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華人星光原創内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背景授權

他被稱為“最牛”清華校長,

可他文憑低沒聲望,

怎麼就得了這麼高的職務?

有人懷疑,

他是不是有什麼很硬的背景?

他也是“最窮”清華校長,

潦倒到沒錢治病,

奄奄一息而死。

可他走後,人們赫然發現,

他随身攜帶的公文包裡,

竟藏着一個巨大的秘密。

而真相大白之時,

所有人沉默……

今日,世人當知其名:

梅贻琦。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1931年的清華大學,

陷入一場深深的教育危機,

空有缥缈的名氣,

毫無任何學術地位。

短短三年時間,

走馬觀花似的換了三任校長,

學生不服管,教授盡自在,

校長是清華的領頭羊,

可惜沒有一個人,

能降得住這座“花果山”。

當時清華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教授是神仙不問世事,

學生是老虎桀骜難馴,

校長不如狗誰來誰走。

誰當校長誰倒黴呗,

可是那年蕭瑟的季節,

當那個叫梅贻琦的人當了校長,

清華所有人,竟全都變乖了。

梅贻琦,學曆低,

留洋多年,

連個研究所學生文憑都沒拿下,

口才也欠缺,平素不愛說話,

教了幾年書,

中規中矩表現一般。

就這樣的人,

他憑什麼能當清華校長?

有人猜測,

清華直屬教育部管轄,

梅贻琦肯定是“朝中有人”,

背景很硬。

待他走馬上任,

所有人便都領教了他的厲害,

他們恍然大悟:

原來梅贻琦最硬的靠山,

居然就是他自己。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梅贻琦脾性夠硬氣。

接到清華校長調令時,

親友們紛紛勸阻他不要就任,

正是時局混亂動蕩的時刻,

清華兩任校長,

羅家倫,喬萬選皆何等人物,

一個是蔣介石的秘書,

一個帶着軍警赴任,

結果哪個,

不是灰頭土臉的被趕出清華?

你去,你名節要不要了,

前程要不要了?

硬氣如梅贻琦,

隻道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1931年他就任清華校長,

一句話驚愣全體師生,

他說:“所謂大學者,

非謂有大樓之謂也,

有大師之謂也。”

字裡行間,

他将一個大學的師資力量,

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又說:

“立千百年之大計,

讓清華,成為培養大師的基地。”

如此宏圖偉志,振聾發聩,

所有人拭目以待,

梅贻琦,

你有什麼改天換地的本事?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梅贻琦決心夠硬氣。

他一上任,

直接砍掉所有屬于校長的補貼,

什麼物資福利,傭人福利,

統統不要。

原本清華校長的待遇極好,

冬天燒煤、接打電話都不要錢,

可梅贻琦一家,

卻要靠着妻子擺地攤生活,

因為這一切他都沒拿。

他還立下個規矩:

各憑本事,不開後門。

無論誰來說情,

學生分數不夠不錄就是不錄,

教授本事不行不聘就是不聘。

當時,

雲南省長龍雲的女兒報考清華,

沒錄上,去找梅贻琦,

結果被拒之門外。

龍雲大罵他不講情面,

嚷嚷着要收拾他。

結果後來才知道,

梅贻琦的女兒,

隻差幾分都沒進去這所學校。

龍雲才歎一句:

真是個鐵面無私之人。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梅贻琦魄力夠硬氣。

他從不為庸才開門,

但也不會埋沒天才。

清華國學院要聘用四大導師,

他給出了四個名字:

留美博士趙元任,

國學大師王國維,

維新領袖梁啟超,

還有一個,

就是無任何文憑的陳寅恪。

王國維和梁啟超名氣大,

自然沒有異議,

那趙元任雖沒有教學經驗,

但好歹是個博士,這也就罷了,

那陳寅恪是怎麼回事,

連個文憑都沒有,

還想當清華導師?

梅贻琦力排衆議:

陳寅恪雖無一紙文憑,

卻是三百年來不出一個的大師!

