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色列放大招,不要僞軍,不要傀儡,不要占領區:硬碰硬割草戰略

作者:文史書生
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就像修剪路面的草坪一樣,這是一項持久而艱苦的工作。”

這是就職于耶路撒冷戰略與安全研究所的大衛·溫伯格在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上寫下的一段話。随後,他還在文章裡解釋了為何這是一項持久而艱苦的工作:“要是不這樣做,雜草就會瘋長,蛇就會在灌木叢裡爬來爬去。”

大衛·溫伯格為何要在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上發出這樣一番議論?因為這一論斷,正是針對巴以局勢有感而發的。其論斷中提出的修剪草坪,正是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地區的武裝力量,尤其是哈馬斯武裝政權采取的一種新的戰鬥政策:“割草戰略”。

那麼,何為“割草戰略”?這一新的戰争政策,能否讓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地區的武裝力量予以毀滅性打擊?又是否符合以色列的長遠利益呢?

讓我們先從“割草戰略”說起。

1、何為“割草戰略”?

所謂“割草戰略”,就是指以色列定期對巴勒斯坦地區的哈馬斯武裝力量給予懲罰性打擊,以削弱其軍事力量,進而實作一定的政治目标和軍事目标。

這種戰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哈馬斯武裝産生震懾,給邊境地區帶來一段時間的平靜。不過,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巴以沖突。

以色列放大招,不要僞軍,不要傀儡,不要占領區:硬碰硬割草戰略

分析人士指出,割草戰略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區展現出的一種軍事創新,既包括技術上的創新,又包括戰術上的創新,突出展現了以色列試圖通過不斷進行軍事創新來應對哈馬斯在戰鬥中的不斷變化和各種挑戰。

據《華盛頓郵報》稱,以色列南部戰區前軍事指揮官阿夫·加蘭特早在2014年受訪時,就曾公開表示:“這種工作需要不時進行,也許以後會愈發頻繁。”

早在2007年,哈馬斯武裝在奪取加沙地區的控制權之後,以色列就陷入了一種永無休止的“割草行動”中。在一次次的軍事行動中,以色列既不想讓哈馬斯威脅其國家安全,又不想發動全面入侵加沙的戰鬥。

那麼,以色列為何不選擇直接占領加沙地區,一勞永逸地解決讓其頭疼的加沙難題呢?

這就要從以色列的軍事政治多重考量來分析了。

2、為何要選擇“割草戰略”?

首先我們來看以色列為何不敢一勞永逸地解決巴以沖突,解決加沙問題,直接摧毀哈馬斯武裝力量。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頗有自知之明的以色列認識到,以自身力量根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加沙問題,因為哈馬斯武裝力量已經深深紮根于巴勒斯坦地區,擁有極其廣泛的群衆基礎,這樣密不透風的民心民意的城牆,才是最堅不可摧的堡壘;二是以色列不願意承擔發動全面戰争帶來的巨大風險,付出的沉重代價,以及由此引發的來自國際社會的譴責與各種制裁,這些,都是以色列不可承受之重。

正因為此,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等武裝力量才采取了一種長期而間歇性的軍事行動。

以色列放大招,不要僞軍,不要傀儡,不要占領區:硬碰硬割草戰略

猶如花草需要定期修剪,才能永遠保持美感,不至于瘋長,對于哈馬斯武裝力量,以色列同樣需要定期予以懲罰性打擊,才能削弱對手的能力和意志,才能維持相對的平靜狀态,才能避免讓以色列陷入全面戰争的泥淖。

不過,對于以色列而言,加沙地區的哈馬斯等武裝力量,畢竟不是大自然中的雜草,你定期去揮舞着大剪刀,咔咔一通剪伐,就可以頓時眼前清朗一片。

以色列的應對政策在創新,哈馬斯武裝力量也在不斷加強,不斷提升。

近十幾年來,哈馬斯不斷強化自身武裝力量,使其具備了更加強大,更加多樣化的火箭、飛彈、無人機等先進武器,以及其作戰殺手锏:道地。此外,加沙地區人口密集,地形複雜、基礎設施薄弱,這些,都給以色列對該地實施空中打擊和地面進攻帶來很大困難。

以色列放大招,不要僞軍,不要傀儡,不要占領區:硬碰硬割草戰略

對于哈馬斯武裝政權來說,道地戰才是握在他們手中的一張讓以色列為之深深忌憚的王牌,讓他們可以絕地反攻的殺手锏。

在加沙地區,哈馬斯已經建構了長達500多公裡的綿延複雜的地下網絡。道地寬度為1米左右,高達1.8米,深度在22—30米。這些縱橫蜿蜒的地下工事,讓以色列很是頭疼。

