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作者:縱相新聞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日前,由新華社上海分社主辦、新華社新聞資訊中心上海中心承辦的“美好未來·心向光明”人民城市觀察點授牌儀式舉行,首批12個人民城市觀察點正式亮相,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位列其中。

元蕩位于滬蘇省際邊界、示範區“水鄉客廳”北緣,是“一心兩廊、三鍊四區”生态格局中生态綠心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未來滬蘇湖高鐵、滬渝高速和東航路進入上海的門戶。湖泊總面積12.90平方公裡,岸線全長23公裡,其中吳江段16.8公裡,青浦段6.2公裡。2018年起,青浦區啟動澱山湖(含元蕩)岸線貫通方案研究,并上升到全市“一江一河”(黃浦江、蘇州河)高度。2019年底示範區國家戰略明确後,确定實施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整體上加快了項目建設步伐。2020年起,以示範區一周年國家現場會為契機,青浦攜手吳江啟動實施了元蕩生态岸線整治,一期(1.2公裡)、二期(1.9公裡)、三期(3.1公裡)均實作當年立項當年貫通,2023年8月實作元蕩青浦段岸線全線貫通。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作為示範區首個跨界湖泊濱水岸線生态修複項目,青浦、吳江兩地緊密對接,通過達标加強環湖堤防,加強湖泊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湖泊、入湖河道及湖濱帶水生态保護與修複,高品質打造“安全、貫通、生态、宜人”的著名文化生态湖區,項目協同走向一體化制度創新,在建設上探索“四個共同”工作機制,在管理上深化“五個聯合”河長制度,在建設理念上着力“四個堅持”,充分發揮一體化治理、聯保共治的示範效應。

堅持開放貫通,提升濱水空間品質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項目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将原被占用的封閉管理區全部打開,還水于民、還岸線于民,最終形成1158畝的整體開放區域。将開放的岸線統一進行整治和環境提升,通過新、改建13座橋梁貫通支河,沿湖布置防汛通道和慢行道路,形成一條交通便利、市民可達、濱水可親的貫通岸線。在岸線開放貫通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參觀遊覽和公共服務需求,進一步提升岸線品質和功能。增設2處微型停車場、6處驿站、15處親水準台、20公裡慢行系統,以及籃球場、皮劃艇碼頭和露營場地,為市民家庭戶外出遊提供便利。

堅持生态優先,提升濱水環境品質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系統治理。湖泊水域50米寬度進行水生态修複,種植沉水、挺水植物,形成水下森林,投放魚類和底栖動物,打造層次豐富的水體淨化網絡;陸域範圍以“醉美鄉野,田園綠道”為景觀設計理念,延續現狀郊野風貌,塑造花海、林間道、大草坪等特色景觀,打造“水潤吳根越角,花開上海之門”。周邊開展退漁還湖,建設生态濕地,對105畝漁塘進行退漁還湖,220畝魚塘進行生态化改造,大大增加水體面積,充分利用現狀地形建構12個可淹可露生态濕地小島,通過水上棧橋進行串聯,打造觀賞湖灣濕地,提升湖體水環境品質。

堅持文化傳承,豐富濱水文旅産品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喜報!青浦區元蕩生态岸線貫通工程入選首批人民城市觀察點

堅持“打造著名文化生态湖區”的總體定位,依托元蕩自然生态資源、古鎮群落和上海大觀園紅樓夢文化,以“十裡畫廊、尋芳江南”為項目定位,将十二金钗的人物故事通過景觀再現,形成海棠石醉、梅廊慕雪、平湖風荷等“一廊十二景”,以金陵十二钗所代表的花卉為主要特色植物品種,與花朝節結合,營造十二個主題花卉景點,形成十二花曆,月月花開。建構一條江南水鄉文化長廊,豐富青浦的江南文化體系,打造元蕩“詩畫江南灣”。整合大觀園等周邊文旅資源,以建成岸線為基礎,疊加服務功能,加強政企合作、市場化運作,探索可持續的生态産品價值實作路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