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作者:蘇蘇八卦

最近,一則“幼稚園組織活動,要求每個家長準備28份榴蓮,結果一位家長直接請假”的新聞引發熱議。這再次掀起了人們對幼稚園頻頻組織活動“刷資”的反思。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幼稚園活動背後隐藏的“刷資”困擾

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許多幼稚園為了豐富孩子的生活,充實教學内容,會頻頻舉辦各種特色活動。這些活動形式多樣,有主題班會、運動會、烹饪體驗、手工制作等。然而,這些看似豐富多彩的活動背後,往往隐藏着對家長的“刷資”需求。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以一位媽媽分享的經曆為例,她的孩子就讀的幼稚園要舉行“水果拼盤比賽”,通過抽簽方式确定每個孩子需要帶什麼水果。這位媽媽抽到了榴蓮,考慮到28份榴蓮的價格不菲,直接選擇了讓孩子請假不參加。

而另一位抽到草莓的媽媽,則在群裡表達了自己仍會配合活動的意見,這無形中給第一位媽媽施加了壓力。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幼稚園組織活動,對部分家庭而言,存在一定的經濟壓力。但如果不參加,孩子就可能被邊緣化,失去融入集體的機會。這成為許多家長難以解決的難題。

類似案例還有不少。有幼稚園組織“火鍋活動”,要求家長自備食材,結果部分家長抽到了昂貴的海鮮;有幼稚園要求孩子穿“母親節主題服裝”,部分媽媽不得不花高價購買。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這些頻繁的活動和消費,一方面增加了家長的育兒負擔,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家長之間的比較心理。對于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難以承受的打擊。

活動頻繁背後反映出的問題

頻繁要求家長“刷資”的幼稚園活動,反映出這些問題: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忽視了家庭經濟條件差異

任何集體活動都應考慮參與群體的差異性。但許多幼稚園在組織活動時,忽視了孩子家庭背景的差異,一味追求活動的奢華和完美,增加了部分家庭的不必要開支。

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

大量活動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育兒成本。據調查,目前城市育兒成本中,參加各類興趣班和活動的花費已占到三分之一。頻繁性的“刷資”無異于雪上加霜。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引發家長的比較心理

這種活動也容易引發家長之間的比較心理。條件差的家長會有陣營感,覺得自己的孩子會被邊緣化。而條件好的家長也會有優越感。這都不利于家長之間的團結互助。

削弱教學本質,形成誤導

過多過激的活動削弱了教學的本質,容易給孩子形成誤導,認為參加各種活動才是幼稚園的主要目的。但其實,豐富的教學内容才更有意義。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家長應理性看待,幼稚園需反思自查

面對頻繁的“刷資”活動,家長和幼稚園都需要反思。

家長方面,應理性看待這些活動,根據自身情況選參與。如果真的無力承擔,也要積極與幼稚園溝通,而不要産生自卑。要相信,優質的教育不應該建立在消費競争上的。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幼稚園方面,需要反思自查,關注教學品質,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去刺激家長的消費欲望。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調整活動政策,合理控制活動次數,避免增加家長負擔。注重活動設計,考慮不同家庭的承受能力,給予照顧弱勢群體的關懷。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加強家園溝通,讓家長了解活動的必要性,形成積極互動。豐富日常教學,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而不過度依賴各類外在活動。

幼稚園抽簽要帶28份榴蓮,媽媽直接請假不參加,被帶草莓家長施壓

當家長和幼稚園能夠本着“教育本質”出發,理性看待活動策劃,相信我們的教育就能回歸本心,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