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更多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 | 豆萊說
編輯 | 豆萊說
序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茶的故鄉,擁有着豐富的茶文化。
其中五大名茶更是備受國内外茶友推崇。
這五種茶,無論是茶葉的産地、制作工藝還是品質口感,都有着獨特的特點,成為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愛喝茶的人來說,了解和品嘗這五種名茶,更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文化體驗。
每一種茶品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特點,令人難以忘懷。
龍井茶
在五種名茶之中,最為著名的則當屬龍井茶。
它多生長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邊的山區之中,因為其外形酷似龍的形态,故得此雅号。
這不禁讓人想到,龍井茶與西湖之美恰在山清水秀中一色相承,循序漸進,如君子之德。
相傳,乾隆下江南時在獅峰山下專程到胡公廟品飲,而廟前的十八棵茶樹自然生長。
茶葉品質出衆,引得乾隆十分贊賞,于是,乾隆将這十八棵茶樹封為“禦茶”。
這十八棵茶樹都是以名揚天下,成為茶聖之一,世人往往将其和西湖龍井并列。
而胡公廟也是以名聲大噪,成為當地的旅遊勝地和文化遺迹。
如今,這十八棵茶樹依然保護得很好,每年都有人前來瞻仰,茶友更是在這裡津津樂道。
龍井茶具有清香、鮮爽、回甘、甘醇之特點,是茶愛好者所追逐的至高境界。
其香氣清新,茶湯清澈明亮,滋味甘醇,口感回甘,不僅具有消暑解乏之功效,也為口腔保健提供了極佳的保障。
而且,龍井茶富含茶多酚、維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各類物質,對于人體具有良好的調養作用,養生護身之效自不不言而喻。
龍井茶以手工摘制、手工制作的方式而聞名于世,曆經千百年的時光洗禮。
其由嫩芽、一葉一心的标準制茶過程中,需要七八道工序,工藝講究,步步為營。
制茶師傅們以精湛的手藝,将凝聚天地之氣的優質茶葉,轉化為一杯杯撩人心弦的佳茗,令人無不折服。
冠絕天下的龍井茶并不僅僅隻是茶的品種,更是一種中華文化的精髓。
在茶文化的千年沉澱中,龍井茶的詩詞歌賦,已經成為一個充滿民族自豪感的文化符号。
它讓人們品出了茶的滋味,也沉澱了祖國豐富多彩的文化。
是以,龍井茶被譽為“茶中之王”,它的地位與價值不可限量。
碧螺春
碧螺春因其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而享譽中外。
據記載,碧螺春自唐朝起便被視為宮廷貢品,曆經千年歲月,仍然在“綠茶”系中獨占鳌頭,躔走于茶葉界的王者之路。
而碧螺春的名稱也是由其外形與産地而得名,外形宛若卷曲的螺,四季不斷,春季之時尤其如此。
春深花開,天地清明,此時正值碧螺春采制最佳之時。
摘得早是碧螺春采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春分前後開始采摘,谷雨前後結束,以確定采摘的茶葉葉片鮮嫩,不失其原有風味。
摘得越早,茶葉的色澤、香味和呈現都會更加鮮活。
采得嫩更是制作碧螺春的重要環節。隻有采摘嫩葉才能使茶葉表面的茸毛更加細緻柔軟,且茶香也更加清醇。
在制作過程中,采用了傳統的手工炒青技藝,務求以最純的工藝提高茶葉的品質。
在炒青的過程中,必須要掌握好火候,讓茶葉色香味和諧地結合起來。
茶葉的品質與制作過程密不可分,是以碧螺春茶更注重正宗古法制作工藝,采用傳統的中藥藥劑和技術,以提高其品質。
在制茶過程中,還需從茶花的收獲、清洗、折葉、揉撚、悟理、烘焙、貯儲等不同步驟嚴格掌握制作工藝。
通過輕輕拍打和厚重的烘焙,與完美的手工制作工藝相結合,使茶葉沉澱出特殊的香氣和口感。
安溪鐵觀音
烏龍茶之中,安溪鐵觀音乃垂範頂級,其根基之源,在安溪之西部天禀高貴之群山之腹地。
此南禀氣候濕潤,晝夜溫差永保在15-20度之間,恒久于雲霧萦繞之間,如行于仙蹤之境,所品茗樹極其優良。
安溪鐵觀音自清雍正年間始于安溪西坪堯陽,乃品質卓越之名茶也。
其命名源自于其茶湯清澈如鐵,味道醇香如觀音,深得茶友喜愛。
而又因其生長特性而倍受珍愛。
鐵觀音性靈嬌弱,難逆漲天,生長期短暫僅七月之久,而萌芽期則在春分之後。
生長期則在霜降之前結束,因而有“好喝不好栽”之美譽,而其産量稀少更是其珍貴之處。
鐵觀音之是以如此珍貴,其實還源于它獨特的幹茶特征。
顔色黑綠,散發出誘人香氣,幹茶異常緊結,如實鑄鐵一般,沉甸甸的。
當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時,由于其香實在過于濃郁,竟然能聽聞“當當”撞擊的聲響,是以得名“鐵觀音”。
鐵觀音是青茶之一,其制作工藝和發酵程度各有差別。
優質鐵觀音泡之後,湯色明澈金黃,韻味淳厚,口感甘醇。
入口略帶苦澀,而後便香甜無比,餘味綿長難忘。
紅茶
紅茶起源于華夏之地,乃優雅之源。
其在後來成為英國的貴族飲品,且在英國貴族廣受推廣。
他們之中深谙着濃茶入口時的味感醇厚,茶香淡雅。
據傳,當年的英國貴族若待客于宴席後能夠提供紅茶,便赢得各位賓客的贊歎不已,也可彰顯主人的身份地位,因而備受追捧。
十七世紀,英國人深深地愛上了正山小種。
而正山小種也是以在中國紅起來,福建的武夷山因其産區之一而廣受矚目。
為了滿足外國人對正山小種的需求,出口貿易量逐年增大,清政府也逐漸意識到了其經濟價值。
福建和安徽的大量茶農開始學習紅茶的加工技術,對外貿易逐漸繁榮起來。
正山小種的興起,不僅帶動了中國紅茶業的發展,也讓外國人愛上了中國的茶文化。
盡管時間已過去很久,但正山小種卻一直作為中外友好的使者,傳遞着中華文化的魅力。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茶之曆史甚為久遠,為名茶之一,原産黃山,乃綠茶之一種。
光緒年間,謝裕泰茶莊兢兢業業,創制此茶。
采制黃山毛峰時,需取其新葉,葉上白毫披身,形态尖銳,生于黃山之地,因而号稱“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一炒一制,非常考驗手藝。
新茶應在清明與谷雨之際得以采摘,并由手工炒制而成。因而所得茶湯清香幽雅,滋味醇和。
其泡出之湯色清淡秀美,然而這并無損于它的美味。
聞之,香氣撲鼻,似蘭花之清香。
飲之,回甘悠長,無苦無怪,自是令人陶醉不已。
此外,據聞,若用山間之清泉沖泡黃山毛峰,則有時會出現一種奇觀。
似白蓮出水,盈盈一片,令人神往不已。
結語
作為茶文化的組成部分,茶葉品種的多寡和品質的高低直接關系着茶文化的繁榮和興旺。
五大名茶的聞名于世,就是對中國茶文化的極大見證。
每一種茶品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優點,我想,作為一名愛茶之人,無論已經品嘗過哪幾種茶品,都無法忘記自己茶道之旅的經曆。
因為,茶不僅有口感、有芳香,自有一種陶冶心靈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