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才風采】金阿山:貝落凡塵成珍雕,小貝殼做成大事業

作者:甘井子釋出
【人才風采】金阿山:貝落凡塵成珍雕,小貝殼做成大事業

人物簡介

【人才風采】金阿山:貝落凡塵成珍雕,小貝殼做成大事業

金阿山,男,1944年12月出生,遼甯大連人,第三屆亞太地區手工藝術大師,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遼甯工匠,大連工匠,正進階工藝美術師,大連貝雕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副會長,大連市手工藝術家協會名譽會長,大連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

“變廢為寶”

大連貝雕走進千家萬戶

從藝58年,提及從貝殼到貝雕的完整過程,金阿山再熟悉不過了,那就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過程。在師承傳統貝雕技藝的基礎上,金阿山全面汲取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的優秀技法,總結歸納出設計、選料、粗坯處理、細胚處理、手工精雕、粗磨、抛光、立體塑形、組合裝配等十多道貝雕工序,創新研究出“貝殼軟化成型工藝”,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輕工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是至今該領域的唯一科研成果。金阿山勇于打破貝雕畫的框框,堅持創新更新,貝雕産品日益豐富。如今,大連貝雕已徹底“從牆上走下來”,融入各個領域中,應用于建築裝飾品、背景牆、花瓶、手機殼、燈具、首飾、門簾等各類生活用品上,使“大連貝雕”老字号不斷煥發蓬勃生機。

【人才風采】金阿山:貝落凡塵成珍雕,小貝殼做成大事業

創新更新

從貝雕畫到藝術品、收藏品

以金阿山為代表的大連貝雕人以創新精神為禀賦不斷攻堅克難,不斷嘗試新的領域開辟新的賽道,在貝雕工藝技術領域推出“珍貝藝術”的新理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把貝殼與黃金、寶石結合起來,帶隊創作出貝雕九龍壁、貝雕麒麟、貝雕龍船、貝雕九龍天壇等一系列作品。晉身藝術品、收藏品行列,大連貝雕價值得以充分釋放,而通過參加各類文博展,“大連貝雕”這塊金字招牌成色更足,也促生出更多商機。前幾年的一次展覽會上,一位收藏愛好者現場出價300萬元求購一對貝雕麒麟,但被婉拒了……此類情況時常發生,由此可見大連貝雕的價值!

桃李遍天下

傳承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金阿山的技藝已經傳給了兒子和孫子,為将非遺貝雕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金阿山與同樣從事貝雕手工藝制作數十載的夫人一道,培養了大量貝雕人才,徒弟路光榮、金吉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号,多位徒弟被授予省、市級大師稱号。同時,金阿山還成為海南、大連多所藝術院校的客座教授,把大連貝雕技藝和非遺傳統文化帶進校園,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學生們。金阿山自費建立的“金阿山藝術館”,展示傳承大連貝雕項目,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大連貝雕的傳承基地,也是遼甯省内各藝術院校的實習基地,持續為中國貝雕文化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END

來源:區委組織部

編輯:宋東曉

稽核:王佩瑾

責編:何立強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