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作者:差評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今天小米汽車的釋出會,大夥應該都看了吧。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從兩點到五點,三個多小時的釋出會脖子哥和同僚們全程又緊張又激動地看完了。中間甚至連廁所都不敢上,生怕錯過什麼炸裂的技術和配置。

要說這場釋出會咋樣,看看脖子哥的喉嚨就知道了。因為喊卧槽喊得太多,它現在已經疼得不行了。

因為釋出會的資訊量多到有點爆炸,還被雷總分成了技術解析和米車預釋出會兩個部分,是以我就不按時間順序給大夥從頭盤起了。

幹脆直接從外到内,從設計到技術,仔細看看雷總到底往米車裡塞進了哪些新奇的玩意吧。

首先就是車名,小米的第一台車 SU7 按照雷總的讀法應該念蘇 7 。雷總對此的解釋是聽着像是一個認識許久的老朋友。

嗯。。。難道是那個名叫蘇兩七的老朋友?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先說外觀,雷總在敲定第一台米車外觀設計的時候,确定的原則是必須要做很久以後看也不會過時的設計。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是以他找來了一個幾乎稱得上夢之隊的設計團隊,裡頭包括寶馬 iX 車型的設計師、寶馬家族化内飾的設計師以及奔馳 Vision EQXX 的設計師。

最終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 “ 好的設計不僅為美設計,也為駕駛而設計 ” ,而為駕駛的設計,風阻一定得低。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于是乎,他們通過改變車頂的弧度、後視鏡的造型、重新設計雷射雷達的外殼等方法,把 SU7 的風阻系數做到了 0.195Cd 。而這也是目前量産車裡頭,全球最低的風阻系數。

你還真别說,風阻一低,這外形确實是好看哈。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有多好看呢,頂級汽車設計師,克裡斯 · 班戈對它的評價是:

這是一台沒有過度設計的車,一切都剛剛好,很完整。他看上去讓你有駕駛欲望,事實他開起來也非常棒。SU7 是小米的重大轉折,也是全新的一步。它與小米其他産品不一樣,是一個有情感的設計。車是人與情感,科技與未來的橋梁,這一切是剛剛開始未來值得期待。

瘋狂點贊了屬于是。

當然,最需要好評的還是這個半隐藏式門把手的設計。好評,必須好評!至于為啥好評,可以移步脖子哥前幾天寫的文章:《 球球車企們了,把隐藏式門把手做成選配吧。。。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 SU7 的這個頭燈裡頭,其實有小米兩個字。

左邊橫着的小字,右邊的燈組就是米,大夥能看出來不?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顔色上, SU7 目前給大家提供了三個顔色。分别是海灣藍、雅灰以及橄榄綠。

不知道大會的喜好咋樣,脖子哥反正特别特别喜歡這個橄榄綠的顔色,又低調、又進階,完美。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外觀看完了,我們再來看内飾。

SU7 的内飾采用了時下非常流行的環抱式 + 中央大屏的設計,乍一看好像是一個比較主流的設計,驚喜感似乎并不強。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但是大夥看到中央扶手上,這些個閃閃發光的實體按鍵了嗎!機械質感拉滿有沒有!

再加上同樣都是實體按鍵和旋鈕的方向盤,隻能說雷總真的太懂理工男的 XP 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還不夠好玩?那這個能翻轉的電子儀表怎麼樣?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其他還有一些内飾細節,包括造型很運動但是填充很厚實的座椅之類我就不展開說了,它的内飾還有三種顔色可以選擇,氛圍乍一看還是非常精緻的。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我想着重說的,是 SU7 車機上的生态能力。

在小米宣布造車的時候,人們猜測最多的就是雷軍會在車機系統上玩出意想不到的花樣。而 SU7 ,自然是沒有讓人失望。

雷總在解讀 “ 人車家全生态 ” 的時候就表示, SU7 要實作的是硬體裝置無縫連接配接、實時協同。是以 SU7 的車機系統,就用上了小米最新的澎湃 OS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而在和手機用上了同款系統之後,如今很火的手機應用流轉在 SU7 上頭肯定就是基本操作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隻要帶着小米手機上車就能自動連接配接車機,點一下螢幕就能把手機内容流轉到車機上,向右一拉就能讓車機和手機的應用完成資料互通,在更大的螢幕上繼續完成導航、看視訊這些動作。

而且從示範上來看,流轉的過程不僅如絲般流暢,而且操作非常簡單。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再加上 SU7 内飾裡頭的這塊螢幕,本質上就是一塊 16.1 英寸、 3K 分辨率的超大小米平闆,配合上現在最新的骁龍 8295 晶片,不出意外的話, SU7 的手機流轉應該是目前效果最頂、體驗最好的那個了。

