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方密集部署明年經濟工作,增長新動力在哪裡?

作者:第一财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多個省份于近幾日召開了地方經濟工作會議。

從目前資料來看,全國經濟呈現恢複回升的勢頭,但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尚不穩固。是以,如何判研明年經濟發展形勢以及如何制定增長目标備受關注。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進階經濟師魯榮東向第一财經表示,地方在制定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标時,既要提振信心,也不能脫離實際。

具體來看,地方将采取哪些政策行動呢?

增長的新動力在哪裡

目前,已有河北、浙江、遼甯、河南、貴州、四川、山東、江蘇等省份召開了地方經濟工作會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隐患仍然較多,國内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是以,地方經濟工作會議也主要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地方的實際提出針對性的破題方法。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破解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

遼甯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向第一财經表示,推動經濟增長要從投資、消費和外貿三大需求同時發力。相比而言,推動外貿增長要困難一些,主要還是要從投資和消費入手。

相較于往年,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投資和消費也有了新的表述和要求。會議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魯榮東表示,有效益的投資就是形成新的生産力和新的收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有效益的投資要切實帶動新的生産力,提升經濟效率和品質。政府投資可以去撬動産業發展的引爆點,激發新的需求和供給。

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要緊密結合四川實際搶抓國家新部署新政策等重大發展機遇。深入研究、精準把握、主動對接國家安排部署、投資導向和支援方向,認真謀劃包裝項目,加快把前期工作做深做實,力争國家政策一出台就能在四川落地,接得住、用得好,以主動有力赢得更多計劃和支援;強化要素保障,能早開工的早開工,能早投産的盡量往前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搶抓政策“視窗期”,持續用好專項債、國債等多重政策工具,把國家政策紅利用足。

梁啟東也表示:“政府投資要避免為投資而投資。”投資一直是遼甯的一個弱項,要結合經濟發展投向“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等帶動力強、有效益的領域。從遼甯來看,投資增長主要還需大力引進中央企業投資、民間投資以及外商投資。

近日召開的遼甯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決擴大有效投資,拿出更多“政策幹貨”,吸引更多優質投資,培育投資新增長點。要着力激發消費潛能,做大優質特色消費品工業,開展多樣式促消費活動,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範地,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推動全省消費持續擴大。

魯榮東表示,在擴大消費方面,要适應消費理念的轉變,同時,技術更新能夠創造新的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但是沒有收入支撐的消費增量是有限的,收入的提升才能引導消費更新。

對于如何擴大内需,各地都做了部署。

河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用好内需市場,緊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商品,圍繞智能家居、國貨“潮品”等消費熱點,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消費促進活動,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支援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

山東提出,在擴大有效需求上塑造新優勢。加快汽車消費擴容,促進家居消費更新,深挖養老消費潛力,加快建構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拓展網際網路消費空間,提升文旅消費水準。繼續把擴大有效投資擺在重要位置,聚焦重點領域,突出項目化推進、市場化運作、精準化保障、多元化招引。

經濟大省如何挑起大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在地方經濟工作會議上,經濟大省也紛紛表态,明确表達了“挑大梁”的決心。

比如,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自覺肩負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擔當,推動全省經濟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挑大梁”不僅在于量還在于質。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真正挑起大梁,不僅要展現在經濟增量的貢獻上,還要展現在發展品質效益的領先上、産業與科技的支撐上、國際市場地位的穩固上。

去年8月召開的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提出,“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參會的省份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這6個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5%,如果按照經濟總量前十的省份來計算,這10個省份占全國的比重超60%。

在今年前三季度,位居全國經濟總量前十的經濟大省中,有6個省份的經濟增速超過全國平均增速,分别是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湖北和安徽。經濟大省在全國經濟恢複增長中發揮了關鍵的支撐作用。

在量的增長上挑大梁,四川給出了明确的表态。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紮實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把“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展現在堅決完成明年增長目标上。

這些大省還将任務傳導和細化。四川提出,細化和鎖定目标,農業要延續穩定增長,二産業尤其是工業要加快發展,服務業要繼續保持良好勢頭;成都要更好發揮“壓艙石”和“主引擎”作用,省域經濟副中心建設城市要加快高品質發展,經濟體量較大的市(州)要多作貢獻,增速相對滞後的地區要迎頭趕上,全力實作良好開局和全年穩紮穩打。

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要求,各設區市都要知重負重、擔責盡責,在高品質發展上積極進取、多作貢獻。

在質的提升上,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成為經濟大省關注的重點。

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上塑造新優勢。提質增效傳統産業,叢集集聚新興産業,搶先布局未來産業,補短提升現代服務業,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培育更多新質生産力。

江蘇提出,着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把産業科技創新作為主攻方向,強化産才融合發展,建構“從0到1”基礎研究、“從1到100”工程化和産業化突破、“從100到10000”産業化加速的全鍊條創新生态體系;着力建構現代化産業體系。持續推進制造業叢集發展和數字化、服務化轉型,強化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先發展,積極布局發展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