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子足球的水準和成績一直被國人诟病,且在近十年來大有逐漸下滑的态勢。回顧國足的往昔歲月,可以說屢敗屢戰、差強人意,小編看來唯有的些許的傳統或特點便是前場的速度。在中國足球的曆史上曾湧現出不少被打上“快馬”标簽的球員,他們以速度見長,就單從這一項數值上來看,甚至可以比肩世界。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足球最為成功的快馬球員。此次以速度和職業生涯成就作為評判标準,至于誰跑的最快,百米成績這些都無法佐證不作參考。排名不分先後,不喜勿噴。
楊玉敏
楊玉敏,自1977年入選國家隊,“快馬”即開始與他的名字相伴。據說他的百米速度達11秒,代表國足參加過1981年的世預賽和1982年的亞洲杯。
古廣明
古廣明,19歲入選國家隊,綽号“泥鳅”,不僅速度快且技術細膩腳下靈活,是國足曆史上最出色的邊鋒。他是1982和1986世預賽國家隊的主力前鋒,而且他還是最早登陸歐洲賽場的球員,在德乙效力多年。
李華筠
李華筠,綽号“海豹”,1983年年僅20歲閃耀世青賽,時年曾與荷蘭三劍客的範巴斯滕以及巴西著名球星羅馬裡奧等并列“世界六大希望之星”。據傳百米速度可達11秒。代表國足參加了1984年亞洲杯賽,并在半決賽中打入制勝一球,幫助中國隊獲得亞軍。讓人惋惜的是由于傷病,在25歲的黃金年齡即不得不選擇退役。
李曉
李曉,以速度聞名的鋒線球員,代表國足參加1992年亞洲杯并打入1球,1994年亞運會打入4球成為隊内最佳射手。職業生涯後期在當時的上海浦東改踢邊前衛,同樣有着不俗的表現。
謝峰
謝峰,最初也是一名鋒線上的快馬,但真正讓他大放異彩的是在邊後衛的位置上。他的速度特點與其他球員不同,他是途中跑更快,也就是跑起來越跑越快。代表國家隊參加1997年十強賽,在面對西亞勁旅沙特隊的兩場比賽中都有着非常優異的表現。在甲A賽場還有着帶球狂奔50米後勁射破門的精彩表現。
高峰
高峰,綽号“浪子快刀”,中國足壇最具特點和靈性的球員,啟動速度快、動作靈活多變、突破能力強。代表國家隊參加過1994年亞運會、1996年亞洲杯、1997年十強賽,且均有入球進賬。高光時刻是十強賽客場對陣科威特打入的那記絕殺球。
姚夏
姚夏,綽号“獵豹”,以速度和場上積極的跑動聞名,在未滿20歲時即入選過施拉普納的國家隊,可以勝任前鋒、前腰、邊前衛等多個位置。代表國家隊參加過1997年十強賽,1998年亞運會。
李毅
李毅,與他的幾位前輩相比,在絕對速度上他并不太突出,但他的身體素質更好,奔跑能力也更強,不足之處是在臨門一腳的處理上。代表國足參加了2004年亞洲杯,2006年世界杯亞預賽,并曾獲得過中超最佳射手。
曲波
曲波,綽号“追風少年”,2001年世青賽成名,打入那屆賽事國青隊的全部兩粒進球,幫助國青隊殺入16強。并于當年入選國足參加2001年十強賽,随後在2002年世界杯上登場,共代表國家隊征戰達12年屢有上佳表現。
董方卓
董方卓,年僅19歲受到曼聯主帥弗格森青睐,以350萬英鎊的中國球員創紀錄身價加盟英超曼聯,是中國首位加盟歐洲豪門的球員。他不僅速度快,且擁有着不遜于歐洲球員的身體素質,在面對歐洲球隊時也多次上演強行超車的好戲。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打入一球,是迄今為止中國男足在世界大賽上的唯一入球。隻可惜其職業生涯高開低走,因為傷病等原因未能兌現天賦取得更高的成就。
中國足球曆史上的快馬數不勝數,如莊毅、胡雲峰、魏意民等,但其職業生涯所取得的成就相對暗淡,像楊晨也有着不錯的速度卻并非完全以速度見長,再有範志毅同樣以速度和爆發力聞名,但卻是鎮守後防的領袖。小編此次列舉的10位快馬,都是在球場上具有鮮明特點,總能夠很好的利用速度優勢,且代表國字号球隊及俱樂部取得過不俗成績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