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小剛,過時了?

作者:破局者Breaker

#頭條創作挑戰賽#

馮小剛,過時了?

又是一年賀歲檔。

今年的賀歲檔依然冷清。截至目前為止,賀歲檔總票房45億,票房冠軍是警匪片《三大隊》,講述了一起橫跨多年的追兇故事;另一部票房口碑都不錯的電影是喜劇片《年會不能停》,被标為“打勞工必看”,在年輕群體中頗受歡迎。

原本最被看好的《非誠勿擾3》,反倒爆了冷門。首日票房不足2500萬,是當日票房榜首的十分之一,大機率回本無望。豆瓣評分堪堪及格,在同期作品中得分最低。

馮小剛,過時了?

大IP、情懷牌、馮氏喜劇……這些曾經的殺手锏,為何在今年賀歲檔失效了?

賀歲檔指的是每年11月到12月末的電影檔期(另一說法是到次年3月),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由此衍生的賀歲片,則是指賀歲檔期間上映的合家歡型電影。

1997年,馮小剛執導的《甲方乙方》打響内地賀歲片第一炮,此後,《不見不散》《天下無賊》等電影的風靡,使他成為觀衆心中的“賀歲片之父”。

最近上映的《非誠勿擾3》,系列前作曾打破賀歲檔票房記錄,而如今,《非誠勿擾》第三部票房慘淡,鮮少有人在網上讨論。

馮小剛,過時了?

有人說,馮小剛變了,近幾年的電影過于懷舊,看着沒勁。

還有人說,馮小剛沒變,是時代變了,觀衆的口味變了。

無論變或不變,馮小剛和他所引領的賀歲檔風靡全國的時代,都已經過去。

馮小剛,過時了?

馮小剛,過時了?

“賀歲片之父”馮小剛,十年沒拍賀歲片了。

在《非誠勿擾3》首映禮上,馮小剛感慨,自己在賀歲片領域缺席了多年,拍攝的上一部賀歲片,還是十年前的《私人訂制》。

之是以回歸熟悉的喜劇,他解釋:“今年非常需要一部喜劇來振奮人心”。

馮小剛,過時了?

《非誠勿擾》經典鏡頭,葛優舒淇的搭配很新鮮

《非誠勿擾》系列上映始于2008年,第一部票房3.25億,奪得了同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重新整理票房記錄。第二部于2010年上映,票房5億,同樣有着不俗的成績。

電影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葛優飾演的海歸秦奮,因為一個發明暴富,自此踏上征婚旅程,在遇到一系列不靠譜的相親對象後,終于遇到了空姐梁笑笑,兩人分分合合多次,最終依然在一起。

第三部的時間背景來到了2031年,秦奮和梁笑笑都老了,他們結婚十年,笑笑成了環保人士,離家多年,滿世界撿垃圾。秦奮思念妻子,獲好友相贈仿生智能人,和笑笑模樣相仿,秦奮逐漸和智能人笑笑有了感情,真人笑笑卻在這時回家了,上演兩女侍一夫的畫面。

馮小剛,過時了?

從影片品質來說,《非誠勿擾3》并不差,保留了馮氏喜劇的幽默感,主演穩定發揮,配角也沒扯後腿,還加入AI、仿生人、多巴胺色調這類流行元素。

片尾彩蛋大打情懷牌,葛優和舒淇感歎時光流逝,橫跨十五年的《非誠勿擾》見證了自己的老去和觀衆的成長,“《非1》上映時,你們有的還在上學,有的剛開始談戀愛、結婚。今天看《非3》,當年的大學生可能已經為人父母,孩子都十幾歲了……”

馮小剛,過時了?

但現在的觀衆,不再為情懷買單。

相較前作,《非誠勿擾3》的票房口碑雙雙下滑,不少觀衆看得昏昏欲睡,心中的馮氏情懷終結于此。

馮小剛,過時了?

圖源豆瓣短評,不少觀衆有過馮氏情懷

既不叫好,又不賣座,馮小剛近幾部作品都面臨着這種尴尬處境。

2019年上映的《隻有芸知道》,講述一個流浪半生的男人中年失去妻子的故事,改編自馮小剛朋友張述的真實經曆。馮小剛稱,自己拍這部電影沒有票房上的野心,隻想還原這段暖心的愛情。

這段打動馮小剛的愛情故事,卻沒有打動觀衆。《隻有芸知道》總票房不到2億,在電影票房動辄二三十億的2019年,被媒體比作“票房滑鐵盧”。

豆瓣短評下,點贊最高的評論是“一杯白開水”,白開水不出錯,但也平淡、乏味。

馮小剛,過時了?

