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蔚來手機負責人尹水軍将離職,硬體負責人白劍兼管」的傳聞在網上流傳開來,據知情者介紹,該消息來源于蔚來汽車的内部郵件。
當天下午傳聞主角之一,蔚來汽車副總裁、硬體負責人白劍在個人微網誌進行了回應,表面自己将正式接手蔚來的手機部門,接下來會把車手互聯做好,把手機做好。
圖源:微網誌
除此之外,白劍還表示未來手機和汽車的聯系會更緊密,座艙和娛樂媒體相關(非安全)的部分會越來越卷,性能和疊代會越來越手機化。現在蔚來手機的影像基礎已非常好,而蔚來是具備自研ISP能力的。
從蔚來官方表現出來的态度來看,臨陣換帥對蔚來的手機業務沒有絲毫影響,重視程度還有所提升,甚至有種迫不及待向外界大秀「肌肉」的感覺。
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小雷卻從中嗅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蔚來手機的日與夜
在2022年2月,網絡上就已經流傳出蔚來汽車要進軍手機行業的消息,不過當時蔚來官方回應沒有可供披露的消息,暫時打斷了大衆的猜測。
同年8月,蔚來突然成立了一家名為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其經營範圍包括資訊系統內建服務、機械裝置研發、移動終端裝置銷售、人工智能應用軟體開發、通訊裝置銷售、可穿戴智能裝置銷售、智能車載裝置銷售等。蔚來創始人李斌也在某次采訪中公開表示蔚來手機正在推進中。
至此大家才發現,原來蔚來汽車是真的要造手機。後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2023年9月21日,在蔚來科技創新日上,李斌向外界展示了首款由車企打造的高端智能手機——NIO Phone。
為什麼說是高端智能手機,因為它入門款的售價比同期的iPhone 15還要貴。
性能版(12GB+512GB)6499元
旗艦版(12GB+1TB)6899元
EPedition(16GB+1TB)7499元
硬體方面,NIO Phone全系标配高通骁龍8 Gen2處理器,6.81英寸的2K分辨率OLED曲面屏,支援120Hz重新整理率;影像方面,配備5000萬像素主攝,超廣角和潛望式長焦;還有IP68級别防塵防水,5200mAh電池,66W有線快充和50W無線快充,以及10W反向無線充電。
圖源:蔚來
軟體方面,搭載了蔚來自研SkyUI系統,主打一個純淨,零系統廣告、零商業預裝App。
光從軟硬體來看,NIO Phone似乎真算得上安卓旗艦,但或許是釋出時間遭遇了華為Mate 60系列和蘋果iPhone 15系列,兩大手機圈熱門瞬間收走絕大多數的關注度,又或者是大衆對車企造手機的懷疑。
反正蔚來除了在釋出之初說過「銷量似乎超出預期,目前已經開始排産至11月底」外,至今未公布NIO Phone的具體銷量情況,在各大網際網路平台也少見有使用者發表使用體驗。
少數出現的評論也基本表達出「非車主别買,車主慎重買」的看法,部分消費者表示NIO Phone缺乏很多安卓旗艦應有的功能。好用與否見仁見智,但NIO Phone遇冷大機率是事實。
NIO Phone真是李斌緩解焦慮的良方嗎?
一直以來,李斌都沒有掩飾過蔚來手機不賺錢的事實。他曾對蔚來造手機做過解釋:“不是因為手機公司都在造車,也不是因為蔚來造車不賺錢要用手機盈利,而是蔚來使用者需要一款與蔚來汽車無縫連接配接的手機。”
圖源:蔚來車主微信群截圖
「與蔚來汽車無縫連接配接」是蔚來手機誕生的初衷之一。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曾有調查報告顯示,蔚來車主中約有60%都使用iPhone。而蘋果、小米等手機廠商下場造車的消息早已不算是新聞,屆時蘋果汽車很有可能憑借生态優勢帶走大批蔚來車主。面對随時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相信大家也能了解為何李斌會下定決心造手機。
但NIO Phone真的是李斌緩解焦慮的良方嗎?
