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中醫學家孫一奎,提出“命門動氣”學說,對中醫發展意義重大

明代著名醫學家除了李時珍、吳右可、萬全、陳實功等以外,還有一位号東宿,别号生生子的著名醫學家孫一奎。孫一奎生活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是安徽休甯縣人。

孫一奎是汪石山的再傳弟子,他非常聰明,又勤奮好學,而且為了遍訪名師,曾遠曆湖南、江西、江蘇、浙江等地,不斷探冥搜奇,博采衆長,不僅增長了治病救人的經驗,而且還提升了學術理論。而且對三焦、命門等理論有着深刻的研究,有着獨到的見解,可以訣人生死,屢起沉疴,學驗頗豐,名聲大噪!

明代中醫學家孫一奎,提出“命門動氣”學說,對中醫發展意義重大

孫一奎曾聽父親的話去浙江經商,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一位醫術高超的道士,這位道士傳給了他一本書。孫一奎認真拜讀,每次用其驗方都有奇效,于是開始學習醫術。

孫一奎不僅熟讀了道士傳給他的方書,而且不論寒暑,日夜刻苦鑽研《難經》、《靈樞》、《素問》等各名家經典。此外,孫一奎還涉及了道、釋、儒三教與醫學的有關部分。學習了三年之後,他認為“索居而窺觀”還不如“廣詢而遠覽”。于是,他離開家鄉,開始遠遊,不斷廣尋名師,在此尋師途中,還一邊行醫濟世,後來還跟随徽州黟人黃古潭先生學習。

黃古潭的醫術也非常高超,孫一奎在醫理和臨證診療上受益匪淺,學驗是頗有建樹,在理論上可謂是“鏡瑩于中”,實踐上就是“投劑辄效”,最後成為了一代名聲在外的醫生。

明代中醫學家孫一奎,提出“命門動氣”學說,對中醫發展意義重大

孫一奎還提出了“命門動氣”學說,命門問題到了明代已經成為了當時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而孫一奎首創“命門動氣”學說,具有新時代意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

命門動氣,是人之元氣,是人身上太極之所在,此元氣即太極之體,有着“生生不息”的性質,是以為“動氣”。那太極之體在何處?就在人的兩腎。

孫一奎參照太極圖的形式作出了命門太極圖,而且還注明“此中間動氣就是太極”。孫一奎把命門動氣看成是生命之源,是五髒六腑的根本所在。

明代中醫學家孫一奎,提出“命門動氣”學說,對中醫發展意義重大

而孫一奎在治病時,注重明證,他說如果不能明證,不拘大小輕重,而且病變有始同終異之象,是以在治法上不能一成不變。有了這種思想作為指導,他提出時醫對内傷血證、虛損、發熱等用一些苦寒、甘溫之藥的弊端。是以,他非常重視保護三焦元氣以及治療方法,他反對随意寒涼之藥來治療身體,也不贊同過用疏導、辛辣之藥。

因為孫一奎認為寒涼之藥會損傷脾胃,導緻元氣耗損,而辛辣藥又散氣,過度疏導,同樣會傷元氣。若是命門元氣不足,就會導緻三焦元氣不足,進而出現水谷不化、清濁不分等問題。

孫一奎文化水準極高,《孫文垣醫案》(共5卷)、《醫旨緒餘》(共2卷)、《赤水玄珠》(共30卷)等 都是孫一奎從一生經驗中總結和整理出來的。

明代中醫學家孫一奎,提出“命門動氣”學說,對中醫發展意義重大

其中,講述了孫一奎對中醫的思考和見解的是《醫旨緒餘》,也是理論性非常強的醫學著作,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孫一奎最具代表性的醫學著作是《赤水玄珠》,是他彙總了一生的臨床經驗以及心得。這本書共有30卷,分兒科、婦科、外科、内科等以及疑難雜症和罕見病,詳細介紹了諸病的症狀,如何治療和用藥等,是非常好的中醫精品之作,對中醫産生了非常寶貴的财富,對複興和發展中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後世學醫者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