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作者:文史書生

1980年,美國宣布禁止向蘇聯出售糧食,準備打一場糧食戰争。結果美國不僅沒能如願,而且還在這場糧食戰争中損失不小。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發動糧食戰争,又為什麼會因為這場戰争而損失慘重呢?

一直以來,蘇聯和美國的冷戰基本是圍繞工業展開的,尤其是重工業領域,雙方之間的競賽非常激烈。相比之下,雙方在糧食領域的競争其實并不明顯。

雖然美蘇冷戰的主要陣地并不在糧食領域,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美國和蘇聯在糧食領域的差別越來越大,這讓美國看到了在糧食領域制裁蘇聯的機會。

美國和蘇聯都是耕地面積比較大的國家,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美國和蘇聯都不怎麼為糧食問題發愁。

可是到了近代,美國和蘇聯在糧食領域的政策出現了較大的差別,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斯大林成為蘇聯的上司人之後,他十分重視蘇聯工業化的發展,在他的推動下,蘇聯其他領域的發展基本停滞,工業化是當時蘇聯的主要任務。

在蘇聯工業化的過程中,犧牲最大的産業之一就是農業,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蘇聯從一個糧食生産大國變為糧食進口大國,這為後來的美蘇糧食戰争埋下了伏筆。

赫魯曉夫上台後,他意識到了斯大林模式對蘇聯來說其實不是好事,如果不重視農業的發展,将來一定會被其他國家制裁。

是以,赫魯曉夫決定在農業領域實施改革,扭轉之前蘇聯的糧食過分依賴進口的情況。

遺憾的是,赫魯曉夫改革的方向雖然是對的,可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赫魯曉夫犯了不少緻命性的錯誤,最終,這場改革不僅沒有取得成效,反而讓蘇聯的情況更加糟糕。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更為遺憾的是,等到勃列日涅夫上台後,他不僅沒有像赫魯曉夫一樣改革農業,反而繼續實施此前以前出現問題的斯大林模式。

結果是可以想見的,蘇聯在這種模式的治理下,糧食領域出現問題是遲早的事情。

相反的,美國雖然也是一個科技發達的工業國家,可是美國對農業是非常重視的。

原因之一是美國本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完成工業化之前,美國的農業非常發達,這是美國的立國之本,在美國的意識中,農業不能有絲毫損耗。

原因之二是美國政府認為糧食問題是國家根本問題之一,不能因為工業化而輕視農業的發展,否則在未來會被其他國家制裁。

是以,即便美國一直在和蘇聯競争,但是美國從來沒有像蘇聯一樣為了工業化而犧牲農業。不僅如此,美國還利用高科技扶持農業的發展。

随着時間的推移,蘇聯的糧食進口量越來越大,到了後期,蘇聯已經完全依賴别國的進口,無法實作自給自足。至于美國,因為一直重視農業的發展,是以糧食儲備很充足。到了1980年,美國認為蘇聯的糧食政策是一個突破口,随即發動了震驚世界的糧食戰争。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1980年,美國宣布禁止向蘇聯出口糧食,一場糧食大戰就此爆發。令人意外的是,美國不僅沒有獲得勝利,反而是以損失不小。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發動糧食戰争,又為什麼會是以損失不小呢?

1979年,蘇聯宣布向阿富汗進軍,蘇聯的這個決定,讓美國看到了制裁蘇聯的機會。

經過研究,美國政府認為可以在這個時候以争取和平為借口,呼籲世界各國禁止向蘇聯出口糧食,最終實作制裁蘇聯的目标。

1980年,美國正式開始實施該政策。可是令美國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的呼籲不僅沒有産生多大效果,反而對美國自身産生了負面影響。

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美國忽視了此前美國對蘇聯的糧食政策,以及美國打響的糧食戰争所隐含的隐患。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1963年以前,蘇聯就出現了糧食不足的窘境,不過那個時候的蘇聯還能通過不斷從其他小國進口糧食,是以問題不是特别嚴重。

此外,因為蘇聯和美國處于對立關系,即便美國有充足的餘糧,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和蘇聯進行糧食貿易。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和蘇聯進行貿易,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其實更重要的是政治問題。

到了1963年,美蘇互不往來的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一年,美國的餘糧實在太多了,如果再不處理,就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

