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羅sir職話

2024-05-25 17:17釋出于四川職場領域創作者

房地産下滑以及内需持續疲軟拖累經濟,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根據财政部最近公布的資料來看,大陸的财政收入今年前四個月同比下跌了2.7%,而此前公布的1-3月第一季度同比下跌2.3%,這進一步表明,宏觀經濟複蘇依然乏力。

新華社援引财政部的說法表示,在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擡高基數、去年年中出台的減稅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後,财政收入的可比增長在2%左右。

報道還表示,今年前四個月的财政支出上升了3.5%,高于今年一季度2.9%的升幅。

根據路透社基于财政部的資料計算,單看今年4月份,大陸财政收入下跌3.7%,而3月份隻下跌2.4%;同時4月份的财政支出上升6.1%,而3月份的支出則是下降2.9%。

這些資料都表明,經濟複蘇的壓力依然存在。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一個人的消費就是另一個的收入,财政同樣也符合這個邏輯;當宏觀經濟形勢較好的時候,财政收入理論上增長也會加快,當财政收入增長乏力的時候,宏觀經濟形勢自然也承壓。

而考慮到大陸今年的經濟目标是增長5%,考慮到房地産的持續下滑以及内需持續的疲軟,今年要實作5%的增長目标,也依然有一定的挑戰性。

除此之外,作為衡量經濟中信貸和流動性的一個重要工具,大陸未償社會融資總量從3月份的8.7%滑落到4月份的8.3%,這也說明大陸信貸和流動性目前仍不景氣。

換句話說,大陸宏觀經濟至今仍沒有擺脫“流動性陷阱”,通縮和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依然客觀存在。

宏觀經濟低迷,刺激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

财政部5月13日宣布,當周起開始發行總額為1萬億元人民币的超長期特别國債,以刺激經濟和拉擡重點行業和重點建設的複蘇和發展。

到了5月17日,又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扭轉房地産行業困局的新舉措,其中就包括大舉收購過剩房屋、降低抵押貸款首付,取消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的利率下限等等。

其中,1萬億元的超長期國債可以看作是刺激内需提振消費的舉措;而對房地産行業的大力松綁,則是刺激房地産行業回暖的舉措。

這兩個刺激經濟的措施,都可以說是對症下藥,本質上都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以達到全年增長目标5%的結果。

但财政收入的下跌,也讓我們看到了經濟刺激措施的延遲性和邊際效益遞減。

今年1-4月,大陸企業所得稅17898億元,同比增長僅僅隻有0.9%;個人所得稅5007億元,同比下降了7%。印花稅1358億元,同比下降17.1%,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339億元,同比下降52.7%。

個人所得稅下降了7%,這意味着要麼是失業人數增加,要麼是在職人員的收入下降,總而言之,個人所得稅的下降,意味着大陸居民的收入銳減,失業增多。

這對接下來刺激消費而言,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尤其是疊加房地産下行的時候。

對大陸的消費環境而言,大量的家庭資産中占比最大的都是房子,過去大陸居民消費買買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背後的房子每年都在漲價,這強化了大陸居民消費的預期。

但随着房地産的下行,居民家庭資産已經開始蒸發縮水,如果疊加收入下滑,個人所得稅減少,那麼居民消費隻會更理性,消費降級是大趨勢。

這個時候,我們的任何救市措施,都可能取得一個“頭痛醫腳”的反結果。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何謂頭痛醫腳?

其實從後疫情時代一系列的救市措施我們都能夠看到,救市資金,救的都是開發商、房地産、地方财政、城投公司、中小企業、上市企業,其中很少有是直接給到普通人、居民和消費者的。

今天這樣一個宏觀經濟,我們面臨的諸多結構性症結,根源可能都不在某一個企業、某一個行業上面,最終的根源其實就是普通人,就是消費者。

房地産何以低迷?