至少在資本市場看來,這步棋并不是明智之舉。在自身虧損嚴重的情況下,仍然花錢掙吆喝,這是資本絕不容許的行為。在NIO Phone釋出前夕,敏感的資本率先對蔚來的股票做出了反應。
圖源:同花順
2023年9月19日,蔚來美股單日下跌17.07%,即使蔚來在9月21日科技創新日當天公布了自研雷射雷達主要晶片「楊戬」以及智能電動汽車整車全域作業系統「天樞SkyOS」等新品消息,也難阻股票市場繼續下跌的場面,當日繼續下跌4.2%。
時至今日,蔚來美股價格也沒回到2023年9月19日前的水準。雖然說造成股票波動的原因有很多,但NIO Phone至少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刨除資本市場的因素,臨陣換帥會對蔚來手機業務産生多大的影響呢?在小雷看來,或許影響遠沒有外界猜測的大。一直以來,網友們都戲稱NIO Phone是蔚來汽車的車鑰匙,以表達除了車主可能購買外,不會有非車主消費者的出現。
按照李斌的說法,本來就沒打算賣幾台,每台利潤大概在1000元左右。即使每個蔚來車主都買一台,按蔚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累計傳遞量449,594輛計算,也隻是4.5億元的利潤。相比起蔚來手機部門每年5億元的投入,甚至還無法做到盈虧平衡。
在加入蔚來前,原蔚來手機負責人尹水軍曾任美圖手機總裁,在2022年加盟蔚來後,主要負責手機業務落地項目。如今蔚來手機正式推出,尹水軍最主要的任務已經完成,面對蔚來手機尚不明朗的前景,選擇退出也屬情理之中。
雙方和平分手,交接事宜清楚明了,對市場反響平平的NIO Phone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硬要說影響的話,那可能隻會加重老闆李斌的焦慮程度了。
手機廠商造車風生水起,為何車企造手機就行不通?
手機廠商跨界造車,放在幾年前還是震驚全網的大新聞,但如今大家對此類行為早已見怪不怪。華為、小米通過自己的方式,成功擠入了汽車行業,并且熱度都相當之高。
華為去年依靠與賽力斯合作打造的問界系列打響頭炮,随後又聯合長安、北汽、奇瑞等傳統車企推出鴻蒙智行聯盟,風頭一時無二。
小米曆時3年,也成功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輛智能汽車——SU7。并在日前的小米汽車技術釋出會上向外界展示了除售價外的大部份汽車資訊,其中不乏部分自研領先技術。
圖源:蔚來
他們憑借足夠成熟的軟體生态體系,與車機系統無縫銜接,智能駕駛方面也能給大衆帶來驚喜。對于手機廠商而言,是充分發揮優勢的二次機會。
反觀其他企業反向造手機的程序,就沒那麼順利了。格力、蔚來等企業造手機都面臨着相同的問題,那就是造手機不難,難的是怎麼賣出去。蔚來作為唯一的車企,在下場造手機企業中的關注度也是最高的,畢竟能夠逆大潮而行的也絕非普通人。
但手機行業和汽車行業恰好相反,汽車行業有着新能源大風口的加持,很有可能跑出跨時代的機遇,而手機行業早已飽和,局内玩家都在苦苦掙紮求生,外人入局又怎麼能輕易站穩腳跟呢?
蔚來手機作為手機屆的新人,初代NIO Phone在軟硬體方面已經勉強算得上及格了,蔚來在晶片、OS研發、工業設計、管道體系等都已經初具規模,也具備自研ISP的能力。但相較于深耕多年的手機品牌們,蔚來手機想要在極度内卷的國産手機市場闖出名堂,簡直難如登天。
寫在最後
盡管外界普遍對蔚來手機不看好,但這或許也是車企最終的必經之路,唯一的差別僅是蔚來先行罷了。這不,那邊吉利和沃爾沃合資建立的純電汽車品牌Polestar極星也計劃于今年釋出一款帶有該品牌名稱的智能手機。
正如新任蔚來手機負責人白劍所說,未來汽車與手機的聯系會更緊密,這也是所有車企都在關注的重點。去年吉利收購魅族,很大程度上就是想依靠魅族成熟的軟體系統,為吉利集團旗下衆車型打造更好的車機系統。
華為和小米自研的鴻蒙、澎湃系統也是同樣的道理,人-汽車-手機的互相聯通是未來智能汽車的大方向。
圖源:蔚來
是以,蔚來造手機并不能稱之為「錯誤」。一切敢于先行的勇者,都值得敬佩。隻是小雷認為或許蔚來手機略微修改下戰略方向,可能情況就會截然相反。
假如蔚來手機不單獨售賣,而是作為蔚來車主的附權重益,是不是會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呢?蔚來手機高昂的售價也能配合整車價格,将擁有更靈活的調價空間,而不是作為單獨的個體,因售價過高受到消費者诟病。
其次,蔚來手機與蔚來汽車的聯通仍等待一個不可替代的功能。該功能如果是其他手機都無法實作的,并且能極大程度上增強蔚來車主的駕駛體驗,這将會是絕殺,也會成為蔚來手機立足手機市場的根基。
總而言之,蔚來手機有沒有「未來」,這取決于蔚來汽車的發展情況。早期造車新勢力禦三家「蔚小理」,理想已經率先實作盈利;小鵬營收增加,虧損收窄;蔚來因投資換電站等因素,也同樣處于虧損狀态。
在蔚來汽車完全跑出之前,蔚來手機仍需堅忍度過這難熬的時光。
CES(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 2024火熱進行時,雷科技編輯“一位天明”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現場直擊報道,歡迎在雷科技微信(ID:leitech)、微網誌、微頭條擷取CES2024一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