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說到南韓,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南韓對中國文化的剽竊。事實情況也的确如此,南韓的确對于中國文化進行了相當多的剽竊。從南韓的影視作品到南韓不斷的“申遺鬧劇”,似乎南韓非常熱衷于剽竊中國文化。
這時可能很多人就會有一個疑問了,那就是為什麼南韓隻剽竊中國的文化?
(北韓半島)
一、南韓的文化不自信
衆所周知,南韓屬于東亞文化圈的一部分。這也就意味着,南韓事實上受到中國的影響是很深的。南韓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其實也是非常“形似”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南韓隻剽竊中國文化的其中一個理由,因為像。
而南韓剽竊中國文化的本質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從南韓剽竊中國文化的手段上來看,我們能夠較為明顯的看出,南韓其實就是希望将自身的文化萌芽的時間,盡可能的向前推移。也就是南韓希望盡可能的将自己的曆史提前。
(南韓)
但是南韓的曆史本身,其實很多都需要從中國的曆史古籍中來尋找。因為古代南韓的很多文化,其實就是由中國流傳過去的。是以南韓沒有辦法,隻能想方設法的颠倒黑白,試圖“向世界證明”,這些文化本身就是起源于南韓,其實是從南韓傳到中國來的。
另一方面就是南韓希望盡可能擴大自己的曆史版圖,在很多南韓影視劇中,今天大陸的東北地區,也都被列為了南韓的“古代領土”。南韓人很有意的混淆高麗與高句麗這兩個概念,而高句麗本身就是我們東北地區的民族,反倒是北韓半島北部的征服者...
(中韓)
除此之外,包括将中醫描繪為“韓醫”,以及杜撰唐太宗被射瞎一隻眼等等内容,也都是南韓剽竊中國文化以及強化自身文化的一種展現。南韓就是希望為自己創造一個“輝煌的曆史”,但是正所謂“越缺什麼就越想要顯擺什麼”。
南韓的這種做法,恰恰說明南韓本身的曆史,是非常“灰暗”的。
二、南韓的“不得已”
其實如果站在南韓的角度,我們就會發現南韓自己其實也有很多“不得已而為之”。南韓很難徹底将中國文化與自身分開,因為二者在曆史中的聯系實在是太過于緊密了。甚至在上古時代,北韓半島上最早的國家政權,本身就是中國人建立的。
(南韓古代片)
在中國的古籍中,北韓人的祖先被我們稱之為“東夷”。在東夷與中原王朝的持續沖突中,東夷人漸漸的被趕到了北韓半島。後來在殷商崩潰之後,商朝的箕子帶領着自己的屬民來到了北韓半島,并且建立了“箕子北韓”。
“箕子北韓”全面引進中國文化,事實上也是一個類似于中原國家的政權。漢武帝時期,漢軍征服了北韓北部,并且在北韓北部建立了四個都督府。中原王朝對北韓半島北部的統治,一直持續到了晉代。
(古代北韓)
在此之後,雖然北韓獲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但是北韓卻始終都受到外部的威脅與侵略。并且北韓自身的文化乃至治理手段,都長期受到中國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北韓的版圖始終都非常小,而且不像是日本能夠孤懸海外,不存在建立自身強大文化的先決條件。
是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南韓的文化其實是非常的“貧瘠”的。着并不是說北韓的文化真的很貧瘠,而是說北韓文化受中國影響太深了,幾乎沒有任何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這種曆史的貧乏,使得南韓人在面對大國的時候,有一種天然的自卑。
(全鬥煥)
但是在南韓軍政府時期,無論是樸正熙還是全鬥煥,都試圖在南韓樹立自身的文化觀與民族觀。事實上,今天南韓的民族認同,其實就是在這個時代所建立起來的。因為如果南韓不建立起民族認同感,那麼南韓人勢必将會受到外界文化的吸引,不再認同自己的祖國。
這并不是開玩笑,君不見今天中國的網文文化在南韓到底有多麼的流行。
而且中國與南韓本身都同屬于東亞文化圈,中國又是東亞文化圈的母國,是以南韓人如果有一個相對寬廣的民族觀,那麼他們就很有可能自己與強大的中華文化融合。
(南韓文化)
而中國文化,本身就是南韓軍政府樹立自身民族認同的“巨大障礙”。是以南韓狹隘的民族觀,自然也就會從上層建築漸漸的向下推進。這也就造成了今天的南韓人,對于中國的普遍敵視情緒。
三、走向世界?
今天南韓的文化塑造,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今天的南韓文化在全世界也有着廣泛的影響力。舉一個例子,蒙古國,這個國家是有自己的光輝曆史的,但是今天的蒙古國受南韓文化的影響非常的深,國民普遍更向往南韓而不是中國。
(南韓)
這也說明,南韓文化的确是在走向世界。而在南韓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南韓突然發現,原來中國這個曾經的宗主國,其實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中國文化實在是太深厚了,而其中每一個細節,其實都能夠作為南韓拿來文化擴張的“武器”。
不僅如此,由于曾經受到中國的影響很深,是以很多中國的“好東西”,南韓全部都有。南韓需要做的,僅僅隻是“包裝”。
甚至南韓包裝過後的文化作品,還會反向被推銷到中國,相當多的中國人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甚至理所當然的認為很多東西本來就是南韓的。
(南韓)
事實上,今天的南韓不遺餘力的剽竊中國文化,已經不再是當初為了樹立民族自信的“單純目的”了。
參考資料:
李曉慶.南韓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元素探究[J].文學教育(上),2019,(09):127.
陳曦轶,孔祥彬.南韓影視文化作品剽竊大陸文化現象析因[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0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