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揮公共藝術教育職能,松江“社會大美育”碩果累累

作者:上觀新聞

2023年最後一天的下午2時30分,一名高鼻子灰眼睛的老師站在了雲間劇院的舞台上。她叫阿列克謝•莫斯科維切夫,是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劇院的藝術總監。這天,她提前5個小時來到劇院,并不是急着給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的演員們排練,而是以“大師”的身份,為松江喜歡跳舞的孩子們普及專業知識,進行現場輔導。

類似這樣大師授課、主創見面的公益活動,在過去的一年中,雲間劇院共舉行了20餘場,市民參與人數近5000名。這一舉措始于2023年年初,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打造100個‘社會大美育’課堂,推出5000場藝術普及教育活動”。松江區入選該項目的共有3家機關,分别是松江區博物館、雲間劇院和藝術百代美術館。

2023年12月31日晚7點半,由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劇院帶來的經典作品《胡桃夾子》在雲間劇院上演。為了讓更多松江學習芭蕾舞的兒童和世界頂尖的芭蕾舞演員有近距離接觸的機會,雲間劇院特意在演出前組織了這次市民開放日活動。

“第一次由外國的芭蕾舞老師給她們上課,孩子們激動極了。”雲間藝術團從業人員葉均潔說,“雖然語言不通,但優美的芭蕾舞動作将大家的心連在了一起。”與專業演員一起上課,觀摩他們彩排、舞蹈互動……當天下午,小舞童們個個笑靥如花。兩個小時的活動後,孩子們一掃最初的害羞,變得自信開朗。

發揮公共藝術教育職能,松江“社會大美育”碩果累累

元旦當天,雲間劇院2023年成績單出爐:一年來共舉辦演出及活動209場,接待觀衆15萬人次。觀衆認可的背後,除了對高品質節目的認可,還有對劇院“社會大美育”工作的褒獎。從年初的“風樂無邊”系列音樂會賞析,到各部熱門劇的主創見面會,再到鋼琴大師、舞蹈大師現場輔導松江琴童、舞童……一次又一次公益活動的組織,便是雲間劇院想方設法提升市民藝術素養的初心和努力。

2023年12月12日去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松江校區),12月13日去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文翔路校區),12月14日去松江區洞泾學校(國中部)……去年12月份,藝術百代美術館“奮鬥移動美術館美育系列巡展”項目負責人寇旭洋來松江的頻率格外高。幾乎每一次在松江的巡展上,都有他的身影。“松江是我們的大學營,有着很好的學生基礎,也是我們社會美育工作的樣闆。”寇旭洋說。

發揮公共藝術教育職能,松江“社會大美育”碩果累累

早在2022年夏天,藝術百代美術館便用一輛大巴車打造了一座移動美術館。以“奮鬥之路 進取中國”為主題,面向全市各所學校和社群開展了第一季名家畫作巡展。2023年6月,上海藝術百代美術館入選上海市第二批“社會大美育”課堂,成為全市入選該名單的十家美術館之一。随即,美術館又開啟了“城長之路 進取中國”第二季主題藝術巡展。為了創造更好的觀展效果,“藝術大巴”上還安裝了全息投影,觀者可以更直覺立體地欣賞藝術之美。

發揮公共藝術教育職能,松江“社會大美育”碩果累累

“我是行政管理專業的,平時接觸藝術的時間比較少。今天以這樣的方式一口氣欣賞了這麼多名家作品,很有收獲。”在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巡展時,大一學生張郅雲在車上認真地欣賞了每一幅作品。張郅雲的心聲也道出了很多觀衆的感受。據統計,營運一年半以來,藝術百代移動美術館已走進全市學校、社群、公共文旅場所和企事業機關等200餘站,有15萬餘名市民觀看了展覽。

和其他兩家“社會大美育”入選機關不同,松江博物館所做的工作更偏向于知識普及。一年多來,博物館因地制宜,利用豐富的館藏文物資源,精心設計開發獨具地域特色的博物館課程,豐富博物館美育課堂的内容,打造了特色美育平台。“研章草書法之美,學碑刻墨拓技藝”就是松江博物館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漢字書法魅力為宗旨而推出的美育項目。

“研章草書法之美,學碑刻墨拓技藝”美育項目是松江博物館圍繞鎮館之寶“松江急就章”碑開展的。活動集啟發式、探究式、讨論式、參與式等方法于一體,關注度和參與度非常高,活動一經上線,參與名額便被一搶而空。“我們去年共開展線下相關活動15場,有300餘人參加。許多學生家長都表示此項活動一能鍛煉孩子們的耐心和毅力,二能讓孩子們在靜态的文物藏品中學到曆史文化知識和傳統非遺技能。”松江區博物館開放教育部主任吳顔介紹。與此同時,松江博物館的專家及教育員依托館藏急就章碑,制作出了與急就章相關的視訊。通過多媒體教學,讓更多學生了解松江急就章碑的曆史脈絡和章草書法的發展,在感受書法藝術之美的同時,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發揮公共藝術教育職能,松江“社會大美育”碩果累累

“美學素養形成的背後是文明素養的長期積累。從這個角度來講,全民美育不僅事關個人的全面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承擔着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責任。”松江區文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楊雨清說。接下來,松江将進一步立足當下,号召更多的文化機關共同努力,打造更多的松江樣本。

■記者 賈麗 文攝 資料圖

■文字編輯 桂可欣

■欄目責編 周加姚 ■欄目主編 周樣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