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前期,大陸生産力相對滞後,經濟制度的改革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在當時的國情下有其合理性,也是特定發展階段的一種政策選擇。改革開放以來,生産力取得圖檔,部分人先富起來,積累了一定的資本。
在國家的倡導下,許多先富起來的群體不忘初心,通過設立基金會、修建路橋、捐贈學校等善舉,為社會公平和進步貢獻了力量,值得稱贊。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資本的逐利性是其固有屬性,有部分富裕人群不僅沒有響應帶動後富的号召,反而在某些領域通過創造需求來謀取利益,這種現象需要引起我們的警覺。
炒房現象改變了大批群衆的生活
就拿房子來說,它極大地影響了群衆的生活品質。房子本是用于居住的必需品,早期價格尚在合理範圍,普通群衆通過努力工作和節儉生活,數年便能擁有自己的住房。可如今,即便在四線小城市,以月薪 5000 元計算,不吃不喝也需十年左右才能買得起房。更糟糕的是,資本為追求更多利益,創造出學區房概念,利用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迫使群衆背負房貸。一些群衆辛苦一輩子,隻為一套房子,甚至還可能遭遇類似“恒大”樓房那樣的事件,錢房兩空,令人痛心。
舔狗經濟讓社會婚姻觀出現偏差
“舔狗經濟”也對社會活力産生了不良影響。在男女比例一度失衡的時期,資本沒有從社會大局出發,倡導健康的婚戀觀,反而制造恐慌,宣揚“愛她就要舍得為她花錢”這種畸形的觀念。這種“舔狗經濟”不僅降低了廣大男性的生活和婚姻品質,還導緻剩女增多,使得不少年輕人的婚姻觀出現偏差,選擇“不戀愛、不結婚”,緻使新生兒生育率明顯下降。更有甚者,資本在破壞正常婚姻觀後,又相繼推出“剩女經濟”“單身經濟”,還利用剩女的焦慮心理,制作諸如“霸道總裁愛上中年保潔阿姨”式的短視訊,對她們進行精神和經濟的雙重收割,其自私逐利的本性令人震驚。
資本讓許多股票投資者入局容易破局難
資本在股票市場的操作,也讓股票投資變得複雜。股市設立的初衷是為優質企業提供融資管道,促進其發展。但遺憾的是,非法集資和操縱股票的醜聞時有發生。盡管國家采取了諸多措施,設立銀保監等機構進行嚴格監管,但仍難以完全杜絕“市場無形之手”的不當操控,導緻股價波動難以準确預測。
規範、控制和限制資本,是保障群衆利益的必然選擇
讓資本兼顧社會公平正義、突出公益屬性的确面臨諸多困難,這是因為公益屬性與資本的天然逐利屬性存在一定沖突。隻有堅持“管住人就是管住資本”的原則,培養資本家的國家情懷,才能更好地保障群衆利益。
一是要對資本家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資本家的财富積累,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政策和“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戰略。要讓他們認識到國家戰略已從“做大蛋糕”向“公平配置設定”轉變,鼓勵先富群體踐行“先富帶動後富”的方針,引導資本從逐利性向公益性轉變,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二是規範資本營運,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對資本的投資發展進行嚴格論證和評估,及時判斷資本項目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對制造焦慮、破壞社會大局、投機取巧的行為予以嚴懲,以嚴格的監管維護資本的健康運作。
三是發動群衆力量,形成全社會的共同防禦。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隻有依靠群衆,才能有效制約資本。對于瘋狂追星、飯圈文化、“舔狗經濟”等不良文化現象,要秉持“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的原則,消費者自覺抵制,從消費終端進行遏制,切斷資本的逐利途徑。
國家發展需要資本,社會進步也離不開資本。資本的合理運作能夠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生産力發展和社會進步。是以,既要嚴格規範資本,又要引導資本兼顧逐利性和公益性,如此才能充分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
文| 基層見聞客
編輯| 基層見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