多年後,陳寅恪成為中國現代,

最負盛名的集曆史學家、

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詩人于一身的,

罕見大師級人物,

衆人這才不得不佩服梅贻琦,

慧眼識珠,明目過人!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陳寅恪

此外,

梅贻琦還招攬來了一堆奇怪的人:

隻有國中文憑的華羅庚,

高二還沒讀完的楊振甯……

他為華羅庚三次破格,

破格錄用,破格送去留學,

破格晉升為教授,

一路扶持之下,

中國才有了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不拘一格,任人唯賢,

高等學府這樣的辦校之道,

自他而始。

試問如此用人之魄力,

舍梅贻琦其誰?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華羅庚

因有梅贻琦這樣的“後盾”,

清華出現了百年難遇的盛況,

一批批頂級學者雲集在此:

文學家朱自清、詩人聞一多,

曆史學家雷海宗,

數學大師陳省身,

熱力學大師王竹溪,

心理學泰鬥潘光旦,

實體學家吳有訓,

實體宗師葉企孫,

科研宗師周培源、

經濟學大家陳岱孫、

原子核實體先驅趙忠堯,

國學大師錢鐘書……

既有留洋博士,又有國學泰鬥,

既有前清翰林,又有學界名流,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

如此盛況,空前絕後,

梅贻琦,

讓清華擁有了大學史上,

最為輝煌的百家争鳴的教師陣容。

試問如此攬才之魄力,

舍梅贻琦其誰?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梅贻琦說話夠硬氣。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

校長作為一校掌舵者,

其上司能力在于行,在于言。

可梅贻琦大多數時候,

總是沉默的,

他提倡民主治校,

開會時教授們争相發言,

他堂堂校長給大家端茶添水,

一句話不說像空氣一樣。

他平素不愛侃侃而談,

但隻要開了口,

必然是經過謹慎斟酌。

教授們為大學培養怎樣的人才,

怎樣培養人才而争執不休,

梅贻琦出來說話,

總是能一語中的一錘定音:

大學教育之重,在于人格,

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完善的人格,

那麼走上社會也不會對社會有利。

教師不但要專長明晰知識的講授,

還要為學生的修養、意志、

情緒樹立楷模。

學生沒有壞的,

壞學生都是教壞的。

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

其行動猶遊泳也,大魚前導,

小魚尾随,是從遊也。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梅贻琦行事夠硬氣。

1935年華北危急,

當局派兵進清華要抓學生,

梅贻琦大義凜然站在所有人前面:

“學生出了事情,

我一個做校長的不能退避,

我負責保釋所有被捕的同學!

維護清華學術上的獨立!”

聞一多是他請來的教授,

因為多次發表激進言論,

蔣介石非常不滿,

專門找梅贻琦談話,

質問說,

為什麼不把聞一多掃地出門。

面對老蔣的暗藏殺機,

他竟敢顧左右而言其他,

一會說聞一多遭受苦難,

一會說得提高教授待遇,

字字句句就是要保下聞一多,

如此行事之魄力,

是何等的膽大包天!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這樣溫文爾雅,

卻又剛直硬氣的梅贻琦,

折服了所有師生。

他數年苦心經營,

扶持着清華在風雨飄搖中前行,

将其徹底改頭換面。

原本這所高校,

被認為是空有名氣而無學術,

在世界上根本就排不上号,

是梅贻琦讓它真正跻身于,

國内名牌大學前列,

還成為國際知名的頂尖學府!

