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的2024#
在大陸航空事業的發展中有着這樣一個默默無聞卻又無比重要的職業,那就是——火藥雕刻師。
相信有看過今年的賀歲檔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的朋友們都對火藥雕刻師這個職業有過初步的了解,但是實際上火藥雕刻師的職業原本電影裡更加極具風險性,接下來就讓我來為大家揭露關于火藥雕刻師這個職業神秘的面紗吧。
央視節目《大國工匠》殘酷揭露了火藥雕刻師的真面目
在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有一段劇情就是緻敬火藥雕刻師的,電影中章子怡飾演的火藥雕刻師工作起來十分的認真,手裡握緊着刀具,額頭上都是些細密的汗珠。
可惜助手是個新人,還沒有養成謹慎的性格,不小心碰掉了章子怡手裡的刀具,怎料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導緻了高危燃料突然被引爆這樣無法挽救的後果。
有許多人在看到電影裡的這幕時紛紛在彈幕裡留言太過于誇張了,但是我不得不批判下這些言論的發表者太過于無知了。
對于火藥雕刻師來說,一點的小失誤都會導緻無法補救的後果,這是一點都沒有誇張的,火藥雕刻師在工作的時候但凡有一點的風吹草動對他們來說都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情。
火藥雕刻師這個鮮為人知的職業,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為發射火箭所需的燃料做雕刻,以確定火箭能夠順利的飛升上天。
這個工作需要異于常人的細心,一旦燃料的雕刻劑量出現了偏差就可能會導緻火箭的無法精準的飛升,為了確定精準度,火藥雕刻師的從業人員通常會帶上手套,使用專門的雕刻刀具,
隻是對于火藥雕刻師自己來說,長期地暴露在易燃物質中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引發爆破事故,但是為了祖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每一位火藥雕刻師的從業者臉上都是堅毅的,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為了祖國的未來義無反顧。無論這樣的職業是否會長存,他們為了祖國舍生取義的精神都是值得所有國人肅然起敬的。
為了讓後人能夠銘記為祖國做出貢獻的各位無名英雄們,為了讓世界人民都能夠看到我們中國的“手藝人”們,央視網曾經推出過一檔名為《中國夢.大國工匠》的節目,節目組邀請了許多偉大的“大國工匠”們,其中就包括大陸的進階火藥雕刻師——徐立平。
徐立平在火藥雕刻領域成績斐然,他工作認真,技藝非凡,能夠将難以調配的固體燃料的劑量誤差控制在0.3毫米以内。
為了更好的展開燃料雕刻的工作,提高固體火藥雕刻領域整體的工作效率,徐立平在積攢了多年的工作經驗後,推出了近三十套火藥雕刻專用刀具。徐立平的這些發明創造大大提高了剛入門的燃料雕刻師們的從業效率,也鼓勵了大陸燃料雕刻領域的蓬勃發展。
在《中國夢.大國工匠》的節目中,節目組以對徐立平的采訪而展開,向大衆介紹了關于火藥雕刻師這項偉大的,極具犧牲精神的職業。
徐立平雖然還很年輕,但是他的神情裡滿滿的都是不屬于這個年紀的成熟穩重,他面對鏡頭,平靜地開口向電視劇前的大衆們介紹關于火藥雕刻不為人知的一面,
“火藥是一個非常危險,極其不穩定的物質,一旦不小心點着了,會在短時間裡燃燒的非常快,它的威力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轉瞬之間就把火藥雕刻室夷為平地,從業人員一旦遇上了這樣的事故,幾乎是沒有生還的可能性的。在這樣的就業環境裡發生事故是很常見的,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的崗位。”
徐立平在說着這些令人膽戰心驚的話時,是如此的平靜如常。想必他早已在日複一日的工作中學會了将省事置之度外,心裡隻有祖國的安危,沒有個人的得失。
在《大國工匠》的這檔節目中,徐立平為作為電影觀衆的我們解答了為何在《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中章子怡所飾演的火藥雕刻師會在瞬息之間生死一線了,那是因為固體火箭中所含有的固體燃料其屬性是非常複雜的。
其中含有多種的混合物,氣體、工具和材料都是極具危險性的。是以,在電影裡當火藥雕刻師的助手不小心碰掉了雕刻用的刀具時,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導緻悲劇的産生。
既知固體燃料如此危險,大陸就非得用固體燃料不可嗎?
