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底層家庭的囚徒困境(深度好文)

作者:洞見
底層家庭的囚徒困境(深度好文)

作者:洞見ciyu

人心聚,則諸事可成;人心和,則家運昌盛。

作家幾更雨講過一個故事。

十年前,父母開了一家瓷磚店。

那時城裡的人裝修套房,鄉下人重蓋自建房,瓷磚需求量極大。

按理來說,他們隻要踏踏實實地營生,就能吃下這一波紅利。

但沒多久,他們的瓷磚店就倒閉了。

什麼原因呢?

夫妻倆動不動就吵架。

有一次,父親想薄利賣給一個熟人,母親當面斥責說,你這樣做生意還不如直接關門。

還有一次,他們倆因為正在氣頭上,不小心把瓷磚的類型記錯了,顧客一氣之下就退了這單生意。

心思都在争執上,他們的瓷磚店很快就無人光顧了。

這讓我想起一個概念:底層家庭的囚徒困境。

家庭成員之間不僅提供不了情緒價值,還會消耗對方的能量,導緻家庭長久困在底層。

家庭不安,百财不落。

家庭一旦陷入内耗中,就難有興旺之時。

底層家庭的囚徒困境(深度好文)

01

閻真的《滄浪之水》裡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

主人公池大為給上司送禮,不小心說錯了話,妻子嫌棄他“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他為兒子讀幼稚園的名額東奔西走,可最後沒成,妻子喋喋不休地指責他無能、懦弱。

無論做什麼,妻子都會指責幾句,池大為為此心灰意冷。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甚至,我們就是裡面的主人公。

妻子為這個家忙裡忙外,你不僅裝作睜眼瞎,還經常甩臉色。

丈夫生意失敗了,你沒有好言安慰,反而冷言冷語地挖苦了一番。

哈佛心理學家丹尼爾曾說: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可多少人,學不好這一課。

家人之間彼此傾軋,互相傳遞負能量,就容易把整個家拖入泥淖裡。

英國治愈系大師戴維·巴尼分享過一個案例。

有一個四口之家,父親家暴,母親酗酒,二人從不好好說話,一開口就是指責與謾罵。

兩個女兒的關系也十分緊張,為了一件衣服都會大打出手,甚至在一次打鬥中,姐姐拿水果刀刺傷了妹妹。

最後,落得個家破人離的結局。

父親莫名失蹤,母親瘋瘋癫癫,兩姐妹早早中斷了學業,在社會底層流浪。

很多時候,一個家庭的悲劇,源于家人間的内耗。

生活的磨盤本就很重,如果家人再互相施壓,誰都會被壓垮。

底層家庭的囚徒困境(深度好文)

02

現在有一種說法:經營家庭就像經營公司一樣。

若把責任和焦慮都放在某一個人身上,就會有各種問題。

彼此分工合作,攜手共渡難關,家這條小船,才能在風雨中駛向更遠的未來。

原香港大學校長王赓武與妻子林娉婷在英國留學時,原本沒有生孩子的計劃。

但是妻子突然懷孕了。

這一下,打亂了他們兩個人的安排。

一方面是他們都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另外一方面他們兩人還沒工作。

面對這樣的難題,他們沒有自亂陣腳,而是一起商量着怎麼解決。

妻子買來一本養育嬰兒的書學習,并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一些孕期知識。

而王赓武一邊準備論文期望獲得獎學金,一邊找工作,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

兩人齊心協力,穩妥地完成了生孩子這件人生中的大事。

家,永遠是兩個人的事,一個人獨木難支。

同處一屋檐下,家庭成員隻有各司其職,勁往一處使,才能把家經營好。

家庭這輛馬車,需要全家人規劃好方向,朝着同一個方向拉車,才能跑得快。

詩人餘光中與妻子範我存交往之初,一度不被看好。

但兩人還是走進婚姻殿堂,共同應對生活的難題。

餘光中既忙于大學的授課,又努力出版詩集掙版稅、稿費,給家裡提供穩定的經濟來源。

範我存主動承擔了所有家務,把家裡整理得井井有條。

兩人不讓對方操心,也不過多幹涉對方,一起努力經營好家庭。

真正決定一個家溫度的,是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

互相拆台,家庭就會垮台;兩人一起搭台,日子就會蒸蒸日上。

夫妻同心,大事一起扛,雜事共分擔,就沒有邁不過的坎,渡不了的劫。

底層家庭的囚徒困境(深度好文)

03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系》一書中,提出了互相依賴理論。

我們都希望從家人身上獲得兩種獎賞價值。

一種是物質價值,即生活中給到的物質保障;

另外一種是情緒價值,即相處中能否帶來愉悅感、成就感。

在家庭中,一個人能否對方提供情緒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段感情的成敗,決定一個家庭的興衰。

賴聲川和妻子丁乃竺在結婚後,決定一起去美國伯克利大學留學深造。

在伯克利讀博士,一年的學費高達幾千美金,他們拿出自己的全部存款加上家人的資助,才勉強湊足了學雜費。

正當兩人開始新生活時,卻遭遇了意外——他們的錢被人卷走了。

兩人錯信一個朋友,将錢交給對方打理,希望每個月可以賺一些利息。

結果兩個月後,朋友帶着他們所有的積蓄人間蒸發了。

當賴聲川為此感到恐慌和焦慮時,丁乃竺卻笑着安慰道:現在我們要想辦法自己賺錢了。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丁乃竺一直堅定不移地站在賴聲川身旁。

碩士畢業時,已經懷孕的她拒絕了學校讓她讀博的邀請,擔起了生育和工作的雙重責任,隻為了讓賴川聲安心地讀完接下來三年的博士課程。

她甘願隐去自己的光芒,在背後默默支援着賴聲川的事業。

賴聲川對此不止一次地表示:“在我心裡,太太永遠第一位。”

人生路波折不斷,阻礙重重,但有家人做堅強的後盾,我們就勇氣一步步走下去。

你了解我的艱辛,我懂得你的不易,隻要兩人互相支援,再窮再難都會發家。

佛教中有一種鳥叫共命鳥,一雌一雄,共用一個身體。

它們一起共進退,同榮辱。

家人之間何嘗不是這樣。

人心聚,則諸事可成;人心和,則家運昌盛。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