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搜上的“草莓故事”讓人破防:缺愛的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作者:破局者Breaker

#頭條創作挑戰賽#

熱搜上的“草莓故事”讓人破防:缺愛的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01

關于草莓,你會想到什麼?

是曾經一度很火的草莓塔?還是它酸酸甜甜的口感,嬌豔欲滴又易爛的外表?

前兩天,看到了一則“草莓故事”。

這則故事由三個小視訊組成,有人說,短短的視訊裡,卻仿佛看到了一個不被愛的女孩的前半生。

第一個視訊裡,是一對年輕的男女。

女生開心地舉着一個曾經非常熱門的草莓塔說:

“24歲,我的老公全款為我買下了一個草莓塔,錢嘛,對我們來說隻是一個數字,女人,就是要有一個男人寵着咯。”

熱搜上的“草莓故事”讓人破防:缺愛的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女生得意洋洋:“對不對?”

旁邊的男生連連點頭附和:“對對對。”

第二個視訊,是一個孕婦拍了丈夫給她買的一大盒草莓,驚喜地說:“哇這麼一大盒草莓,都是買給我吃的哦。”

一旁的丈夫連忙反駁,笑着說:“這個不是買給你吃的,是買給寶寶吃的,寶寶動的時候,他要吃你再給他吃、你再吃,不然你就别吃了,這麼貴的草莓。”

熱搜上的“草莓故事”讓人破防:缺愛的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孕婦嗔怪一句:“偏心,不行我要吃。”

丈夫順勢:“你快謝謝我家的寶寶。”

孕婦:“那我就不幫你生寶寶了,讓你自己生。”

丈夫:“我會變魔術,我會把你的肚子變大,變出一個寶寶來,你信不信。”

孕婦:“不信~”

兩人的對話,頗有一些打情罵俏的味道,别人不知道怎麼想,但他們兩個人肯定樂在其中。

02

第三個視訊,是一個雙胞胎小女孩,她們媽媽給她們買了一個抹茶蛋糕,上面有兩顆草莓。

兩個小女孩一左一右,她們本來安安靜靜地吃着,右邊的妹妹嘴巴吃着蛋糕看到媽媽伸手要把在她那側的草莓拿走,她趕緊用叉子抵住草莓,焦急地說:

“是我的草莓,那是我的草莓。”

熱搜上的“草莓故事”讓人破防:缺愛的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左邊的姐姐見狀,急忙把自己這一側的草莓塞嘴裡吃下。

抵擋不住媽媽拿走草莓,妹妹氣急敗壞“啊啊啊”的尖叫了起來。

她旁邊的雙胞胎姐姐,全程頭都沒擡,專心吃着另一側的蛋糕上的糖果。

媽媽叉子上的草莓掉在了地上,姐姐眼神跟随着草莓,發現桌子妹妹那一側的蛋糕上還有沒吃的糖果,就都塞嘴裡吃了。

妹妹痛哭流涕,在桌子下撿草莓剛起來發現屬于自己的糖果也沒了,哭得更大聲了。

媽媽和姐姐都對她的哭鬧沒有什麼反應。

媽媽說:“這是我們買的,是媽媽買的,我們三個一起吃。”

她讓姐姐把剛剛掉下的草莓分一下,姐姐咬了兩口,第一個給媽媽,第二個最小的給妹妹。

妹妹自然不答應,姐姐把最大的那一塊塞進嘴裡看着媽媽,媽媽讓姐姐公平一點,分給妹妹一樣大的。

于是姐姐又把嘴裡的草莓吐出來,又咬了一口稍大一點的給妹妹,扔在桌子上後順手把剛剛妹妹不要的那一小塊趕緊塞嘴裡吃了。

哭着的妹妹隻好接受,姐姐全程面無表情隻盯着蛋糕專心吃着,不帶一絲停頓。

妹妹有所緩和,媽媽又發話了:“說好的一起吃的,對不對,笑一個,不笑一個不準吃了。”

妹妹勉強一笑,立馬把那一小塊草莓塞嘴裡。

後來妹妹跟媽媽告狀,說姐姐吃掉了屬于她的糖果,媽媽說沒有,妹妹眼帶淚花,手指着蛋糕糖果的位置:“是姐姐吃的我的位置的。”

