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作者:一個人精彩

前言

衆所周知,曆史的長河中流傳着無數令人唏噓的愛恨情仇。郭聖通郭皇後與光武帝劉秀的婚姻,起初是出于拉攏和結盟的政治需要。盡管郭氏被立為皇後,并為劉秀生下五個兒子,然而在這段婚姻之中,劉秀的心仍舊傾向于他的至愛,那位陰麗華。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宮廷中的風雲驟變。郭皇後在後宮中頻頻表達對劉秀寵幸其他姬妾的不滿,逐漸疏遠了自己。這讓劉秀感到無法忍受,他下定決心結束這段婚姻。毅然廢黜了郭皇後的皇後封号,将她降封為中山王太後。

那麼,劉秀突然廢黜郭聖通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郭皇後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皇帝突然廢黜郭聖通皇後,安排似乎稱得上周全

公元41年,東漢第三位皇帝劉秀忽然發出诏書,以“懷執怨怼”、“有呂霍之風”為由廢黜了長期輔佐他的皇後郭聖通。取而代之被立為皇後的,是劉秀的舊愛陰麗華。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朝堂上下為之震驚。郭聖通何許人也,她可是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更是東漢初年參與壘築基業的重要女性。劉秀這一手,難免讓人感歎,皇帝的心意難測。

然而,細究之下,劉秀的安排似乎頗為周全。在廢黜郭聖通的同時,他立刻封她為中山王太後,地位不減;同時大封郭氏一族,郭聖通的弟弟、堂兄弟們個個官職遠超過常人。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這樣的安排,無疑是在向郭氏表示另一層身份的補償。畢竟,郭聖通不僅是皇後的妻子身份,更重要的是她功臣的身份。功高蓋主是常有的事,劉秀這樣周全的安排,顯然是在告訴郭氏一族,不要介懷郭聖通的皇後之位,劉家對你們的重視從未改變。

這其中,更隐含着劉秀對郭聖通個人情分的展現。二人畢竟生育有五子一女,不會毫無感情。劉秀廢後之舉,楚楚可憐的郭聖通并未發難,反而靜靜地接受了這個安排。這更讓劉秀對她刮目相看。于是,他開始頻繁拜訪郭府,舉辦酬謝宴席,這無疑使郭家的聲望進一步提高。

可以說,從表面上看,劉秀的一系列安排中并無問題。他既照顧了自己與陰麗華的感情,又充分顧及了功臣郭家的尊嚴和利益。這樣的君王,似乎當之無愧。

那麼,劉秀突然廢黜郭聖通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表面的和平,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權力博弈?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朝堂暗潮湧動,劉秀權衡利弊選擇犧牲皇後

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更早一些時候說起。

公元25年,劉秀即位,建立東漢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聯合了一批早期的功臣開國群雄,郭氏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員。

隻不過,這些群雄各自為政已久,難免會結成自己的勢力圈子。其中,以河北地區武将為主的一派,郭氏就是核心成員。

這樣的背景下,郭聖通一開始被立為皇後的原因,主要是劉秀想拉攏河北派,牢牢掌控軍心。而後來加入朝廷的河西勢力,又加強了郭氏一派的聲勢。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一開始,劉秀還心存警惕,生怕這些功臣勢力過大、超越皇權。但好在,郭聖通和其他武将并無異心,一直盡心輔助朝政。這也讓他暫時放下戒心,專注行使國家大事。

然而,十多年過去,局勢有了微妙的變化。當年那些或明或暗的權力鬥争,在太平盛世的現在已不那麼重要;朝堂群臣也開始圍繞皇權運轉。這讓劉秀産生了進一步整合權力、厘清朝堂勢力的念頭。

