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2022年的伊朗,用四個字來總結,那就是雞犬不甯。自從22歲少女因為頭巾問題被宗教執法者逮捕,并且是以而死之後。可以說整個伊朗都掀起了風起雲湧的“反頭巾”遊行,後來其甚至延伸到了政治制度的問題讨論上。
甚至就連伊朗政府,最後都不得不放松宗教執法管制。那麼這個頭巾的問題,到底為什麼會在伊朗鬧得這麼嚴重,伊朗政府為什麼又如此執着于要讓女性佩戴頭巾呢?
(伊朗抗議活動)
一、頭巾的意義
縱觀伊朗曆史,我們就會發現自從伊朗進入近代之後,所面對的最為主要的問題,其實就是是否要進行政治現代化的問題,以及是否要和西方“主流世界”接軌的問題。在伊朗,其實頭巾并不僅僅隻是一個宗教問題或者習俗問題,而是一個符号問題。
伊朗曾經是中東地區少數的“開化國家”之一,而與西方關系密切的伊朗巴列維王朝,事實上也希望通過“強制禁止女性佩戴頭巾”來強化自身的政治權威。那麼問題來了,巴列維王朝究竟為什麼要強行推進“摘頭巾”呢?
(禮薩汗)
因為巴列維王朝本身并不具備合法性,巴列維王朝是遜尼派,他們在中東地區雖然是多數派,但是在伊朗卻是少數派。他們也是通過政變的手段,推翻了掌控伊百餘年的卡紮爾王朝。是以對于巴列維王朝而言,他們無法利用宗教統治伊朗。
正相反,宗教反而成為了巴列維王朝統治伊朗的桎梏。是以對于巴列維王朝而言,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大力推進世俗化。畢竟伊朗越世俗化,那麼“人間的權力”也就會越來越大,對于巴列維王朝也就越來越有利。
(世俗化伊朗)
其實換句話說,後來伊朗宗教政府之是以會如此強力的推進頭巾法案,其實也是因為此前的伊朗世俗化政府強行的推進“摘頭巾”法案。就像是一枚硬币的兩個面,你支援什麼,我就一定要反對什麼。
1928年,禮薩汗就通過了《統一着裝法案》要求伊朗男性必須穿戴西式服裝,頭戴西式帽子。從這一點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伊朗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矯枉過正。1936年的法律,更是要求伊朗女性必須在公開場合摘掉頭巾。
(世俗化伊朗)
其實當時很多的伊朗人對此都是非常不适應的,尤其是農村女性,他們在公開場合會非常的尬尴。
有些人選擇留長自己的頭發,進而遮住面龐,就像是貞子一樣。然而,更加可怕的是城市警方甚至還會在女性家中搜查頭巾,禮薩汗的政策在伊朗各大城市得到了強制推行。
二、沖突在發生
但是禮薩汗的政策,事實上在伊朗各大城市推行的卻非常的順利,因為城市人本身就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早就不想戴頭巾了。而巴列維王朝持續了數十年,在這數十年的時間中,伊朗的城市人口在事實上,已經完成了世俗化程序。
(什葉派勢力)
但是問題卻在于,伊朗無法左右國際局勢。七十年代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什葉派宗教勢力建立了神權制度共和國。有人可能會說了,伊朗城市人也參與了推翻巴列維王朝呀,但是革命期間的反抗勢力可不隻有什葉派宗教勢力。
還有共産黨,還有民主派,還有各種各樣的勢力,伊朗城市人口本來就不支援宗教勢力。是以說,什葉派的基本盤其實在鄉村。任何政治勢力,其實都是為自身的支援者而服務的。既然什葉派的基本盤在鄉村,那麼什葉派宗教勢力就必須尊重保守的鄉村群體。
(伊朗女性)
頭巾當然也重新戴起來,事實上頭巾問題在伊朗國内,本質上就是一個城鄉沖突。如果伊朗保守的鄉村群體,願意放棄自己的保守主張,願意摘掉頭上的頭巾,那麼什葉派宗教勢力理論上是會開放頭巾的。
但是,我們說的是理論上。因為随着伊朗頭巾問題數十年來的愈演愈烈,這個問題已經不僅僅隻是城鄉沖突的問題了。頭巾問題,已經成為了伊朗政府權威性,甚至是合法性的問題了。如果伊朗政府作出一點讓步,那麼伊朗城市反對派隻會索取更多。
(伊朗伊斯蘭革命)
因為伊朗城市群體,和現任伊朗政府在本質上,就不是一條心的。而且更重要的問題在于,過去數十年的伊朗,還深陷中東宗教對立之中...
三、堅守傳統,維護傳統
衆所周知,伊斯蘭教有着兩大教派,一個是遜尼派,另一個是什葉派。二者間最大的差別,就是什葉派認為隻有聖裔穆罕默德的子嗣能夠作為伊斯蘭世界的哈裡發,遜尼派則反之。就本質而言,遜尼派與什葉派最大的差別,其實就在于兩個字,傳統。
(伊朗女性)
什葉派作為相對而言的“傳統派”,自然也更願意遵守伊斯蘭教傳統。而“不傳統”也是什葉派拿來指責遜尼派的一個主要武器,尤其是拿來攻擊沙特的一個理由。我們很多人都覺得,沙特其實也是一個很保守很傳統的國家。
的确,沙特确實很傳統,但是沙特卻并非是一個神權國家,沙特本質上是一個王權國家。沙特家族是“半路出家”,靠着支援冷門的瓦哈比派成為了阿拉伯半島的領袖。無論是和約旦比起來,還是和伊朗比起來,沙特都不夠“傳統”。
(伊朗世俗化女性)
但是作為“不傳統”的沙特,甚至都會要求女性戴頭巾,那麼伊朗自然也不能“落後”。是以伊朗必須抓着頭巾這個事情不放,當然也不隻有頭巾,還有喝酒,女性就業上學,等等問題都是這樣的。
但是随着近些年來國際上的一些變化,伊朗保守群體對于頭巾的态度也在逐漸的松動。首先最大的影響,肯定是伊斯蘭世界大和解,伊朗也由此從長期的宗教對立中逐漸的擺脫了出來。另一方面,就是世界網際網路的普及。
(伊朗女性)
随着網際網路的逐漸發展,伊朗農村保守派,也在變得越來越“開化”。這恰恰說明,伊朗現任政府幾十年來的建設,其實是有成效的。
至少讓伊朗農村群體過上了相對現代化的生活,這相比巴列維時代是極大的進步。但是這也使得,伊朗的“保守土壤”正在越來越少。農村新興階級的崛起,也意味着伊朗的現代化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伊朗)
但是伊朗政府似乎仍不打算開放頭巾,他們并不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
參考資料:
潘萌,哈全安.從宗教服飾到政治符号:伊朗女性頭巾摘戴之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21,(01):117-134+159-160.
伊朗又一起“頭巾風波”,16歲女孩已确認腦死亡.觀察者網,2023-10-23
邱文平:伊朗重申頭巾法案沒有可能,這場抗議将如何收場?.觀察者網,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