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觀察)“一套房”“一間房”“一張床”,各地探索滿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一套房”“一間房”“一張床”,各地探索滿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新華社記者鄭鈞天、王優玲

快遞小哥、家政服務人員、環衛勞工……為城市發展提供基礎服務的一線建設者和管理者,他們的住房難問題如何解決?新市民青年人安居宜居需求如何更好滿足?

近年來,上海、廣東、山東、江西等地錨定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拓寬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籌集方式,探索完善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彰顯城市的關懷和溫度。

(小标題)“一套房”“一間房”“一張床”保租房模式受歡迎

30歲的張頌蔚,今年10月住進了保障性租賃社群——華潤有巢馬橋AI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社群的四人間。作為一名從外地到上海打工的保安,他對上海産生了很強的歸屬感。

“房間内配備了洗衣機、抽油煙機等生活家電和必備家具,并設有閱讀區、健身區、影音區等公共區域,社群周邊公園、醫院、學校等配套也一應俱全。”張頌蔚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對外地來城市的建設者而言,工地臨時宿舍、老舊住房、城中村是更普遍的選擇。不少人住集體宿舍,幾個人的大通鋪,晚上睡不踏實,生活條件不如人意。

“這一群體對租金較為敏感,對居住地與工作地的通勤時間也很重視,保租房在解決這一群體的住房困難方面應再進一步,有所作為。”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虞曉芬說,一線城市建設者和管理者需要城市提供更為精準的居住服務,保障其住有所居。

從2020年起,上海開始探索“一張床”供應模式。“用好用活保租房,在合适區域拿出部分房源進行拆套後提供合租,加強宿舍型房源籌集,增加‘一間房’‘一張床’的租賃供給,精準解決一線公共服務人員的租賃需求。”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長王桢說。

在江西贛州,南康區龍回中學的教師張航感慨萬分:“沒想到短短一個暑期,就重新整理了我們教師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顔值’,幹淨、清爽、明亮的房間,讓我們的居住品質得到改善提升。”

贛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贛州地域廣闊,全市有290多個鄉鎮(街道),鄉村教師、醫護人員和基層幹部等公共服務群體人員衆多,住房緊張,條件簡陋。此外,贛州市産業園區企業用工數量快速增長,産業園區住房配套不足,居住條件差、職住不平衡等問題普遍存在。

為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2022年以來,贛州市籌集用于鄉村教師、醫護人員等基層公共服務群體定向配租保租房4.3萬套。“十四五”期間全市籌集産業園區保租房預計超過10萬套,可滿足20多萬産業勞工住房需求。

(小标題)持續營運有壓力 土地來源需拓寬

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效地滿足了新市民的安居需求,但記者調查發現,用地緊缺、投資回報比不高、融資難等難題仍在困擾這一民生行業:

——用地緊缺。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面臨的主要困難就是用地緊缺。

“大城市的土地資源稀缺,增加租賃住房不能完全靠建立。大部分需要靠非居住房屋的改建和轉化,如閑置的工業廠房、存量商業商辦資産等。”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傑說,“我們在調研中發現,非居轉化類的租賃住房出租率高達90%左右,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職住平衡、供需适配的問題。”

——投資回報比低。“面對大量的籌建任務,土地是一大難題,資金是另一大難題。保障性租賃住房事業要實作可持續,需要企業可持續營運。”一家國企租賃業務負責人說。

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一個微利行業,投資回報周期長、受宏觀經濟周期影響大,不少企業不願參與其中,如非居住類房屋改造的投資回報周期在6年以上,在經營不出問題的情況下,淨利潤率僅為3%—5%。

貝殼租房租賃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貝殼在上海的實踐,每間房裝修費用約10萬元,再加上其他成本,每個月僅幾千元的租金,顯然住房租賃是一個投資大、回收期較長,“利潤都是摳出來”的行業。

——融資成本高、融資管道窄

保租房營運商貸款難、貸款貴、退出難的難題一直存在。從事存量改造的營運企業一般不持有實物資産,隻持有長期租賃合同,企業在沒有實物抵押物的情況下,很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以信用貸款的形式貸到足夠資金。

不少受訪基層幹部認為,若無收益,保障性租賃住房就無法進入良性循環。陳傑等業内人士建議,根據上海探索的經驗,各地宜研究出台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範圍,細化并盡快落地金融稅收等優惠政策。

(小标題)租得好租得穩 讓新市民住得安心

針對多元化的租賃需求,各地正多措并舉加快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建設。

保障性租賃住房中的“一張床”産品,是上海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期間,上海将供應20萬張床位,以及20萬套租賃住房,着力為環衛職工、快遞人員、家政服務人員、一線産業勞工等城市不可或缺的、從事基本公共服務的人員解決“租得好”的問題。

在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新招引高校畢業生首超30萬人,今年預計将達35萬人,一大批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困難需要緩解。強化土地供應,單列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供應計劃;重點在房價較高、人口流入和産業集中的區域,增加小戶型低租金高品質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合肥市多措并舉籌集房源,緩解房源結構性供給不足,并盡力降低租賃成本。

廣東确定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湛江10個城市作為全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點城市,根據常住人口規模、人口流入分布、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和交通等條件,結合城市軌道交通站點和城市重點片區等情況,科學布局房源,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利用企事業機關自有存量用地建設模式,以公開收購方式籌集模式,利用存量安置房轉化模式……2021年至今,浙江省持續強化房源籌集,累計建設籌集保租房82.7萬套(間),已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務的68.9%。

近年來,大陸持續完善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資料顯示,今年全國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已完成約200萬套(間)。近兩年來各地已完成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超過6000億元,可解決近15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