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作者:券商中國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在基金産品“過萬”時代,清盤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但背後隐藏的諸多細節,給市場帶來了新鮮解釋,引發多方思考,持續推進基金市場的供需出清。

從近十年(2014年至2023年)資料來看,基金清盤在近五年(2019年至2023年)呈加速态勢。根據Wind資料,截至今年12月26日,2023年以來清盤基金數量達256隻,創下近五年新高水準。不僅如此,2023年清盤的股票基金數量,還創下1998年公募基金行業肇始以來的曆史新高水準。此外,2023年FOF清盤數量突破兩位數,猛增至2022年的3倍,ETF的清盤數量也迅速增加。

基于十年次元資料分析,基金清盤現象還透露出少有人發現的某些“規律特征”。比如,85%的清盤基金沒活到第五個年頭,成為基金清盤的“五年魔咒”。再比如,基金清盤不僅和規模、業績壓力相關,還與過高的基金費率相關,使得高費率基金是清盤重災區。還有,從基金産品發展趨勢而言,近年來清盤現象加劇,實際上是基金業“主題投資退坡後的清盤潮”。

上述現象和分析,不僅成為“基金清盤常态化”的最新注腳,還引出一個經典問題:清盤常态化之下,基民該如何做決策?

2023年清盤基金數創近五年新高

根據Wind資料,基金清盤從個别案例成為普遍性行業現象,且有完整統計資料,是從2014年開始的。當年清盤的基金數量有11隻,随後逐年上升,并在2017年迅速突破100隻。2017年後,清盤基金的數量一直維持在三位數,并于2018年猛增至430隻,為曆史最高水準。2019年和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進入新一輪蓬勃發展階段,基金清盤數量下降到200隻以下。但從2021年開始,清盤基金數量再次走高,2021年和2022年分别達到了254隻和235隻。根據Wind,截至12月26日,2023年内清盤數量達到了256隻,創下近五年曆史新高水準,僅次于2018年。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近10年基金清盤數量一覽表;來源:Wind,截至12月26日)

針對近十年清盤基金情況,晨星近期釋出一篇專門研究報告。該研報指出,2018年清盤基金數量達到了曆史最高水準,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2018年4月出台的資管新規中要求金融機構開展資産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公募基金産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導緻了保本基金和分級基金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另一方面,在銀行委外資金嚴監管、去杠杆、去嵌套的大背景下,委外資金大幅退潮導緻産品清盤速度加快。此外,監管機構針對“迷你基金”的嚴格限制同時疊加2018年股市下跌大環境,成本以及業績壓力令基金公司清盤很多“迷你基金”。

晨星統計十年間每個自然年份基金清盤數量以及清盤基金與新發基金數量之比發現,這兩個名額在過去五年(2019年至2023年)都呈現出上升趨勢。以2023年為例,券商中國記者發現,除總量維持高位外,清盤基金還呈現出三大新結構特征:

一是清盤的股票型基金創下曆史新高。截至12月26日,2023年以來共有61隻股票基金清盤,高于2022年的58隻和2020年的40隻。即便是在2018年清盤大年,也隻有31隻股票型基金清盤。

二是FOF基金清盤數量突破兩位數,達到了12隻。具體看,FOF産品清盤最早出現在2022年,但當年隻有4隻産品清盤,2023年清盤數量猛增至2022年的3倍。且12隻清盤的FOF中,有7隻為養老FOF産品。

三是ETF清盤數量迅速增加。根據Wind,即便是2018年也隻有13隻ETF清盤,2019年和2020年清盤的ETF數量也隻有5隻和13隻,但在2021年至2023年清盤數量急速走高,分别達到了25隻、34隻、32隻。

85%的清盤基金沒活到第五個年頭

基金清盤之是以在2019年後清盤數量迅速增加,原因之一在于基金業近年來在市場高位加速新基金發行。但發行之後賽道行情随之回落,遭遇虧損之下持有人選擇了贖回。業績壓力疊加規模和份額縮水,使得新發基金淪為迷你基金,最終走向清盤。

晨星在研報裡捕捉到了這種趨勢,将其稱之為基金存活期的“五年魔咒”。晨星統計了曆史上所有清盤基金的存活期發現,大多數基金在它們的生命早期就關閉,在這些樣本中約有85%的基金甚至沒有活到它們的第五個年頭。以2023年前11月清盤基金為例,有181隻基金成立不滿一年就“夭折”。晨星認為,部分原因是市場整體相對低迷,導緻基金産品面臨贖回和淨值下跌的雙重壓力,最終不少産品是以清盤。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Direct,截至2023年11月30日)

對基金清盤現象的解釋,規模和業績是衆所周知的原因,但全面透徹的量化分析并不多。晨星将基金清盤前四個季度的平均資産規模與當年市場上所有基金的平均規模進行比較發現,最近五年以來基金清盤前的平均規模在1億元左右徘徊,産品如果在掙紮求生的過程中連續6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則會清算離場而被市場淘汰。

