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老齡研究院院長彭希哲近日的一番言論再次引發了争議。
他認為中國的退休年齡相對較早,建議延遲退休年齡,并呼籲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靈活的退休制度。同時,他堅持認為老年人并不會搶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這一觀點一出,立即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反應
有人對彭希哲的觀點持贊同态度,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是适應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的解決之道。然而,更多的網友表示反對,認為延遲退休會導緻工作時間過長,給普通人增加負擔。
有網友評論:彭希哲老師在哪高就啊,我想帶點士特産過去看看您
還有網友說到:彭希哲老師我外婆今年80歲,說實話她在家裡也閑不住,麻煩您給她介紹一個工作,早九晚五,周末雙休。一個有個七八千就可以了,畢竟歲數大了。掙點小錢就可以了
看的出來,大家對專家提出的延長退休年齡的觀點,持一緻的反對态度
将退休年齡推遲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根據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狀況進行精确的分析和調整。
退休年齡的政策調整應綜合考慮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并結合養老制度的改革。這樣才能實作全面富裕的社會目标。在制定政策時,需要權衡老年人的需求和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并找到平衡點。
延遲退休年齡可能給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空間,但也要考慮到普通勞動者的工作壓力和身體狀況。
是以,在推行延遲退休政策時,應提供适當的補償和保障,以確定老年人能夠有尊嚴地度過晚年,而年輕人則能夠更好地施展才華。
在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延遲退休年齡是一個需要深入讨論和慎重考慮的議題。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個人因素,尋找最合适的退休年齡方案,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