那是因為地産開發商資金鍊斷裂,是因為市場供需失衡,這是市場下的必然結果。

而我們的消費低迷背後,不是因為企業經營困難、不是因為企業負擔重,背後本質原因是因為消費者沒錢,消費者對未來不确定性加大,消費者沒有保障缺乏信心。

是以,我們對樓市的松綁措施、對企業的扶持,看起來很有效果,但如果消費低迷、消費沒有信心,那麼對企業的再多扶持補貼,最終達到的結果,可能都隻是“頭痛醫腳”,不會取得特别大的效果。

1萬億的超長期國債也是類似的效果,這筆錢投進去,也是給一些重點和特定的行業進行補貼,但問題在于,如果消費者沒有錢去支撐高頻次的消費,那麼給到行業再多的補貼,又有什麼用呢?

個人所得稅下降,本質上就是人們收入銳減的結果,越來越多的人薪資達不到月入5000的門檻,是以導緻個人所得稅的下降,這個時候如果不給到消費者更多真金白銀的實際補貼,去鼓勵他們消費的話,那麼長期來看,企業收入減少,員工的境遇隻會更難。

當然,很多人會說,新冠病毒三年時期那麼艱難,我們都沒有發放過現金,現在有必要發現金去鼓勵普通人消費嗎?

在我看來,現在的宏觀背景,可能是比那三年更難的時刻。

畢竟,新冠病毒三年期間,我們的外部環境還遠沒有如此複雜,且當時人們更多想的是新冠病毒結束後的報複性消費來臨。

但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至今新冠病毒已經過去了好幾年,我們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依然隻有89.4,89.4意味着啥?

這麼說吧,三年新冠病毒時期,我們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最低都沒有低于100的。

哪怕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我們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沒有低于100,可以這麼說,這是自該資料有史以來,消費者信心指數最低的時刻。

消費者沒有消費信心,顯然不僅僅是因為對未來的信心不足,也不是什麼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背後,其實就是單純的沒有錢,沒有多餘的錢拿去消費。

在醫療教育生活成本不變的前提條件下,消費者的消費隻會趨于理性,而不是非理性。

盡管自引入市場經濟四十多年來,大陸幾乎沒有針對居民消費發放過現金,但這不代表這一刺激經濟的舉措不管用,相反,歐美國家的經驗早就表明,“直升機撒錢”的方式,對經濟尤其是對消費和就業的刺激作用,是空前強大的。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一個人的消費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人們的消費越多,企業營收增長之下,願意雇傭的員工也就更多,除此之外在消費形勢樂觀的前提條件之下,企業還會有更高的意願去提高員工薪資,改善目前激烈的内卷環境。

這些,都是我們目前應該去做的措施。

正是因為我們從未有過“直升機撒錢”的方式,是以這一方式對經濟刺激的作用也是空前強大的,邊際效益遞減的成本幾乎為零,遠比補貼企業、補貼行業減稅的效果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一個更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工具箱裡可用的工具也已經不多了,發錢是為數不多真正能夠起到效果的措施之一。

縱觀這幾年的刺激經濟措施,我們樓市幾乎已經迎來了全面的松綁,針對中小企業的減稅退費也實施了數年,汽車行業的補貼也差不多開始褪去,這個時候正是發錢的好時機。

除了發錢,眼下的其他刺激經濟的方式,都可能變成“頭痛醫腳”,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我們要看到,消費者對于消費的偏好,已經開始有了固化的征兆,眼下如果再不發錢刺激消費,那麼固化的消費習慣,可能會演變成長期性的消費降級,屆時任何刺激措施起到的效果,可能是負的回報。

而發錢看起來成本最高,但考慮到針對性的消費刺激補貼,最終撬動的GDP,反而是最劃算的方法。

當各項經濟刺激措施應出盡出,卻依然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時,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去做此前從未做過事情。

面對如此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我們已經不能夠再保守,必須要重拳出擊,給出針對性的一針見血的刺激措施。

最近我也看到,偏向市場派的大經濟學家周其仁老師已經重新出現在高層經濟會議的視野,這已經很好表明了一個信号,那就是我們的經濟刺激方向,将會重回正軌,這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信号。

針對眼下的宏觀經濟結構性症結,司馬南張維為之流隻會誤人子弟,隻有充分尊重市場尊重經濟,我們才能夠突破當下的結構性困局,重新迎來高品質的增長。

刺激經濟,還得哪裡有問題醫哪裡,遵循最古老的市場原則。

因為這決定着我們的未來。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檢視原圖 38K

  •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 财政收入下跌加快,刺激經濟,不該頭痛醫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