2021年,馮小剛突破舒适區,進入網劇領域,拍攝前幾年流行的都市女性題材《北轍南轅》,劇中人均住豪宅,有人在北京胡同有房,有人每天住高檔酒店,過于懸浮的設定,和大多數北漂住五環外群租房、人均通勤2小時的生活,宛如兩個世界。

他在去年推出的懸疑網劇《回響》,以兇殺線和中年夫妻的感情線雙線并進,品質比《北轍南轅》高,但高的不多,評分在及格邊緣徘徊。

這些作品從情節到核心,都有着與當下格格不入的陳舊感。

《隻有芸知道》從人設到劇情,保留着濃濃的懷舊色彩。《回響》中,被九十年代影視劇拍爛了的“七年之癢”,又被照搬進2023,作為女警察的主角,永遠為“丈夫出沒出軌”而疑神疑鬼。

《非誠勿擾3》裡,仿生人的設定,像是夢回蔡明1996年的春晚獨幕喜劇《機器人趣話》,真人笑笑和仿生人笑笑兩女侍一夫的情節,甚至被嘲諷為“兩個舒淇搶葛優,純屬老男人失心瘋才能想到的情節”。

馮小剛,過時了?

馮小剛曾說過,“賺錢的目的,是拍自己喜歡的電影。”

不知道這是不是馮導喜歡的電影,但這顯然不是觀衆喜歡的電影。

十多年前,CNN專訪馮小剛的那期節目,稱贊他為“中國最受觀衆尊敬的導演”。

那時的馮小剛,懂觀衆想看什麼,是當之無愧的“民意傳聲筒”。但他近些年的作品,既不貼近普通人的生活,也沒有劍指更深層的社會議題。

這個最了解觀衆的導演,從什麼時候開始,距離觀衆越來越遠?

馮小剛,過時了?

青年圓滑,中年擰巴

想當年,“服務觀衆”才是馮小剛心中的第一要務。

他的成名作《甲方乙方》,講的就是幫老百姓圓夢的故事,四個自由職業者突發奇想地創辦了“好夢一日遊”業務,要幫普通人過1天美夢成真的瘾。

在“好夢一日遊”中,平凡的書店老闆成了鐵血将軍;嘴不嚴實的廚子,體驗了甯死不屈的滋味;富有的公司老總,再也不矯情地說吃膩了山珍海味……

觀衆看個樂呵的同時,順帶接受了諸如“兩口子要互相體諒”“珍惜擁有的一切”這類普世道理。

馮小剛,過時了?

《甲方乙方》名場面,“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電影中,錢康談論自己對“好夢一日遊”的看法,更像是馮小剛本人對拍電影的态度: “咱們這是服務性行業……說白了,就是迎合什麼人的趣味,為什麼對象服務的問題。”

曾經的馮小剛,非常清楚自己在服務誰——以普通市民為主的老百姓。

他的早期作品裡,《不見不散》《沒完沒了》《一聲歎息》《大腕》裡的主角們,都是平凡的小人物:

《不見不散》中,男主角劉元在異國他鄉,活得潦倒又孤獨;《沒完沒了》裡,老實憨厚的好人韓冬,費盡心機追回欠款,隻為給植物人姐姐治病。

這些主角們出身平凡,愛耍貧嘴,從事着最普通的職業,或許是司機、是自由職業者、是下崗攝影師,善良中帶着點兒狡詐,機靈裡透着些純粹,觀衆很容易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馮小剛,過時了?

馮氏喜劇不算深度,但勝在诙諧幽默,往往看完後才咂摸出味。

這些作品同行們看不上,觀衆們卻很喜歡。

在國産電影還不太賺錢的21世紀初,馮小剛帶領着他的馮氏喜劇,是當時少數能盈利的電影,獲得了多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

中影集團内部會議上,他将自己的成功經驗,總結為一點:

“拍電影最重要的是滿足觀衆的需要,滿足投資方的需要,剩下一點,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就滿足,滿足不了就算了。”
馮小剛,過時了?

馮小剛的低姿态以及平民意識,和他的出身有關。

他出生在北京,卻不是葉京、王朔這樣的大院子弟,隻是普通市民家庭的孩子。早年當過兵,轉業後在劇組做過美工、編劇,經過多年摸爬滾打,一步步成為導演。

紀錄片《2000年馮小剛的一天》中,他解釋自己接人待物态度的來源,“我從小市民家裡走出來,想走上一條成功之路,也就決定了我接人待物的方式,一方面非常主動,從内心的根本願望出發,一方面又很被動,更多的是取決于你取悅别人的程度。”

他将自己和張藝謀對比,他們都是平民出身,靠自個兒生生“砍殺”出一條路。

馮小剛,過時了?

或許因為這一點,年輕時的馮小剛處事圓滑,反倒随着年齡增長,逐漸在圈裡站穩腳跟,他才顯露出倔強、擰巴的那一面。

在這個階段,他試圖不再為了讨好誰而拍電影,而是拍更深度的題材。

2010年是馮小剛創作的分割點,在此之前,他是同行眼裡的“俗人”,投資方眼中的票房保證,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又賣座的喜劇電影。

2010年之後,他拍災難片《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一九四二》醞釀了18年才開拍,為此決心賭上“此前12部影片積累的人氣,即使輸得精光也無憾”。他也拍農婦維權題材《我不是潘金蓮》,以及充滿文兵團回憶的《芳華》。

他的嘗試像一場豪賭,有時票房口碑雙豐收,有時票房口碑都不盡人意。

馮小剛,過時了?