為了緩解糧食過剩窘境,美國政府決定在政治問題上讓一步,主動和蘇聯接洽,将一部分糧食賣給進口糧食大國蘇聯。

迫于政治壓力,盡管美國在1963年以後和蘇聯一直在進行糧食貿易,但是總量并不是很大,而且如果需要調整,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嚴格稽核。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為了緩解政治問題帶來的各種麻煩,美國政府還決定出售給蘇聯的糧食必須用美國船隻運輸,這樣一來,美國和蘇聯的糧食問題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糧食貿易一直持續到1980年,在此期間,美國的境況其實并不好,越南戰争的失敗,讓美國一直在冷戰中處于劣勢。

正是因為一直處于劣勢,是以美國政府非常渴望扳回一局。1979年,蘇聯出兵阿富汗,這個變化,給美國創造了一定的機會。

美國政府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是以立刻組織相關人員召開會議,最終美國政府決定利用蘇聯的糧食短闆,給予對方一次重創。

如果成功,美國不僅可以扳回一城,而且有機會将蘇聯這個強大的對手徹底擊敗。

可是如果失敗,美國不僅不能如願,反而會偷雞不成蝕把米。顯然,在實施這個計劃時,美國政府有些操之過急了。糧食戰争打響後,美國政府徹底傻了眼,事情完全沒有按照他們的預計發展,甚至一度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1980年,美蘇糧食大戰正式打響。可是美國很快就發現了事情有些不對勁,美國不僅沒有達到目标,反而是以損失不小。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打響糧食大戰,又為什麼會損失不小呢?

美國的計劃是先讓美國出面禁止向蘇聯出口糧食,随後帶動西方國家也禁止向蘇聯出口糧食,這樣一來,蘇聯就會無糧可用。

即便有國家願意給蘇聯出售糧食,在美國的預想中,糧食的價格也會飛漲,最終蘇聯就會因為巨大的财政壓力而崩潰。

起初,事情還是比較順利的。美國宣布禁止向蘇聯出口糧食後不久,西方國家也宣布不向蘇聯出口糧食,糧食的價格也在很短的時間裡飛漲。

很快,蘇聯為了緩解糧食問題,不惜花費大量的資金向其他國家收購糧食。因為蘇聯對糧食的需求量很大,導緻許多國家紛紛向蘇聯出口糧食。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即便如此,蘇聯巨大的糧食缺口還是沒能填上。就在美國因為蘇聯會在不久後崩潰時,美國的盟友卻出問題了。

西方國家看到向蘇聯出售糧食有這麼大的利潤時,他們就開始陽奉陰違,表面上依然禁止向蘇聯出口糧食,可是暗中不斷和蘇聯聯系,借此機會賺了不少錢。

西方國家沒辦法直接和蘇聯進行糧食貿易,但是可以通過東歐其他國家和蘇聯做生意,這樣做不僅沒有違反美國的規定,而且還能大賺一筆。

随着時間啊的推移,和蘇聯進行糧食貿易的西方國家越來越多,蘇聯的糧食問題得到了緩解,崩潰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美國看到這個情況後非常生氣,西方國家的陽奉陰違讓美國的計劃徹底失敗,就在美國準備教訓西方國家時,美國内部也出現了問題。

美國在糧食戰争爆發期間,沒有處理好美國農業大戶的糧食售賣問題,是以導緻大量的糧食積壓在倉庫中,美國大量的農民對此十分不滿。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眼看着就要出現更大的混亂,美國政府無奈宣布解除對蘇聯的制裁,恢複之前的糧食政策,同時,為了緩解農民的沖突,美國政府花費巨額資金購買了積壓的糧食。

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美國政府一直在想辦法處理這些積壓的糧食,不僅向南美出售,就連日本也被迫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存糧。

美國的失敗,讓蘇聯在之後的時間裡得意忘形,不僅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反而更加忽略糧食安全的問題。

蘇聯能夠在這次危機中化險為夷,最重要的因素是之前有足夠的積累,是以蘇聯有資本花高價從國外進口糧食,最終緩解危機。

可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有這樣的好運,到了二十世紀90年代,蘇聯在多次不正确的改革中實力驟降,經濟水準大幅下跌。

等到下一次糧食制裁到來時,蘇聯就無力反擊了,當時蘇聯的經濟水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根本無法和美國抗衡。

1980年美蘇糧食戰争,美國聯合多國向蘇聯施壓,為何最終衆叛親離

最終,蘇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在1991年宣布解體。前車之覆,後車之鑒,蘇聯的失敗,值得其他國家深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