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同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次碰撞,明朝同葡萄牙的屯門海戰!

公元1840年的鴉片戰争,西方殖民者第一次用大炮和軍艦敲開了中國的大門,對中國開始了侵略戰争,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其實西方殖民者對中國的軍事侵擾早在16世紀便已經開始了!

中國同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次碰撞,明朝同葡萄牙的屯門海戰!

西方歐洲從15世紀便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西方殖民者們駕駛着航海船隊,開始周遊世界,到處探險,到處恃強淩弱、肆意欺辱其他各洲不發達國家,并開始了全球的殖民活動!

大航海殖民時代早期,最強大的兩個海上王國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當然也是這兩個國家最早來到亞洲一帶從事殖民活動。

公元1498年,達伽馬的船隊來到印度卡裡卡特,從此葡萄牙開始了他們在亞洲,主要是南亞、東南亞的殖民活動。

公元1511年,葡萄牙占領軍事要塞馬六甲,開始控制東南亞的香料貿易。

公元1514後,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的商船第一次來到廣州屯門島,葡萄牙人計劃占據屯門島一帶作為據點,和明朝進行商業貿易,但卻遭到了當地官員的拒絕。

但明朝可不是非洲、新大陸那種還處于原始部落的地方,拿着幾十條槍、幾百個人就能随便占據殖民的地方,高度封建化的明朝,讓葡萄牙有些頗為忌憚,是以他們還不敢公然和明朝爆發軍事沖突,他們還是尋求外交方面和明朝的溝通。

很快,一位名叫火者亞三的翻譯官進入了葡萄牙人的視線中。

火者亞三是馬剌加的華人,祖籍是廣東沿海一帶,幼年被閹割,後來到南洋謀生。

由于說葡萄牙語,又會說中文,葡萄牙人便聘用火者亞三為翻譯,派遣使者團去北京溝通。

火者亞三顯然很會搞外交,他通過正德皇帝的寵臣江彬,和正德搭上了線,居然獲得了正德的信任,經常陪正德皇帝出遊,并教正德葡萄牙語。

靠着或者亞三的關系,葡萄牙商船得以在廣東沿海逗留。

但葡萄牙人顯然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剛開始,他們用重金賄賂當地官員,并開始和當地的商人貿易,大家關系相處的還可以。

但不久之後,殖民者的本性開始暴露,他們在屯門海邊蓋樓築寨、配置火槍大炮,并搶掠過往商船,甚至還搶掠兒童販賣到海外為奴。

明朝官員對此十分不滿,一直要求驅逐葡萄牙人,但葡萄牙人有正德皇帝的寵臣做靠山,一時間也拿葡萄牙人沒辦法。

但正德去世後,在朝中一向人緣很差的火者亞三被嘉靖處斬,葡萄牙使者比萊斯也押送到廣州。

失去了靠山火者亞三的葡萄人開始被明朝方面所厭惡,明朝方面也準備将這幫葡萄牙強盜趕出明朝!

中國同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次碰撞,明朝同葡萄牙的屯門海戰!

公元1521年六月,廣東提刑按察司、海道副使汪鋐負責指揮對葡萄牙船隊的驅逐戰争。

汪鋐,南直隸徽州府婺源縣人,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汪鋐長年在廣東為官,有對付海盜的豐富作戰經驗。

由于常年實施海禁,明朝海軍的實力和當年鄭和下西洋時代已無法相比,汪鋐所能調動的兵力是廣東沿海衛所的軍隊,總共才不到一萬人,但真正能讓汪鋐調動的兵力當然不可能是全部,大約在4000-5000人左右,而且幾乎都是陸軍,嚴重缺乏海上作戰的經驗。

那麼葡萄人的兵力是多少呢?從遙遠的西歐趕到東亞,那個年代還沒有蘇伊士運河,葡萄牙人不可能大動幹戈調動重兵,是以葡萄牙人在屯門一帶兵力在700-800人左右,戰船有四艘。

人數上,明朝完全占據優勢,而且又是主場作戰,天時地利人和,幾乎全占,這是一場穩赢的戰鬥。

但千萬不要低估當時殖民者的強悍戰鬥力,要知道,葡萄人拿下馬六甲,兵力也不過才700多人,而西班牙殖民者169人,便滅亡了幾百萬人口的南美洲印加帝國。

是以面對700多人的葡萄牙船隊,汪鋐的軍事任務其實并不輕松。

戰争初期,明朝将士對西洋火槍、火炮的威力并不了解,初戰進攻屯門宣告失利。

葡萄牙人的戰鬥力,比以往廣東沿海的其他海盜都要強悍,這是汪鋐也未曾預料到的!

初戰失利的汪鋐并不氣餒,他知道正面強攻損失會非常慘重,是以他決定“師以長技以制夷”,既然你葡萄度人的海船和火铳那麼厲害,那麼我就偷師學藝,仿造你們的武器來對付你們!

東莞白沙巡檢何儒向汪鋐提供一個重要資訊,葡萄牙人的船上有幾位華人船員,長年為葡萄人打工,對葡萄牙人的戰船和武器的工藝非常熟悉,汪鋐立即派遣何儒悄悄收買這些華人船員,很快掌握了葡萄牙人武器的制作工藝。

汪鋐十分聰明好學,竟然命工匠開始模仿制造葡萄人的武器!

當然光仿造武器還不能確定勝利,汪鋐深知對付葡萄牙人不能急于求成,隻能采取長期圍困的戰術!

反正是主場作戰,而且人數上占優勢,我把你們葡萄牙人死死包圍,早晚餓死你們!

汪鋐于是将葡萄牙人盤踞的屯門團團圍困,内外不通!

圍困兩個多月後,汪鋐發現葡萄牙人已經内外交困、疲憊不堪時,便于9月2日深夜發動突然襲擊,又是派人火燒戰船、又是讓人潛入水下去鑿船底,還用剛剛模仿制造的山寨版火槍發動襲擊,葡萄牙人一片驚慌失措,指揮官西蒙乘坐三艘戰船趁夜逃離屯門。

但淩晨時,明軍發現了逃跑的葡萄牙戰船,立即展開追擊,但此時海上刮起了風暴,葡萄牙人靠着天氣,倉皇狼狽逃離廣東!

至此,葡萄牙人除了一部分被關在廣州監獄外,其餘葡萄牙人均已被驅逐出明朝勢力範圍,明朝的戰略目标已完成。

屯門之戰耗時近三個月,對于明朝來說,成本很高,收獲很小,葡萄牙人僅僅損失了一艘戰船,似乎是個賠本買賣,但對于長年禁海而缺乏海戰經驗的明朝軍隊來說,已是相當的來之不易!

屯門之戰的勝利,離不開指揮者汪鋐的運籌帷幄、英明指揮!後人稱汪鋐為中國驅逐西方殖民者之第一人,而且也是中國最早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人

屯門之戰結束後,汪鋐感慨萬分,寫了《駐節南頭喜鄉眷 吳瑗、鄭志銳劃攻屯門彜之策賦之》一詩:

辚辚車馬出城東,攬辔欣逢二老同。

萬裡奔馳筋力在,一生精潔鬼神通。

竈田撥鹵當秋日,漁艇牽篷向晚風。

回首長歌無盡興,天高海闊月明中。

中國同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次碰撞,明朝同葡萄牙的屯門海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