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作者:娛事娛绯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娛事娛绯

編輯|娛事娛绯

前言

衆所周知,李斯特的作品是以其技術上的複雜性和表現力而聞名。

故而要演繹他的作品便需要有極其高超的技藝。

尤其在《浮士德圓舞曲》中,演奏者更是需要精确掌握各種演奏技巧,如快速觸鍵、輪指、八度跳音、柱式和弦以及踏闆的運用。

可我們究竟該如何有效地應用它們來完美诠釋這部作品呢?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演奏投入與技巧表現

想要演奏出精彩動人的音樂,演奏者就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的意境當中。

畢竟作品中細膩的音樂形象,往往需要演奏者通過過硬的演奏技巧來表現。

并且所有的技術難點都隐藏在樂曲當中,是以如何解決作品中的技術難點也成為能否完整演奏的關鍵。

大家都知道鋼琴是一種擊弦樂器,以弦槌擊弦發音。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故而鋼琴的音色和音量大小都是在弦槌擊鍵的一瞬間就決定了。

是以,想要改變音色和音量就需要從觸鍵方式上下功夫,以通過改變手指觸鍵的高度、方向及速度等演奏出不同的音色。

例如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指觸鍵速度慢,彈奏出的聲音京就柔和;觸鍵速度快,彈出的聲音就會具有顆粒性。

其中《浮士德圓舞曲》B部從第202小節開始進入抒情主題,主要描繪了浮士德見到美麗的姑娘瑪格麗特,向她表達自己真摯的愛情。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是以該主題旋律則是悠揚、舒展,速度較慢,極富歌唱性,還模仿了小提琴宛轉悠揚的音色。

而以第202—212小節為例,歌唱性的旋律位則是于右手上聲部,演奏時肩膀、手臂自然放松,手指第一關節為支撐點,稍放平,擴大觸鍵面積。

手指慢速下鍵彈得深一些,慢慢向琴鍵内部延伸,以奏出豐滿厚實的聲音,而使用正确的指法彈奏是旋律連貫的保證。

其他兩個聲部則是伴奏聲部,中聲部強調*F大調V7—I的和弦交替進行,演奏時,手腕帶動控制好和弦的音量,確定不可超越旋律聲部,與綿長不斷的旋律聲部形成對比,用撫摸的感覺去演奏。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當左手演奏完中聲部和弦之後,在手腕帶動之下快速找到了低音聲部的#C音,這時便要将手臂的力量集中在指尖,使指尖慢速深觸琴鍵,聽起來像樂隊中的低音貝司。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可見這種手指快速觸鍵方法與手指貼鍵慢速觸鍵完全不同,隻因手指快速觸鍵主要強調觸鍵速度要快,彈奏時以掌關節為發力點,把力量集中在指尖,像一個個小錘頭一樣有力的快速敲擊琴鍵,這種快速觸鍵方式能演奏出幹淨、清澈、顆粒性的音響效果。

在《浮士德圓舞曲》中便有大量的八分音符的快速跑動音群,在此作曲家标記了漸快的表情術語(accel.),其右手是快速跑動的旋律,不斷的下行上行走向将旋律組成了一條波浪線。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而在演奏時可将兩小節旋律分為一組,其中第551小節右手小指快速下鍵演奏B音,随後手腕帶動手指快速演奏其它的音,而第552小節的大指則要提前做好準備,快速下鍵彈奏G音,上行漸強,并且小指要由掌關節帶動快速強奏第553小節的A音,下行漸弱,手臂像在空氣中畫“圓弧”,手指跟随這個“圓弧”而快速移動。

并且演奏時要注意肩、臂和手腕的放松,掌關節支撐,手指一關節站立,觸鍵面積集中在指尖上,指尖觸鍵、離鍵要迅速、果斷,方能彈出富有顆粒性的音色。

當左手為典型的三拍子伴奏音型時,演奏過程中的左手便要弱奏,控制好節拍。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輪指技巧在李斯特作品中的應用

“在李斯特作品中,輪指是一項高難度的、對鋼琴演奏極具挑戰性的技巧。”

可鋼琴彈奏中的輪指是如何模仿撥弦樂器發聲的特殊演奏技法呢?