更無敵的是,就算你用的是蘋果手機,也不用擔心手機和車機互聯的體驗會差。

因為, SU7 的車機也還能支援無線 CarPlay !!!!( 破音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這,是,怎樣的格局啊!!!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不,還有更炸裂的。除了軟體的生态能和手機打通以外, SU7 的車内還有一套名叫 CarIoT ,也就是車載物聯網的硬體拓展生态。

這玩意有啥用呢?比如,準備好啊,大的要來了。

比如,它支援給全觸控的中控螢幕,加上實體按鍵!!!!!!( 尖銳爆鳴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而且!!!這個螢幕的四周都能加東西,并且開放了第三方裝置的端口。這以後能玩出怎樣的花樣,真的是想都不敢想啊!

此外,中控下面的儲物空間和前排座椅的後背都可以自定義各種硬體。隻要往座椅後頭把小米平闆一挂,就能無縫用上 SU7 的車機系統。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别的不說,反正螢幕下面的那排實體按鍵,脖子哥覺得必須,必須,必須選上。

太有想法,太有質感了!!!

再就是一些和實用性有關的部分,比如 SU7 的軸距達到了 3 米整,前後排空間從資料上看也都是足夠寬敞,絕對夠用的。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再加上空間都超大的前後備箱空間,擔心米車實用性的朋友們大機率可以松一口氣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以上,就是 SU7 能被大家看到摸到的部分了。

一般來說,新勢力車企的釋出會開到這基本也就結束了。但是雷軍作為武大出身的理工男,還是給了三電、車身、底盤這些汽車的底層技術,相當多的篇幅和時間。

就比如電機,小米先拿出了兩個 220kW 和 275 kW 的驅動電機,叫做 V6 和 V6s ,轉速都達到了 21000 轉,已經挺不錯了是吧?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但小米不滿足,要做就做最牛逼的,是以小米又掏出了一個名為 V8s 的超高性能電機,功率高達 425kW ,靠着特的轉子結構,超高強度的矽鋼轉子和雙向的油冷系統,轉速更是直接頂到了27200 轉,全網獨一份。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總的來說,這玩意基本就是現在我們能看見的,鍵盤值最高、資料最頂的驅動電機了。

同時 SU7 的底盤水準肯定也沒有落下。

前雙叉臂後多連杆?有。空氣彈簧加上 CDC 電磁懸挂?也有。甚至連 Brembo 的刹車卡鉗都安排上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最近很火的魔毯懸挂?也!有!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彈射起步和超扭矩輸出,自然也是手拿把掐。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再就是電池, SU7 上用上了 871V 電壓、和甯德時代共同研發的電池包。不僅采用了 CTB 的結構,也帶來了更多的空間,還把散熱、結構安全、冷卻等安全設計都拉滿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設計是, SU7 把電池包裡的電芯洩壓閥從朝上,改成了朝下。也就是萬一電芯真的熱失控了,噴出的火焰和氣體也會朝向地面而非成員艙。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你問續航?那必須是一頂一的猛啊!雙電機都跑 800km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而在用上了高壓平台以後, SU7 的充電速度也是非常 nice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生産線的改良,小米也沒落下。特斯拉的一體式壓鑄大家都聽說過吧,說白了就是把以前車上很多零散的部件集合在一起,通過一次壓鑄形成一個完整的零件。這樣一弄,生産時間和精度都會提高,但是難點是市面上沒有這麼大型的壓鑄裝置。。。

于是小米專門給生産線上自研了 9100t 的超級大壓鑄裝置,比特斯拉的還高 100t ,小米也用它生産出了業内最大的一體式後地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小米也是以成為了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全棧自研大壓鑄叢集和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車廠商。

最後的最後,雷總還提到了 SU7 的智能駕駛水準。這個名為 Xiaomi Pilot 的智駕系統,用一句話總結就是:頂級的軟體,外加頂級的硬體。

全車一共 27 個感覺的硬體以及兩顆英偉達 Orin X 的晶片, SU7 不僅支援傳統的 BEV 俯視以及占用網格的算法,還支援以大模型為基礎的路網拓撲分析。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高精地圖, SU7 也能在不久之後支援城市 NOA 這樣的進階智駕功能了。像前段時間大家有的代客泊車功能,小米也規劃在内。

而雷總也是雄心勃勃的給米車的智能駕駛定下了一個目标,那就是在 2024 年跻身智駕行業的第一梯隊。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大夥覺得能做到不?