《一九四二》由劉震雲小說改編,光制作成本就投資了2億,最終卻虧了本。或許出于賭氣,也或許是資本施加了壓力,第二年,馮小剛推出了複刻《甲方乙方》的低分作品《私人訂制》,隻花了一個月拍攝,自己抄自己,票房卻很火爆。

《一九四二》獲得華表獎時,馮小剛自嘲,“我不認真拍的電影,一個星期賣了四億,我認真拍一部電影,結果不賺錢。”

那些年,他始終在想拍的電影和票房中掙紮,既希望自己獲得更高的藝術成就,又難以接受票房和口碑的下滑,顯得頗為擰巴。

馮小剛,過時了?

這一代觀衆不再需要馮小剛

如果堅持拍《一九四二》類電影,馮小剛或許真能成為一代宗師。如果堅持拍早期刻畫小市民心理的電影,也不缺為馮氏喜劇買賬的閱聽人。

但他既沒有了當初拍《一九四二》時“即使輸得精光也無憾”的堅守,又丢失了《甲方乙方》時“為觀衆服務”的初心,導緻這位導演的風評接連下滑。

《北轍南轅》《回響》真的是他内心想拍的作品嗎?

倒也未必。

前者代表的女性主義,後者代表的懸疑網劇,都是順應市場流行的爆款元素罷了。

兩次對賭失敗,抱有厚望的《手機2》遲遲無法上映,磨平了馮小剛的性格。

從前馮小剛怼天怼地,他罵曝光他家庭住址的記者“無恥、混蛋”,罵豆瓣影評人“永遠跟你們勢不兩立”。

馮小剛,過時了?

責問萬達集團的董事長王健林,是不是出于商業報複,減少《我不是潘金蓮》的排期。

他也怼觀衆,“中國電影現在這麼的垃圾遍地,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觀衆有關系”。

但如今,他一改從前口吻,評價曾炮轟過的金馬獎和豆瓣,有“客觀公正的一面”,在《非常道》訪談中提到甯浩、徐峥、管虎、大鵬這批青年導演,處女作比自己當年“藝術上厲害了很多”,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局限,認為“觀衆永遠需要喜劇,但不是永遠需要馮小剛的喜劇”。

馮小剛,過時了?

《鳳凰網·非常道》截圖

馮小剛在各種場合裡毫不避諱地承認自己老了。

四年前,他發過一條微網誌,先是回憶自己的黃金年代,2004年《天下無賊》大獲成功,他包了兩節車廂用來慶賀,命名為“天下無賊号”,“今夜回想起來那是何等的豪情”。

他又提到大陸電影市場那些年的高歌猛進,造就了不少新銳導演和票房奇迹。

再回看新電影的慘淡成績,他感慨:“英雄老矣”。

馮小剛,過時了?

現年65歲的馮小剛,确實不再年輕,也不似從前般“刺兒頭”,但比起身體的衰老,更殘酷的變化是:這個曾制造無數奇迹的導演,屬于他的時代已經過去。

如今流行的喜劇是開心麻花的作品,更荒誕誇張的表演,拳拳到肉的笑料包袱。亦或是《年會不能停》裡,對打勞工職場生态的辛辣諷刺,讓職場人找到共鳴。

同樣懂得順應市場的“票房大腕”,前有馮小剛,現在也有了陳思誠。後者近些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作品,都是院線爆款,評分不高,但在下沉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馮小剛,過時了?

《消失的她》

而馮小剛和以他為代表的京圈文化,曾經代表着權力、神秘,現在卻逐漸成了爹味兒的“老男人飯局”,越來越少被年輕人提及。

賀歲檔,也一年比一年冷清,不再是任何電影的票房保障,暑期檔、國慶檔、春節檔成為競争最激烈的電影檔期。

或許馮小剛早已看透,這些年他最常說的話是:“一代導演,服務一代觀衆。”

但我永遠記得那部紀錄片《2000年馮小剛的一天》裡,42歲的他,有風光,也有疲憊,結束了忙碌瑣碎的一天,馮小剛總結起自己的前半生:

“這是我努力奮鬥的四十年,還行,反正我沒白活 ,我就是現在死了也不冤。

如果老天爺說,小子,我再讓你多活幾年。

我肯定會告訴老天爺:

老爺子,您等着,還有大彩兒呢”

作為看馮氏喜劇長大的一代,衷心希望還能看到他下一部“大彩兒”的作品。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非誠勿擾3>:馮小剛沒變,時代已經變了》

2.娛理《屬于馮小剛的時代過去了嗎?》

3.獨立魚電影《内娛最敢說的人,也閉嘴了》

4.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小市民”馮小剛的一天》

5.南風窗《賀歲檔,再無馮小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