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美國科技界刮起的濃濃印度“咖喱味”旋風

作者:赫爾墨斯資訊流

2014年-2023年,微軟市值由3000億美金增長到2.7萬億美金,離市值第一的蘋果2.96萬億僅一步之遙,增長近10倍,帶領微軟跨越周期,成功轉型的CEO是薩蒂亞·納德拉,印度人。

解讀美國科技界刮起的濃濃印度“咖喱味”旋風

2015年-2023年,谷歌市值由4000億美金增長到1.7萬億美金,仍然保持谷歌是這個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CEO是孫達爾·皮柴,印度人。

解讀美國科技界刮起的濃濃印度“咖喱味”旋風

2007年-2023年,執掌“Adobe全家桶”的CEO是山塔努·納拉延,印度人。擁有百年曆史的IBM,2020年進入阿溫德·克裡希納“時代”,印度人。

解讀美國科技界刮起的濃濃印度“咖喱味”旋風

似乎這些年,美國科技巨頭們中意于把公司的管理權,交給在美國的“印度精英們”,幫他們守江山,事實也證明,這種權利的交接,效果蠻好的。反觀,同屬少數裔的“華人精英們”,像是遭遇了”職業天花闆“,很難在大企業最高管理層中覓得蹤迹。

關于這個話題和對比,也有一些文章進行了剖析,原因會談到諸如:英語作為母語優勢,印度裔普遍樂于溝通、表達,以及喜歡抱團,編織關系網和人脈的特點;

這些原因分析,不能說不對。但小編覺得這并沒有答在點子上。能讓白人為主的美國社會,接受這股印度“咖喱風”的核心原因,其實主要有兩點:

1. 印度的頂級精英們,都普遍重視兩項核心技能的培養:“技術”和“管理”。尤其是對“管理”的專注,往往更甚。

科技巨頭們的創始人們,往往都是一群絕頂聰明且有“技術”執念的人,而華裔精英們,聰明自然不必說,努力也是一定,對于技術的執念,也不會差。隻可惜,當一家公司規模變大後,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和标杆,從“打江山”變成“守江山”,決定它未來發展走向的,已不再是某一“靈光乍現”的“好iDear",而是如何通過“管理”這個杠杆,放大公司的護城河,持續保持領先。

解讀美國科技界刮起的濃濃印度“咖喱味”旋風

這也是為什麼“管理”這門學問,在歐美企業中是多麼的備受推崇。印度的精英們,跟中國一樣,經曆了殘酷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階段,篩選出來,“智力”都不差,“工科”的專業性是入行的基礎,真正在“走上巅峰”過程中,發揮最關鍵的能力是:對管理的深刻領悟。這些CEO幾乎都在很早起就在頂級的商學院裡“曆練過”。

可以說,印度精英教育中的“管理學問”的重視,是這股旋風能刮起來的重要的“催化劑”。

2.在中美對抗的大格局下,中國的頂級人才們正在經曆“打江山”階段,打造出影響世界的企業。而此時,美國企業也不得不考慮“用工風險”。作為美國找尋和押注,具有巨大潛力市場的“好朋友”(好傭人),這段“蜜月期”的甜美,必須是方方面面的。企業層面最後、最進階玩的就是“政治”([機智]細品)。

解讀美國科技界刮起的濃濃印度“咖喱味”旋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