對作品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投入。

可以說每一種觸鍵方式、每一個力度的變化,都是演奏者的内心獨白。

此刻我們已深深的為鋼琴音樂的魅力折服,為韓星宇《博克舞韻》所震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