而其中最明顯的代表,就是郭聖通背後的河北武将集團。他們勳舊頑強,又掌握許多禁衛軍權力,對皇帝而言隐患依然存在。

于是,劉秀權衡利弊,選擇了犧牲皇後的利益,匡扶皇權。這正是他突然廢黜郭聖通、另立心愛妻子陰麗華為皇後的真正原因。通過這一手段,劉秀将郭氏勢力連根拔起,同時滿足自己的私情,可謂一箭雙雕。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當然,郭聖通功勳卓著,劉秀又念及二人情誼,自然舍不得趕盡殺絕。于是他采取種種手段安撫郭家,希望郭氏心悅誠服,不再結黨營私。這其中的良苦用心,想來郭家自會明白。

皇帝的選擇,看似無奈,實則出于遠慮。功臣勢大,早晚會蠶食皇權;權力整合,推動中央集權,是劉秀這一代的曆史使命。當時的局勢注定要有人犧牲,劉秀的選擇可以說毫無二緻。

郭氏忍辱負重,劉秀仍不忘舊情厚此薄彼

公元52年,郭聖通病故。在她去世的20多年裡,郭家忍辱負重,一直引頸伺候,希望能保住最後的血脈。而劉秀的所作所為,也讓人不禁感歎:原來他對郭家的手軟心慈,并沒有因郭聖通的離開而改變分毫!

公元57年,漢明帝劉莊即位。根據記載,在對待郭氏和新皇後陰麗華的陰氏時,他每事必均,無論賞賜、恩寵,都嚴格維持在同等水準。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這實際就是在照顧郭家的情面。明帝這樣“兩手都要硬”的做法,無疑使身為外戚的陰氏十分不滿。他們開始在朝堂上強詞奪理,行事張狂跋扈,甚至出現了濫殺皇妃的醜聞。而郭家則靜如虛無,小心侍奉,避免遭殃。

這樣的比較,更使皇帝注意到郭家的恭順。他們忍氣吞聲的姿态,正印證了劉秀當年的安排沒有錯。一個後繼有人,知進退的功臣家族,正是社稷基石。是以,皇帝對郭氏的恩寵從未改變過。

世事變遷,郭家搭上權傾朝野的窦家

明帝在位12年後,終因暴病而亡。世子劉弘即位,是為漢章帝。此時郭氏一族,作為皇帝的遠房親戚,依然受到禮遇。成員們或為宰輔,或擔任要職,可謂再度揚眉吐氣。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然而好景不長,在昌盛數十年後,郭家終于還是走到了曆史的十字路口。當時掌門人郭璜已年邁,心中憂慮自己駕鶴西歸之後,家族恐怕難保江山。于是,他開始四處周旋,希望能與當朝權貴建立某種聯盟。

機緣巧合之下,郭璜将目标對準了窦太後的兄長窦憲。窦氏此時已逐漸掌控朝政大權,可謂權傾朝野。郭璜于是将自己的獨子郭舉許配給了窦憲的女兒,一舉成為皇室的姻親。

這樣的安排,顯然是郭家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選擇。靠着窦氏的羽翼,郭氏一時間再度飛黃騰達,兩家關系密不可分。更有傳言稱,郭舉還與窦太後有染,頗有當年郭聖通之風。這讓郭家的勢力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巅峰

東漢皇後郭聖通,為何會被劉秀廢黜?郭聖通家族最後結局如何?

然而,他們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大權旁落的皇室容不下旁系;皇帝也絕不會允許臣下的權力之大,超越君主。92年,14歲的漢和帝發動政變,一舉誅滅了窦氏全部勢力。而郭家與窦氏勾結在一起,自然也難逃一劫。郭璜、郭舉父子被殺,郭家餘部四散奔逃,從此一蹶不振。

當年劉秀那般悉心呵護,明、章二帝也一直眷顧厚愛。郭家何以還會走到今日這步田地?想來曆史是公正的,過分追求權力終究是舍本逐末之舉。劉家念舊情,可朝政運轉,亦有定數。皇室的庇佑是情分,而非權力的依托。這便是郭氏最終覆滅的根本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