媽媽:“也沒有說那個是你的。”

妹妹聽到這句話擡眼看着媽媽,姐姐依然事不關己一般面無表情地埋頭苦吃,仿佛别人會搶了一般。

短短的視訊,讓無數的網友感覺難受,以至于發這三條視訊的網友在文案發了預警。

熱搜上的“草莓故事”讓人破防:缺愛的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03

不得不說,看完這三個視訊太不适了。

有網友說,這三個視訊應該順序颠倒一下。

小時候被一顆破草莓弄成應激性格,被輕視打壓被訓誡“你不配”,順理成章地長成渴愛症,被豬異性一點小恩小惠哄得腦子都飛了,結了婚又被自己的老公駕輕就熟複刻童年陰影,全自動開啟競争模式,到最後當媽了變成那個躲在鏡頭後用一顆破草莓把自己小孩激得崩潰哭喊的人。

網友的總結,概括了很多人看了這三個視訊的感受。

先說雙胞胎姐妹吃草莓那個,一盒蛋糕兩個草莓,原來蛋糕就是一人一邊的,姐姐吃掉了一邊的草莓,剩下的那個草莓妹妹自然會認為是她的。

媽媽可能突發奇想拍個視訊想試探小孩會不會把草莓讓給她,然後來了這麼一出。

妹妹覺得姐姐都吃了,憑什麼自己不能吃到,哭鬧也是正常的。

後來媽媽讓姐姐分原本屬于妹妹的那一個草莓,妹妹也隻好接受,還要被媽媽說“笑一下才能吃”,頗有一點“馴化”的味道,而媽媽還得意洋洋覺得自己教得好,讓孩子學會分享。

如果一開始媽媽就拿兩個草莓三人平分,我想妹妹的反應都不會這麼大。

媽媽嘴裡的“公平”早已不在一個水準線上了,她在給妹妹傳輸的就是一種“不配得感”。

再說孕婦和丈夫的視訊,丈夫一直在說草莓貴,是買給寶寶吃的。

這何嘗不是一種PUA?

隻有給我生孩子的時候,你才有資格吃草莓,這依然是一種“不配得感”。

可怕的是,女生樂在其中,覺得這是夫妻情趣,是丈夫對自己的疼愛。

第一個視訊裡的女孩,更不必多說。

“女人,就是要有一個男人寵着咯。”

一個草莓塔,都是男人的恩寵,就要對此感恩戴德。

多可悲啊。

04

關于不配得感,作家黃佟佟在《我必親手重建我的生活》中是這樣解釋的:

我面對任何好東西都有一種惴惴不安的心情,而且奇怪的是,好東西在我這裡的結果通常是會壞掉或者不見,後來我的心理醫生分析說因為你潛意識裡就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東西……

擁有“不配得感”的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好好對待,不配得到獎勵和誇贊、自卑。

是以,如果他人給予了一些小恩小惠,就會情緒價值拉滿,對對方産生依戀,甚至無條件付出。

那三個視訊裡的女孩,仿佛一個人陷入惡性循環。

被忽視、被偏心,被灌輸“你必須要做得好才配得到什麼”,從小缺愛的女孩,長大後被一些小恩小惠所感動,找了一個并不太靠譜的男孩準備共度此生,懷孕了,被告知“草莓不是你吃的,是寶寶吃的”也甘之如饴。

是以,網友把視訊稱為缺愛女孩的前半生。

熱搜上的“草莓故事”讓人破防:缺愛的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心理學上認為:一個人的自信與對自我的價值肯定,從根本上講都是源于父母,也就是原生家庭的愛。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或者發現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自己必須聽話,必須懂事,必須做得足夠好,才能得到父母的愛。

那麼,哪怕他之後取得再大的成就,他的内心也始終是匮乏的。

但昨日之日不可追,我們要放眼當下,讓自己自信起來。

是以,努力抛開你的不配得感吧,要堅信你的存在絕非偶然,生命本身就已經擁有無上的價值。

你一直都很好,你也絕對值得更好的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