國外說,

中土三十載,西邦一千年,

形容清華的快速發展。

沒有梅贻琦,

沒有清華的無限風光,

沒有梅贻琦,

也沒有後來堪稱中華教育史上,

最偉大的奇迹:

西南聯大!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

中國教育史上,

最為悲壯的遷移發生了:

清華、南開、北大,

三校南遷至昆明,

合并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當時南開校長張伯苓,

北大校長蔣夢麟常駐于重慶,

管理西南聯大,

護住中國最後教育之火的重任,

就落在了梅贻琦的肩頭。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那是一段極端艱苦的歲月,

梅贻琦帶着學生們,

用鐵皮、木闆、茅草、土坯,

搭蓋起了這所“最窮”的學校。

為了争取教育經費,

他生平第一次放下自己的硬氣,

以軟和的姿态,

去求取微薄的資金。

他把自己的一切,

都填補進了教育事業,

上面給他發的補助留給學校,

家裡一貧如洗,

天天辣椒拌飯,

妻子不得不做起了米糕,

去路邊擺攤售賣維持生計。

誰也不知道,當時的梅贻琦,

手中有大筆清華庚款基金。

可是,

他一分錢都沒用在家人身上。

他的心裡隻有聯大,

沒有一點自私自利!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戰火燃燒中華大地八年,

日機就在頭頂盤旋轟炸,

貧窮和疾病折磨衆人,

可是在梅贻琦掌舵下,

西南聯大這所高校,

非但沒有分崩離析,

反而開創出曠古絕今的奇迹!

從這裡,

走出兩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李政道、楊振甯,

走出了後來新中國的,

8位“兩彈一星”功勳:

“力學之父”錢偉長、

“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衛星之父”趙九章、

“光學之父”王大珩.....

還走出了172位院士,

100多位人文大師。

國之不滅,源于國魂不滅;

國魂之不滅,源于教育興盛;

教育之興盛,源于人才不絕。

世人評,

為中華百年大計高舉炬火,

得人才鼎沸如此盛況,

放眼古今,

也隻有梅贻琦能做得到!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解體,

梅贻琦卻突然消失于時局。

這其中,

有着世人不知曉的巨大秘密。

當時經過多年積累,

清華有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基金,

老蔣要破壞和平,

國民政府急于動用這筆款項。

為了不讓這筆錢,

用在殘害自己同胞身上,

梅贻琦隻能遠走美國躲起來。

懷揣如此巨款,

又身在異國他鄉,

梅贻琦卻過得十分貧苦。

他連個像樣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都租不起,

靠做些粗活養活家人,

吃不飽睡不好,骨瘦嶙峋。

妻子直到66歲之前,

還都在給别人打工。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直到1955年,一切塵埃落定,

梅贻琦帶回了這筆巨款,

在台灣省建起了,

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

很多人讓他把名字改叫清華大學,

他隻說:

真正的清華在北京。

他在台灣省七年,

為研究所的建立耗盡心血,

他權力在握,

卻始終兩袖清風,

窘迫到連治病錢都拿不出來,

全靠大家募捐,

才得以住進醫院。

1962年,一肩挑起兩岸“清華”,

為中華教育事業,

傾盡畢生的梅贻琦病逝……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生前,他一直有個公文包不離身,

衆人打開後才發現,

裡面是梅贻琦多年來所掌握的,

清華基金的詳細賬目,

十七年,

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

一分一毫,

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些年,

他哪怕是窮到餓死,病死,

都不曾動過用這些錢的念頭,

衆人感慨,

先生耿介剛硬,無私忘我,

真正做到了:

一生清華,一世清白!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常言道,

諸君子名滿天下,謗亦随之。

可唯獨梅贻琦,

無論生前或死後,

未得任何異詞或謗語。

縱觀他這一生,

高風亮節,不谄媚,不屈從,

行為世範,不貪名,不逐利,

為中國學術之自由,

思想之獨立開疆辟土,

将清華大學,西南聯大,

送上了中國教育的巅峰,

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

守住了最後的星星之火!

他是一個無可挑剔的人,

一個擁有崇高品德的人,

一個心無旁骛獻身于教育的人。

今天,2023年12月29日,

梅贻琦誕辰134周年,

紀念這位永遠的清華校長、

永遠的中國謙謙君子!

“最牛”清華校長身攜巨款,窮到沒錢治病,背後故事令人沉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