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億神秘獨角獸,美國要審查它與中國的關系

作者|貓哥
來源|大貓真探社
1
最近,美國衆議院給快時尚獨角獸SHEIN發了一封信。
美國方面還是要審查它與中國的關系,當然主要的問題還是跟資料隐私相關,雖然SHEIN方面在更早些時候已經說了,相關資料存儲在微軟和亞馬遜“位于美國境内的資料中心和雲服務中”,但是美國依然還是不依不饒。①
為啥呢?因為SHEIN要上市。
在11月份的時候,就有媒體爆出來,SHEIN已經在美國秘密遞表,準備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并且最早在2024年,就能進行交易。
如果上市成功,SHEIN将成為“最有價值的中概股”之一。
到底價值幾何?可以說是炙手可熱,但是也可以說坐上了過山車。
天眼查資訊②顯示,2013年,SHEIN獲得了集富亞洲的500萬美元的融資,而到了2015年,SHEIN的估值達到了15億人民币,此後,SHEIN估值一路走高。
整個疫情期間,是SHEIN的發展高峰,估值從2019年50億美元,漲到了2022年的1000億美元。
這個估值啥概念呢?
全球非上市獨角獸企業,SHEIN僅次于張一鳴的位元組跳動和馬斯克的SpaceX;在快時尚領域,超過H&M+ZARA的總和;而與當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相比,僅次于騰訊、阿裡和美團。
但是,到了2023年5月份的時候,SHEIN的估值,就隻有660億美元了。
到了上市時段,媒體預計的估值在900多億美元,也沒能趕上1000億的巅峰,但是即便如此,這個估值折合人民币,也要6400多億。
估值畢竟是估值,具體的價值,可能需要真正上市後,才能計算得來,投資者用錢投票出來的價值,才是實打實的。
不過,能否上市,還是未知數,因為,沖突太大了。
2
SHEIN是一個神秘的獨角獸。
它身上最大的标簽,大概就是“中國”了。
根據公開資訊,SHEIN的老闆是出生于山東淄博的80後許仰天,開始他以Chris Xu見諸報端,後來又以Sky Xu的名字,出現在了SHEIN官網③。
SHEIN是他的的創業項目,前身成立于2008年,本來是做婚紗的,毛利很高,利潤也非常可觀,但是後來,婚紗的單一品類還是有點單薄,SHEIN的跨境電商方向,就變成了女裝,跑得就更快了。
因為便宜。
SHEIN主營且主打的10美元一件上衣,5美元一條短褲,低價政策永不過時,尤其是現在海外使用者基本上也是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是以SHEIN是在破産和關店成為主流的時候,在低迷的全球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來。
僅在美國,就已經超過30%的市占率,美國人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做大做強,其實問題不大,但是想上市,不容易。
中企在美上市,面對的是中美雙方的調查。
根據2023年初的監管部門的新規,境内企業在境外上市實行備案管理,企業需要向證監會報送備案報告、法律意見書、資料安全風險、股東資訊等多種材料。
但是,目前為止,證監會的網站上,尚未有相關備案,而證監會也曾表态,會對SHEIN赴美上市的問題進行回報。
而在美國,衆議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等機構,也會對拟上市的中國企業進行調查,其中也包含這次發信調查的隐私資料。
3
面對雙重壓力,SHEIN自己“撕标簽”。
SHEIN對自己的定位,是全球化(Global)公司,而第一步,就是把總部,搬到了新加坡,而shein.com的主站連結,已經自動跳轉到新加坡站。
天眼查的資訊顯示,SHEIN昔日的融資主體南京領添已經在2021年登出了,取而代之的是同年在新加坡注冊的ROADGET BUSINESS PTE.LTD。
然後,ROADGET已經成為SHEIN的核心企業:是全球SHEIN APP的營運公司;通過轉讓獲得了SHEIN的商标④和品牌資産;是中國國内SHEIN相關公司的實控人。
另外,注冊資訊使用@shein.com郵箱的公司,還有廣州弘毅,其實控人是注冊在香港特區的wonderflow logistics,旗下是與SHEIN關聯的倉儲公司和供應鍊公司。
而在更早些時候,許仰天也在相關公司股權關系、高管名單中神隐。
在這些公司中,許仰天要麼卸任,要麼公司已經登出,目前唯一一個仍未登出的北京希尚公司,與SHEIN沒有任何股權關系。
路透社曾報道,許仰天已經将國籍從中國變更為新加坡,但是,目前這事兒SHEIN方面不置可否,福布斯的富豪榜,将其仍列為中國人,但是能在總部工作,至少有新加坡的居留權。
身為創始人和CEO,多被稱為Sky Xu的許仰天,并沒有多少人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有一種說法是,即便是SHEIN的員工,在總部大樓裡面看見他,都未必認得出來。
SHEIN的“門面擔當”,是SHEIN從軟銀挖來的,孫正義的前副手馬塞洛·克勞爾,他從拉美區的負責人,被擢升至集團副董事長,負責SHEIN的全球化業務。
SHEIN的動作也非常迅速,收購英國的品牌,與美國品牌達成長期協定,與澳洲的設計師合作生産,再加上APP并不向中國境内使用者開放,可以說是非常的Global。
4
但是,有一個标簽,可能并不容易撕掉,那就是中國供應鍊。
快時尚靠的是啥呢?卷“上新速度”。
以前,ZARA的每周兩次上新,就已經挺快的了,但是SHEIN更快,每天上新,以前ZARA每年上新2萬多,結果SHEIN一周上新就6000多,半周就能趕上ZARA全年。
咋保證呢?那就是把供應鍊放在中國。
在搬到新加坡之前,SHEIN的總部是廣州,畢竟廣州的服裝制造業成熟,跨境電商發達,基礎已經打好了,SHEIN的供應鍊,就在昔日總部幾公裡的半徑内。
後來,SHEIN的業務從服裝擴大到小商品,它也把公司開到了義烏,紅利拉滿。
但是,這也不意味着,SHEIN将一直倚靠中國制造,其供應鍊也出現了轉移迹象。
在SHEIN的“Global”版圖中,有幾個關鍵節點,比如美國、巴西、愛爾蘭和中國華南。
華南,是SHEIN起家的地方,也是供應鍊的核心,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海外,美國統領北美,巴西統領拉美,而愛爾蘭則是SHEIN在中東、非洲和歐洲的營運核心。
其中巴西,是SHEIN深耕本土化的區域之一,而本土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打造海外的“本地供應鍊”,這也是SHEIN“門面”克勞爾主抓的事情。
根據其官網資訊,SHEIN的預期是:
到2026年底,85%的銷售,将來自本地的制造商和供應商,而巴西将成為整個拉丁美洲的制造和出口中心。
拉美供應鍊本地化的實作,意味着通過SHEIN到拉美的出口,可能将大打折扣。
相關的疑問不少,能給出答案的,要麼是中美兩國的證監會,要麼是SHEIN的官方檔案或者招股書。
除非,SHEIN最終選擇不上市。
參考資料:
①、Chair of powerful House committee pushes Shein about data protections, China relationship(衆議院委員會主席就資料保護和與中國關系向SHEIN施壓),CNBC
②、天眼查APP:www.tianyancha.com
③、SHEINGROUP官方網站:www.sheingroup.com
④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标局·中國商标網:sbj.cnip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