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作者:生活全報道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今日冬至,是北半球黑夜最長的一天。

在武漢呐,年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過的。1933年《武漢指南》記載:“冬至數九,民家于此日腌魚殭屍電腦鴨,以備過年之用。”隻要你注意看,就會發現街邊巷角的窗子上慢慢長滿了臘肉香腸,空氣裡也氤氲了花椒的香麻芬芳。

忙完年味兒的鋪墊,冬至這天,武漢伢都吃些什麼?

網際網路向南方朋友安利了北方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餃子也在這裡入鄉随俗,衍生出抄手、馄饨等叫法。

餃子本身,也從滾水裡翻滾着薄皮大水餃,演變成鍋貼、煎餃等形态。

01七七餃子

又香又脆的冰花!

要說漢陽煎餃界的天花闆,一晚賣空幾千個餃子的七七餃子一定當仁不讓。從傍晚時分開始,七七餃子家的煎鍋就開始了不間歇的工作,門口的客人更是一波賽一波的多。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圖源:漢陽知音

他家的煎餃有蝦仁、牛肉、三鮮、韭菜、芹菜等多種口味,皮薄肉多,現包現做,而且用料舍得,蝦仁鍋貼裡甚至還包有一大顆完整的蝦仁,讓客人充分感受到口口是肉的滿足感。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圖源:漢陽知音

七七餃子家的鍋貼底部還會煎出冰花,酥脆的很。白花花的餃子猶如湯包,咬下去還會爆汁;再蘸上他家的靈魂蘸料,很難讓人不為這一口鍋貼沉淪。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雖然貴為漢陽餃子界的扛把子,但價格并沒有很誇張,單價22元的牛肉餃,是店裡最貴的,一份10個,親民不擺架子。

七七餃子(玫瑰街店)

人均:22元

時間:10:30-次日00:30

02熊太婆原湯水餃

90多年的老味道

熊太婆原湯水餃是武漢本土的老字号水餃,四代人堅守了近百年。從1932年第一代“熊老闆”挑擔走街串巷,直到1969年第二代才擁有正式攤位,四爺爺擀皮兒,奶奶掌勺,那時人們都稱奶奶叫“水餃婆婆”。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如今,90多年的老味道再次喚醒老武漢人的味蕾。不管是學生伢還是爹爹婆婆,都愛這一碗原湯水餃——湯色清亮,水餃皮薄餡兒大,分量超足。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考慮到不能來堂食的吃貨,熊太婆水餃還有包裝好的冷凍水餃和配好的調料包。帶回家冷凍,早上來碗湯湯水水熱乎乎的水餃,暖胃一整天。

熊太婆原湯水餃(糧道街店)

熊太婆原湯水餃(天地店)

熊太婆原湯水餃(萬松園店)

人均:16元

時間:06:30-次日20:30

03蔣婆抄手

酸辣蘸料,超帶勁!

蘭陵路上的「蔣婆抄手」與隔壁的「王記生燙」和「劉記三狗」比稍顯安靜了一些,就像一位徐徐老人不緊不慢的操持着,有條不紊。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圖檔來源:大金江岸)

包抄手的阿姨看着就是老手了,手腳麻利得不行,一秒一個,眨下眼就包出好幾個。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圖檔來源:大金江岸)

另一個阿姨負責煮,言語間便已經不緊不慢的燙出了一碗抄手。店内自制的酸辣汁是這碗抄手的靈魂所在,酸辣又開胃。被煮的通透的皮緊緊包裹着餡料,足以看出師傅的功力。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圖檔來源:大金江岸)

蔣婆抄手(蘭陵路店)

人均:16元

時間:06:30-次日20:30

小浪花記得小時候,冬至之時是要吃湯圓的,也叫“冬至圓”。圓潤可愛的湯圓浮在透白的酒釀湯裡,是屬于冬至的小确幸呀!

04一可糖水鋪

可愛到冒泡的胖團子

一可糖水鋪的「酒釀胖團子」,光名字就可愛到冒泡。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牛奶冰沙打底+可愛白皙軟乎乎的大團子+酒釀+桂花碎,冰冰涼涼的口感,不喜甜星人還可以備注調整甜度。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另外,一可的招牌紅豆年糕湯裡面也可以加小湯圓。屋外寒風四起,屋内用上一碗綿密熱乎的紅豆沙簡直不要太暖和通透。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圖檔來源:小紅書使用者@早睡早起的蝦蝦)

一可糖水鋪

人均:21元

時間:12:00-次日23:00

05糖站樓·Terminal Sugar

吃多少都沒負擔!

萬象城的「糖站樓」是一家新中式下午茶,去年元宵節推出了團團圓圓系列,其中一款是陳皮入普洱煮茶,茶食配湯圓和桂花。名字很特别,叫做「大郎喝藥套餐」。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黑芝麻餡的湯圓浸潤在普洱茶裡,一邊補充能量一邊刮油!

風物江城·冬至|湯圓or餃子?我全都要!

糖站樓·Terminal Sugar(萬象城店)

人均:56元

時間:08:00-22:00

冬至

當然要吃點帶餡兒的

每咬一口

都像是開了一個冬季限量版盲盒呢~

策劃稽核:武漢市商務局

圖文來源:武漢市商務局、長江日報、江漢文化、硚口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