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作者:喜稚郎
小米為啥沒學華為那樣造車?華為車遙遙領先,小米車還未見面,小米落後了嗎?小米在“智能家居”有“有品”這個品牌經驗,為啥沒有選擇像華為“鴻蒙智行”一樣方案造車?是小米沒想到嗎?華為為啥可以通過“鴻蒙智行”變相造車?從商業模式、一個企業想盡一切辦法去賺錢、企業貪婪的想要發展的角度回答模式的可行性。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如果按照手機行業的規律來看,好像華為和小米互換了牌局。華為進入汽車賽道選擇了“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鍊的玩法去做汽車了,而小米做汽車可并非完全選擇了華為模式,當然也有華為模式,但更多看到了蘋果做手機的模式。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從商業好的方面也能看出來,任何的發展都是有規律所言的。華為之是以做成了賦能車企,不造車聯合車企造好車。這是因為華為這些年累積的技術足夠多,華為一旦進入汽車這個賽道去賦能車企,華為集團的通信部門可以給通信和通信晶片支援。能源部門可以解決充電問題和充電樁問題。終端部門可以參與到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高端音箱、智慧影音的體驗當中。當然華為還可以關聯更多部門以及自身招募工程師學習做電機技術,做更多的安全防禦等等方面。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華為需要做賦能這個領域,一方面可以快速發揮華為技術能力,快速應用到汽車這個賽道。進而産生結果。于是華為很快的就和塞力斯達成了深度合作做了問界,但殊不知其中華為還有合作參與的有比亞迪漢、聯合長安安汽車、華為、甯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等等。而深度合作的産業,還有奇瑞一起推出的智界,接下來還有北汽和江淮。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注意看這張圖,和下面我即将放出的一張圖,就能看出了理念不同,華為是三種模式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來賣好車。然而小米不一樣,小米是10倍投入造好車。核心出發點就不同了。華為是想要賣好車,進而快速的從各家車企的優勢當中打造出多樣化汽車陣容,進而豐富華為汽車産業。進而更好的讓華為技術和華為終端産品形成關聯,更快的進入市場覆寫市場。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但是小米不同,小米為啥要10倍投入造好車。其實核心問題是華為不用擔心自己被說成沒有技術,組裝企業,而小米卻被使用者說了好多年了,沒有技術、組裝廠,甚至買辦都出來了。那麼雷軍再次創業,為汽車而戰。自然要讓小米這個品牌揚眉吐氣一把。一定要重視技術深度挖掘技術,重金投入做技術。進而改變使用者認知。是以短期來看,小米造車能夠看到蘋果打造iPhone手機的影子。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同樣1003天打造的汽車想要證明自己有技術,可不僅僅是研發技術後申請專利,還要有很強的生産能力,小米自己建工廠,自己搭建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定制超越特斯拉汽車工廠的大壓鑄來生産汽車。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小米重金投資的造車産業,小米從電驅、電池、先進的生産工藝、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安全等方面都需要做到行業領先水準,甚至還要做行業上司地位。目的就是證明我是有技術的。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當驗證了自己的技術能力,做出了幾款爆款産品,已經有媒體都預測了小米SU7會是一個爆款。但汽車工藝相對投入大,是以想要做好車,打造爆款。他絕對不是入門車,也不是10萬、20萬售價車能夠做出好車的,因為成本不夠。是以我們看到小米第一輛汽車定位是為社會精英打造一輛好車。

小米為什麼沒有學華為的方式造車?

隻要重金投入的,性能非常強悍的汽車亮相後,能夠在使用者建立心智,小米造的汽車,在各項技術表現方面都是行業領先的。同時小米造車是有核心技術的。接下來技術下放,也許會打造成本效益汽車,例如現在大家萬衆期待的紅米汽車,這就回到了華為做手機的開始,最開始就是做餘承東喊話做手機,做高端手機,高端做成了逐漸開始做成本效益,例如推出榮耀品牌,華為做麥芒做nova等等機型。

本身小米造車已經非常晚了,無論是做高端汽車,還是做成本效益汽車完全市場PK不占優勢,那隻能秀肌肉,重視技術,重視做極緻性能(極緻性能也是小米的高端基因)。然後能夠給買車的人樹立一個好車的标準,明白什麼樣參數的車才算好車,立足之後。就被動化主動,進而搶占使用者群體心智。也許你不會買,但你會記住小米給我們塑造的買車标準,進而去買車的時候使用者就會自動取對比。如果沒有做到極緻性能,如果自研技術少,也許使用者就不考慮了,會等小米汽車,如果小米SU7賣的貴,我就等下一台,等紅米,肯定有成本效益的産品的。請記住極緻性能和成本效益是兩回事,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