據以色列軍方透露,早在2010年和2014年,以色列曾動用各種高科技手段,共摧毀了哈馬斯200公裡的道地。

可是,在其後,以色列改變了與哈馬斯的地面戰作戰模式,而是采取一面空襲,一面派出小股部隊進行地面作戰的進攻模式。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以色列軍方聲稱的摧毀了哈馬斯200公裡的道地,不大能讓人信服,其改變了傳統地面作戰模式,更是明顯可以看出是出于對哈馬斯道地的深深忌憚。

由加沙地帶的縱橫交錯的道地,我們可以判斷出,哈馬斯武裝政權與以色列開展的就是名副其實的遊擊戰術,以色列的“割草戰略”,就是針對哈馬斯的遊擊戰術量身定做的戰略戰術。

為何以色列要采取這一新的戰略?

這其實是以色列在吸取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治安戰失敗的經驗教訓後,采取的另一種新的戰略。

以色列注意到,當年美國在攻打伊拉克時,打的就是标準的治安站。先是控制伊拉克各城市、城鎮和交通要道,然後開始定點清除,同時對于伊拉克平民進行安撫。最後的結果是,伊拉克的反美武裝,持續不斷對美軍檢查站、駐地開始無休止炸彈襲擊,狙擊手活躍在大大小小的美軍據點,狩獵般對美軍将領實施定點狙擊,打得美軍不堪其擾。

在阿富汗,美軍吸取了伊拉克的教訓,将駐地和重要軍事基地安置在大城市裡,對周邊城鎮、廣大鄉村則采用設立重要據點、大面積巡邏的方式,進行控制與打擊。這種打法,讓阿富汗塔利班順理成章控制了大部分鄉村和大小縣城,讓龜縮在大城市軍事基地的美軍根本不敢出城,因為他們一旦出城,在巡邏道路上,就會面臨設定在路邊的無數炸彈的連綿無情轟炸。據統計,在阿富汗戰争中,高達80%的美軍傷亡,都是路邊炸彈的功勞。

正是因為吸取了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失敗戰例,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自以為聰明的以色列才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割草戰略”。在加沙地帶,不設立檢查站,不進行基層控制,更不要僞軍,不要傀儡,不建立軍事基地,而是以“割草”般的軍事手段,對其定期定點清除,以維護以色列在該地的長期軍事存在與軍事控制。

可是,自以為高明之至的以色列的“割草戰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失利。

3、“割草戰略”必敗

這是因為,首先,在加沙地帶,在巴勒斯坦地區,甚至在整個中東,大部分群眾都是支援哈馬斯武裝的,這就導緻這一“割草戰略”将會無休無止的持續下去,且會越來越頻繁,讓以色列不得不面對内外雙重壓力,不堪重負。

讓我們來看一組資料,加沙人口平均年齡為19.6歲,幾乎一半的成年人口均為失業狀态,且預計到2030年,該地區人口将達到300萬,這就注定了以色列的“割草戰略”要将以色列拖入無休止的戰争之中。

其次,在國際社會上,以中國為首的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不斷呼籲要落實“兩國方案”,以徹底解決巴以沖突,甚至連西方國家中的民間力量也在不斷通過支援巴勒斯坦的示威遊行,給當局施加壓力。例如,自2024年4月17日起,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這場聲援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已席卷美國多所高校。這些,都給以色列以很大的政治壓力,讓其在動辄得咎的“割草戰略”軍事行動中不得不有所忌憚,進退兩難。

以色列放大招,不要僞軍,不要傀儡,不要占領區:硬碰硬割草戰略

最後,得民心者的天下。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已經有超過1.3萬人死亡,這其中,有四成多是兒童。美國“商業内幕”網站分析指出,平民傷亡主要來自以軍的空襲。另據美國蘭德公司研究發現,過去四十年間,隻有7%的非政府武裝人員是被以色列正規軍擊敗的,換句話說,加沙地帶的哈馬斯是消滅不盡的。

巴以問題久拖不決的症結在于“兩國方案”沒有得到落實,多年來以色列作為占領方不斷侵蝕“兩國方案”的基礎。自去年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區更是陷入到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之中。

以色列放大招,不要僞軍,不要傀儡,不要占領區:硬碰硬割草戰略

正如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所言,“在這樣的戰鬥中,重心是平民。如果你把他們趕入敵人的懷抱,等待你的将是戰略失敗,而不是戰術勝利。”

很顯然,看似高明的以色列的“割草戰略”做的正是這樣的蠢事。

參考資料:《美“改造”中東不可行 增兵是最糟選擇》參考消息2017-3-2

蘇曉晖 《從“割草”變“拔草” 清除哈馬斯和解救人質難兼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