相信許多關于中央新聞的大家都會記得大陸在今年六月份時的壯舉,2023年的六月份,大陸成功地發射了火箭力箭一号,在這樣受世界矚目的背後少不了像徐立平這樣默默無聞的大國工匠們的影子。
這時又會有人發問了,為何大陸執着于使用固體燃料呢?像馬斯克那樣使用液體燃料制作火箭,一年不也能發射上百個火箭上天嗎?
其實這并非是由于大陸的技術不過關,而是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本身就是兩個門類,對于大陸航空領域來說,這無論是固體燃料還是液體燃料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大陸一樣能夠用液體燃料造成非常優秀的火箭成果,例如大陸的長征系列就是典型的液體燃料所制。固體燃料适合在火箭的起飛初始階段為其提供推動力,可以作為把火箭送上天的助推劑,當然火箭制造人員在接觸固體燃料時的風險也會相應地更大一些。
而液體燃料作為一種流動性很強的物質,可以作為火箭的潤滑劑來使用,可供填充火藥燃料中的材料縫隙,節約不必要的火箭制作成本,同時液體燃料也可以用料調整固體燃料的燃燒動力,避免出現助推力太強或者太弱的情況,進而保障火箭的飛行速率,滿足火箭發射者的多種需求。
除此之外,火箭在飛行的過程中還可能會出現熄火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有液體燃料發揮作用了。液體燃料可以在火箭中流通,實作重新“點火”的功效,并且可以靈活地調整火箭的火力強弱,并且可以多次回收利用,節約能源。
可以見得,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和弊端,固體燃料雖然在雕刻上極具危險性,但是同它依舊有其獨具的不可替代性,液體燃料更加靈活,固體燃料更加高效,大陸将兩種燃料共同作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就是為了滿足在實際情況下的多種需求。
不僅僅是航空航天領域需要有固體燃料的用武之地,在國防、軍事、科學研究等領域固體燃料的地位一樣是舉足輕重的。
就例如在飛彈制作上,固體燃料就有這相比于較為安全的液體燃料來說更強的爆破能力,在面臨危險局面時敵人隻要一接觸用固體燃料制成的飛彈,飛彈就會迅速地引爆,不給想要觊觎大陸寶貴國土的“竊賊們”以可乘之機。是以,固體燃料也會成為某些情況下的首選。
美國早已不再使用固體燃料?
世界上的大多數掌握火箭發射技術的國家都和大陸一樣堅持選擇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并重,兩種燃料齊齊發展。
但是有了解過國際軍事領域的人們都知道一點,美國從不采用固體燃料制作火箭。這其中有什麼隐情嗎?難道說美國已經不再需要人力來對火藥燃料進行雕刻了嗎?
事實上的确如此。原因就是美國已經成功發明并掌握了燃料3D列印技術,早已不再需要動用人力來對固體燃料進行雕刻了。
美國此舉雖然省事,但是要論精準度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置上,而大陸卻認為火藥雕刻師這項職業遠不是科技手段能夠輕易取代的,一旦燃料接觸空氣後發生異化3D列印技術并無法精準的剔除多餘組織,還是需要有人在一旁全天候地進行檢測。
這些火藥雕刻師們每天都要面對着大量的高危燃料,在相對密閉的空間中進行高強度的工作,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是推動中國航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無名英雄們。
實際上大陸也在積極研究和引進關于燃料的3D列印技術,雖然目前3D列印技術并不具備大範圍推廣的條件,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們偉大祖國如今的蓬勃發展。
終有一日,大陸能夠改善火藥雕刻師目前危險的從業現狀,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為祖國做出巨大貢獻的建設者們的生命安全,而不是隻以“無名英雄”這樣聽起來很高大偉岸,實際上卻什麼實質性的好處都沒有的虛名。
祝願我們的繁榮昌盛的祖國能夠在科技領域取得越來越可觀的進步,也希望所有的火藥雕刻師們都能夠躲過火藥的瞬息萬變。
雖然火箭雕刻師是偉大的,但是我還是希望總有一天像火藥雕刻師這樣高危的職業能夠早日從中國人的職業規劃中消失,以更加先進的技術作為取代,最終成為全世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曆史印記。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