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者第一次用大炮和军舰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开始了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实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军事侵扰早在16世纪便已经开始了!
西方欧洲从15世纪便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西方殖民者们驾驶着航海船队,开始周游世界,到处探险,到处恃强凌弱、肆意欺辱其他各洲不发达国家,并开始了全球的殖民活动!
大航海殖民时代早期,最强大的两个海上王国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当然也是这两个国家最早来到亚洲一带从事殖民活动。
公元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来到印度卡里卡特,从此葡萄牙开始了他们在亚洲,主要是南亚、东南亚的殖民活动。
公元1511年,葡萄牙占领军事要塞马六甲,开始控制东南亚的香料贸易。
公元1514后,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的商船第一次来到广州屯门岛,葡萄牙人计划占据屯门岛一带作为据点,和明朝进行商业贸易,但却遭到了当地官员的拒绝。
但明朝可不是非洲、新大陆那种还处于原始部落的地方,拿着几十条枪、几百个人就能随便占据殖民的地方,高度封建化的明朝,让葡萄牙有些颇为忌惮,所以他们还不敢公然和明朝爆发军事冲突,他们还是寻求外交方面和明朝的沟通。
很快,一位名叫火者亚三的翻译官进入了葡萄牙人的视线中。
火者亚三是马剌加的华人,祖籍是广东沿海一带,幼年被阉割,后来到南洋谋生。
由于说葡萄牙语,又会说中文,葡萄牙人便聘用火者亚三为翻译,派遣使者团去北京沟通。
火者亚三显然很会搞外交,他通过正德皇帝的宠臣江彬,和正德搭上了线,居然获得了正德的信任,经常陪正德皇帝出游,并教正德葡萄牙语。
靠着或者亚三的关系,葡萄牙商船得以在广东沿海逗留。
但葡萄牙人显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刚开始,他们用重金贿赂当地官员,并开始和当地的商人贸易,大家关系相处的还可以。
但不久之后,殖民者的本性开始暴露,他们在屯门海边盖楼筑寨、配置火枪大炮,并抢掠过往商船,甚至还抢掠儿童贩卖到海外为奴。
明朝官员对此十分不满,一直要求驱逐葡萄牙人,但葡萄牙人有正德皇帝的宠臣做靠山,一时间也拿葡萄牙人没办法。
但正德去世后,在朝中一向人缘很差的火者亚三被嘉靖处斩,葡萄牙使者比莱斯也押送到广州。
失去了靠山火者亚三的葡萄人开始被明朝方面所厌恶,明朝方面也准备将这帮葡萄牙强盗赶出明朝!
公元1521年六月,广东提刑按察司、海道副使汪鋐负责指挥对葡萄牙船队的驱逐战争。
汪鋐,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人,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汪鋐长年在广东为官,有对付海盗的丰富作战经验。
由于常年实施海禁,明朝海军的实力和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代已无法相比,汪鋐所能调动的兵力是广东沿海卫所的军队,总共才不到一万人,但真正能让汪鋐调动的兵力当然不可能是全部,大约在4000-5000人左右,而且几乎都是陆军,严重缺乏海上作战的经验。
那么葡萄人的兵力是多少呢?从遥远的西欧赶到东亚,那个年代还没有苏伊士运河,葡萄牙人不可能大动干戈调动重兵,所以葡萄牙人在屯门一带兵力在700-800人左右,战船有四艘。
人数上,明朝完全占据优势,而且又是主场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几乎全占,这是一场稳赢的战斗。
但千万不要低估当时殖民者的强悍战斗力,要知道,葡萄人拿下马六甲,兵力也不过才700多人,而西班牙殖民者169人,便灭亡了几百万人口的南美洲印加帝国。
所以面对700多人的葡萄牙船队,汪鋐的军事任务其实并不轻松。
战争初期,明朝将士对西洋火枪、火炮的威力并不了解,初战进攻屯门宣告失利。
葡萄牙人的战斗力,比以往广东沿海的其他海盗都要强悍,这是汪鋐也未曾预料到的!
初战失利的汪鋐并不气馁,他知道正面强攻损失会非常惨重,所以他决定“师以长技以制夷”,既然你葡萄度人的海船和火铳那么厉害,那么我就偷师学艺,仿造你们的武器来对付你们!
东莞白沙巡检何儒向汪鋐提供一个重要信息,葡萄牙人的船上有几位华人船员,长年为葡萄人打工,对葡萄牙人的战船和武器的工艺非常熟悉,汪鋐立即派遣何儒悄悄收买这些华人船员,很快掌握了葡萄牙人武器的制作工艺。
汪鋐十分聪明好学,竟然命工匠开始模仿制造葡萄人的武器!
当然光仿造武器还不能确保胜利,汪鋐深知对付葡萄牙人不能急于求成,只能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
反正是主场作战,而且人数上占优势,我把你们葡萄牙人死死包围,早晚饿死你们!
汪鋐于是将葡萄牙人盘踞的屯门团团围困,内外不通!
围困两个多月后,汪鋐发现葡萄牙人已经内外交困、疲惫不堪时,便于9月2日深夜发动突然袭击,又是派人火烧战船、又是让人潜入水下去凿船底,还用刚刚模仿制造的山寨版火枪发动袭击,葡萄牙人一片惊慌失措,指挥官西蒙乘坐三艘战船趁夜逃离屯门。
但凌晨时,明军发现了逃跑的葡萄牙战船,立即展开追击,但此时海上刮起了风暴,葡萄牙人靠着天气,仓皇狼狈逃离广东!
至此,葡萄牙人除了一部分被关在广州监狱外,其余葡萄牙人均已被驱逐出明朝势力范围,明朝的战略目标已完成。
屯门之战耗时近三个月,对于明朝来说,成本很高,收获很小,葡萄牙人仅仅损失了一艘战船,似乎是个赔本买卖,但对于长年禁海而缺乏海战经验的明朝军队来说,已是相当的来之不易!
屯门之战的胜利,离不开指挥者汪鋐的运筹帷幄、英明指挥!后人称汪鋐为中国驱逐西方殖民者之第一人,而且也是中国最早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
屯门之战结束后,汪鋐感慨万分,写了《驻节南头喜乡眷 吴瑗、郑志锐划攻屯门彜之策赋之》一诗:
辚辚车马出城东,揽辔欣逢二老同。
万里奔驰筋力在,一生精洁鬼神通。
灶田拨卤当秋日,渔艇牵篷向晚风。
回首长歌无尽兴,天高海阔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