晨星研報指出,受規模經濟規律作用,小規模基金比大規模基金的清盤機率更大,主要是因為規模較小的基金所産生的管理費收入,不足以支撐組合的運作成本。具體看,規模1億元和10億元的基金相比,運作成本可能相差無幾,但盈利卻不在一個水準線上。特别是,“迷你基金”的管理費收入十分有限,無法覆寫包括諸如投研人員、背景清算以及資訊披露等營運成本。如果後期還需要通過持續營銷擴大基金規模,營銷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且未必能達到好的效果。

在市場賺錢效應不佳時,業績堪憂的産品淪為“迷你基金”的風險進一步加大。業績問題背後展現的是公募基金競争的加劇,“比起基金首發募集規模,基金公司應更加重視提升存量産品的業績表現,結合自身的投研能力圈并圍繞客戶需求,為投資者提供真正有長期業績競争力的産品。”晨星研報稱。

高費率基金是清盤重災區

除業績不佳等表面原因外,基金清盤還與過高的基金費率相關。晨星統計結果顯示,高費率基金是清盤重災區。随着費率增加,基金清盤的可能性也會增大。

具體看,晨星研報使用算數平均費率(晨星淨費率代表年度基金管理費、托管費、銷售服務費和其他營運支出占基金年度平均淨資産的比重)來研究公募基金的收費情況,以反映基金公司實際的定價水準。

晨星分别将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按照費率從低到高進行排序并分為五等份。結果發現,在過去十年中,費率最高的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清盤比例分别為17%和32%,幾乎是費率最便宜組别的兩倍和四倍。在股票型與債券型基金中,投資者紛紛選擇了更便宜的産品,較為昂貴的基金份額清盤關閉的機率大幅增加。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Direct,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此外,基金清盤還能折射出基金業整體發展趨勢。晨星在梳理近年清盤基金種類後指出,這是“行業主題投資退坡後的清盤潮”。某種程度上,這為前述券商中國記者觀察到的清盤基金新特征,給出了解釋。

“近年來新興行業投資機會湧現(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市場結構化行情明顯、主題賽道投資火熱,相關行業指數漲幅誘人。在主動基金超額收益下降的同時,行業主題基金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從需求側助推了行業主題ETF的快速發展。供給側方面,由于市場上寬基指數産品同質化嚴重且競争日趨白熱化,基金公司紛紛瞄準細分行業或主題賽道以搶占先機。一邊是ETF基金的爆發式增長,一邊是部分ETF規模難以長大,逐漸淪為‘迷你基金’而瀕臨清盤。”晨星研報稱。

晨星觀察到,最近五年以來被動基金産品清盤數量有所攀升,以2023年為例,截至今年11月底的57隻清盤的被動基金中,超過一半數量的基金為ETF産品。“國内ETF市場仍處于高速發展期,通過新發基金搶占市場佔有率仍是優先考量。随着行業發展的成熟和競争格局的穩定、賽道主題投資的退潮,激烈的市場競争之後将有相當一部分ETF産品難逃被清盤的命運,這也是市場良性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反觀主動管理型基金,盡管國内主動管理基金擷取超額收益的空間較大,但自2019年開始主動偏股基金的超額收益開始衰減,以業績驅動的主動管理的發展模式遭遇挑戰,從高速發展到高品質發展,主動管理基金産品也面對嚴峻的優勝劣汰的局面。”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創5年新高!基金清盤"魔咒"顯現?85%基金"中招"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Direct,截至2023年11月30日)

應選擇規模相對較大基金,但不是越大越好

對基金清盤的研究,最終要以投資選擇為落腳點。比如,業内近年持續探讨的問題:基金清盤會否成為常态化?基金投資者該如何做出決策?

晨星指出,從2017年11月監管重視并加強“迷你基金”管理開始,公募基金産品已迎來了一次“供給側”改革。伴随2023年7月以來的費率改革,基金清盤将會逐漸走向常态化。對于基金公司而言,清盤“迷你基金”可以更好聚焦符合其自身投研能力圈的産品,降低基金的營運成本、提升營運效率。

從行業發展來看,晨星說到,以美國市場為例,長期表現不好的基金導緻規模“迷你化”且被清盤的現象也是司空見慣。如2005年至2020年,美國市場每年關閉基金數量與新發基金數量的比例也從0.5逐漸上升至1.5,一定程度上說明基金淘汰的速度要明顯高于基金新發的速度。而期間清盤的所有基金中,約有40%的産品也難逃上述所言的“5年存續期魔咒”,同時績差基金的清盤機率更高。整體來看,行業自然的優勝劣汰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基金業的生态健康。

但晨星表示,目前行業存續的基金産品超過1萬隻,同質化程度較高的産品也遠超過投資者需求。規模太小的基金,也會增加分攤的産品營運成本。雖然基金清盤會有一定的虧損風險,但投資者可以及早抽身、重新再選擇新的産品。

如果想避坑基金清盤,晨星建議投資者盡量選擇規模相對較大的基金,并時常關注基金規模的動态變化。但基金規模并非越大越好,還需要結合産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能力以及投資方法、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與理财目标等綜合選擇合适的産品。

責編:王璐璐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