其特點就是用不同的手指連續反複彈奏同一個音,不過輪指技巧要富有炫技性,也要求演奏者能用不同的手指均勻的敲擊鍵盤,還需要奏出幹淨清晰的音響效果,這對演奏者的技術要求極高。

不過在李斯特的多部鋼琴作品中都能見到輪指的存在。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其中在《浮士德圓舞曲》的中部,李斯特就運用了輪指技法。

右手分解和弦下行演奏,随後在#G音上進行輪指,弱奏第一個音,然後順勢借助手臂的力量漸強輪指彈奏。

而想要練習好輪指技法,則需要先慢速練習,以掌關節為軸心,手指的第一關節抓住琴鍵,4321指依次在琴鍵同一位置上靈活彈奏,練熟後加入漸強漸弱的大力度變化,找準漸強漸弱的開始和終止處,強弱變化要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好變化的幅度。

畢竟四個手指長度、力度不一,是以演奏時注意控制手指的觸鍵力度,借助手臂的回轉帶動手指将音符連接配接起來。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李斯特作品中的八度演奏

在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中,八度的運用随處可見。

而這是一種高難度的技術手法,很具有炫技性,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要依靠八度來營造宏大的音響效果。

這也就意味着在練習時,要用心體會兩個八度之間的距離感,并且對八度音的旋律走向做到心中有數,彈前一個八度音時想好後面音,手要向後方八度音傾斜,手指貼鍵,利用小臂和手腕作為軸心快速移動。

可以先慢練,将身體的力量送到指尖,當可以彈出具有爆發力的聲音後,再逐漸加快練習的速度,這樣才能彈出即快又準确的八度。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在《浮士德圓舞曲》中有大量的八度技術,以第33—42小節為例,左右手為同向八度跳音,演奏時要求掌關節始終撐好“架子”,而拇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要微微内收,有種抓東西的感覺,由于小指是旋律音,是以在彈奏時要把重心放在小指上,觸鍵要紮實有力,拇指稍微控制。

同時手指下鍵時要迅速,跳奏第一個八度A音後,手臂和手腕帶動手指快速找到下一個八度E音的位置,在觸鍵的一刹那,借助身體的力量一層層推進達到最高音G音,将情緒推向高潮,由于八度跳音短促而具有爆發力,故而它能形成一種疾風驟雨、電閃雷鳴的音響效果。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不過在作品中其實還有大量短小的八度上行音階,以第505 小節和第507小節為例,演奏時大指和小指掌關節支撐好,第一個八度音彈完後,手指便要貼鍵迅速找到下一個音的位置,同時手臂要帶動一個力量演奏另外的四個八度音,最後手指抓鍵,在第一拍強拍上結束,彈奏出集中、輕盈并富有彈性的聲音。

而彈奏到此樂段時,你的腦海中應該會聯想到一幅絢麗的畫面。

金碧輝煌的大廳,人們在舞池中翩翩起舞,輕盈的轉圈。

每個人都是開心的大笑。

整個廳堂充滿了音樂聲,談笑聲,聲音震耳,讓人熱血沸騰。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柱式和弦的演奏方法

在柱式和弦中是指同時奏響三個或四個和弦音。

要想将柱式和弦演奏完美,便需要在演奏時将掌關節和手指第一關節支撐好,用手腕或小臂進行移動,有爆發力的彈奏出和弦音,并要注意聲音整齊,不要因為手指的長短、力量不同就彈出參差不齊的音響效果。

