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目前,很多人認為,為了賺錢,必須去大城市,城市多賺錢,多機會,但随着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的發展,一些聰明人開始在農村尋找新的财富。

東山島,漳州,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當地海水捕撈和水産養殖産量超過40萬噸。今天,它是"網紅魚丸"的發源地。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每天早上,網紅魚丸的創始人葉偉都會來到熱鬧的市場,購買原材料來制作今天的新鮮魚丸。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小時候,葉薇住在漁港附近,從小就吃祖母做的魚丸。長大後,和島上許多年輕人一樣,葉偉離開家鄉,在外面打架,但思鄉之情最終還是把葉偉帶回了自己的家鄉東山。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葉毅大學正在學習,是食品品質安全專業,并擁有豐富的經驗、專業知識,加上東山島的海洋資源,可以說是天地之民。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2017年4月,葉開開了一家專門在電商平台上銷售古代手工魚丸的店。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魚丸在東山島上并不少見,每個家庭都有制作魚丸和食用魚丸的曆史。但老人做的魚丸不會流入市場,更多的是老人給孩子孫輩做家庭餐,你們要做的,也是島上人最傳統的魚丸。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它必須是新鮮海釣的海鮮的當季,隻加入少量的澱粉,魚丸中魚肉的主要含量,必須超過90%,而且,像奶奶小時候的傳統方法一樣,手榨,鐵鍋煮沸。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在魚片的魚丸加工室裡,勞工們是被樹葉邀請的漁村的奶奶。一輩子的魚丸奶奶,有着豐富的經驗。用手輕輕捏一撮魚丸,您就可以知道魚丸已經煮熟了。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魚丸在網上賣出去後,島上越來越多的老阿姨奶奶開始加入葉薇的小店,這些老奶奶在家,每月可以賺3000多元。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東山島的南門灣,從原來的海濱漁村,已經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旅遊網,擁有最具特色的當地美食,貓粥,海牡蛎煎,魚丸湯。葉偉選擇了這裡,開了第一家魚丸奶奶體驗店。

随着傳統魚丸在市場上的出現,東山島漁民們知道,其實漁村裡最常見的家常菜,原來還可以創造新的财富。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島上的實體店,可以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畢竟是少數,真正的銷售,更多的是在網絡上。每天下午,是魚丸奶奶店最忙的時候,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都要在這個時候打包發貨。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葉薇的魚丸奶奶店從一個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标準化潔淨工廠中的房間,年銷售額也從原來的每年幾萬元,增長到1000多萬元,做魚丸的阿姨和奶奶,最高的時候,一個月的收入可以達到4000元。這是島上老人連想都不出的數字。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2020年,葉薇在店裡的粉絲群發起了"我邀請奶奶吃魚丸"的宣傳活動,要求粉絲與奶奶合影,當晚活動釋出後,葉薇收到了100多張照片和幾十個關于奶奶的故事。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雖然是商業推廣,但此次線上推出的這一誠摯邀請,打動了很多人的心。城市鍛煉出了商業營銷素養,加上鄉村的簡約感受和真實的當地産品,每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于是在這個海島漁村悄然誕生。

火了!老奶奶做的“網紅魚丸”,年入千萬元!聰明人開始在農村找商機→

半小時觀察:回家富路寬

隻要是賺錢緻富的話題,人們就設定了背景,往往北到寬深這些大城市,但時代的潮流變了,資訊技術變了,在農村也能緻富。隻要你有才華、有感情、有特色的産品,有網際網路資訊技術,财富就可能藏在你養育你的國家。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市場足夠大,可以滿足您緻富的雄心壯志。

來源:中央電視台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