也許是東西太多怕大夥記不太住,雷總給這些所有配置組成的架構起了個名字,叫摩德納。是的,就是法拉利、蘭博基尼和帕加尼總部都在的那個摩德納。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并在最後丢了一張米車配置的總結圖。看着這滿屏的第一,誰也不能懷疑小米要堅決做好車的決心了吧。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至于大夥猜測了很久的價格,今天。。。沒出。甚至連個大概的定價範圍都沒有。

但是雷總在釋出會上也說了,表示因為用上了上面這麼這麼多業内頂尖的配置, SU7 的價格是有些小貴的,但絕對物有所值。

唯一出了價格的,是和米車關聯的限定色小米 14 和 Watch S3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我們也是拿到了其中的海灣藍配色,隻能說實際上眼的效果真的驚豔。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到這,和小米 SU7 有關的内容基本也就結束了。

看完這場三個多小時的釋出會以後,我想大家應該也都能看出來,造一台車,根本就不是雷軍的根本目的。

把米車作為一個超大的生态終端,讓米家的生态拓展到更多的場景,才是小米 SU7 的首要任務。

也就是通過全面打通人、車、家設計到的各種場景,完成雷軍所說的 “ 人車家全生态 “ 。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到這很多閱車無數的差友們肯定就會問了,手機和車機互聯,車機和家居互聯,好像很多廠家都在做嘛。

事實确實如此,但在我看來,小米卻是最有可能把車家關聯真正推廣開來的那個。

之前的車家互聯,一家一套系統,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支援的裝置少,還不通用。

同樣的問題在小米這,卻壓根不存在。因為支援小米智能生态的裝置,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年初的時候, IDC 前瞻研究院釋出了一份名為《 2020 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市場佔有率資料 》的統計報告,顯示早在 2013 年就靠着 IoT 入局智能家居的小米,已經靠着 16.3% 的表現成了這個細分市場的老大哥。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隻要你想,就能把家裡幾乎任何一種電器,換成支援米家生态的版本。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而在把米車當成一個米家生态裡的智能裝置以後,很多超有意思的車家關聯場景就會很自然的出現在我的腦子裡。

就比如隻要當我開着 SU7 進入離家五公裡的範圍内,或是導航時間少于 10 分鐘的時候,我房間裡的空調、燈光甚至是電腦都能自動打開,到家就是一切剛好的狀态。

而在小米的智能駕駛成熟以後,米車也能和其他電器一樣成為一個能夠完全自動操作的智能終端,這又會和米家生态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我是真的無法想象。

當然,除了是内部生态的補全以外,在我看來,米車的入局也給衆多的新能源友商們,傳遞了兩個相當明确的資訊。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一是做一台智能汽車之前最重要的,應該是把一台車做好。

在這次釋出會以前,雷總說了這樣一段話:

“ 我們第一輛車投了 3400 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過了 100 億,我們是用了 10 倍以上的投入。有這樣的把握以後,反正我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來做的。 ”

而米車第一場官方的技術釋出會,核心也是講的驅動、底盤這些似乎傳統車企才會在意的知識點。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說明雷軍對于造車的敬畏之心,就是用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把 SU7 作為一台車的地基打牢。

作為消費者,在看完小米的釋出會以後我會明白,小米是把成本花在了刀刃上,也在很努力地發揮自己作為科技大廠,在造車這件事上的先天優勢。

在我看來,這叫安全感,叫更值得信任。

對于品牌的第一台車來說,或許這才是對車主更負責的思路。

其次,便是人們一直在說的汽車正在變成能和其他數位産品互聯的智能空間,在米車身上正式成為現實了。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這裡頭的意義,不單是一台車的軟體系統能夠像手機系統一樣随時更新。

更重要的是,以後釋出新車就會像手機廠商釋出新手機一樣,人們除了考慮手機本身以外,還會考慮能不能和同一個牌子的手表、電腦組成裝置生态,作業系統又能不能在不同的裝置間保持互動體驗的一緻。

說白了,小米這次端出來的不隻是 SU7 這一台車,而是把米家生态内的所有産品全都放到了牌桌上。

也就是雷總反複在強調的 “ 科技 X 生态 ” 的強綁定。

看了小米下午的釋出會,我發現米車有點過于先進了

這就像是往一台車裡塞進了無數的選配一樣,把競争力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 level 。

而這,或許也正是一個先做生态後造車的科技企業,入局造車時真正的可怕之處。

唯一的懸念,就是 SU7 的價格了。

不過雖說今天雷總并沒有公布價格,但我也是真真實實的喊了無數次的牛 X 。

這是雷總最後一次壓上所有的創業,不得不說雷總這次認真了,真幹真強真先進!希望SU7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