而樂曲開頭就大量使用省略三音的柱式和弦。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以第8小節為例,想要彈奏出旋律歡快、活潑的音色,就要在演奏時,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指尖快速抓鍵,這樣出來的聲音才會非常的集中且富有彈性,這時跳音加強奏(ff)的表情記号在音響效果上更具有強烈的沖擊力,這也就意味着下一小節第一拍帶有重音記号的柱式和弦可用前面跳音和弦的反彈力去演奏,當手臂自然落下,一個動作完成演奏。

而該樂段的柱式和弦短促、跳躍,節奏鮮明,有較強的動力感,給人以氣勢磅礴的感覺,像舞會開場前的鐘聲,預示着狂歡即将開始,将人們參加舞會的激動心情表現的淋漓盡緻。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踏闆使用在演奏中的重要性

著名鋼琴家安東尼·魯賓斯坦曾說過:踏闆可以說是鋼琴的靈魂。

可見踏闆是鋼琴演奏中的重要部分。

而通過使用踏闆,可以幫助我們營造出豐富的音響效果。

是以演奏者必須了解各類踏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表現音樂風格。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并且做好踏闆的處理,對于演奏作品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在演奏中最常使用的踏闆就是右踏闆。

踩下右踏闆,琴弦上的制音器擡起,使琴錘敲擊琴弦振動産生共鳴,聲音延長,同時音量擴大,産生回音效果。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并且當旋律需要延長持續音或變化力度時,都可以通過右踏闆來實作。

而右踏闆還有多種使用方式,如重音踏闆、切分音踏闆等。

其實重音踏闆也叫節奏踏闆,在演奏中最常使用。

不過重音踏闆一般用于樂句的強拍或需要強調的音,音與踏闆同步進行,隻因在下一個強拍音出現之前松開踏闆,能起到突出節奏的作用。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而和舞曲形式有關的樂曲尤其适用于這種踏闆處理法。

這也就意味這《浮士德圓舞曲》就是如此。

在第445小節第一拍帶有倍強音記号“^”的E音與踏闆同時進行,踏闆則是要踩到底,在這一小節第三拍之前松開踏闆,以保證下一小節和弦音的幹淨清晰,當彈奏道第446小節帶有“sf”标記的第一拍跳音和弦時,便要重新踩下踏闆。

可見運用重音踏闆有利于突出圓舞曲強弱的節奏特點,并使旋律富有律動感,能推動音樂的情緒發展。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而抖動踏闆通常被稱為“顫動踏闆”,顧名思義就是需要要頻繁的更換踏闆,并且在使用抖動踏闆時,踏闆不需要踩到底,注意頻繁的切換即可。

并且當出現快速跑動音階式的十六分音符或八度旋律級進的樂段時,也可以使用抖動踏闆。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連音踏闆又稱為“切分踏闆”。

這也就意味着連音踏闆的切換速度要快,當手指觸鍵後,腳需要迅速切換踏闆,将兩個音或和弦無縫隙的連接配接起來,使音樂沒有明顯斷開的痕迹,是以也被叫做“音後踏闆”。

以第327—330小節為例,力度标記為“ppp”,演奏時則要注意控制好手指的觸鍵力度。

當小指跳奏右手的上聲部旋律時,第328小節處彈的第一個音要踩下踏闆,在第329小節第一拍新的音下鍵之後則是要快速進行踏闆的交替,此時動作一定要迅速,既要将踏闆徹底松開,防止上一小節和聲進行的音效帶入到新的和聲中,又要及時踩下踏闆保證旋律線條的連貫,以避免出現斷裂的和聲效果。

鋼琴曲《浮士德圓舞曲》輪指技巧如何應用?其柱式和弦如何演奏?

結語

《浮士德圓舞曲》的演奏對于演奏者來說是一項技術挑戰。

這也意味着演奏者必須深刻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内涵,并通過掌握精确的技術手段才能表現出作品中的情感。

而這則需要通過手指的靈活運用,也需要通過踏闆的巧妙處理,才可以大大增強音樂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