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作者:史為今用

前言

李世民,這個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之主,如日中天時的風采與年老色衰後的頹廢頹唐,實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不禁要問,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他的晚年為何迷失在妄念與殺戮中?他又是如何從一個明君變成一個昏庸乖張的昏君?

那一聲聲慘叫,那一場場腥風血雨,竟都是出自這個曾使天下歸順的太宗之手。今日溯洄遊,不禁要問:

何以大唐國祚最長的太宗皇帝,竟在晚年一改風格,走向昏庸頹唐?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兄弟阋牆,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一個血雨腥風的黎明來到長安城。玄武門外,李世民率領部下軍隊殺入皇宮,一時間叮叮铿铿兵戈交錯,慘叫聲此起彼伏。一個時代的變革就此拉開序幕。

本是一脈相承的兄弟,怎會淪落到兵戎相見的地步?要說到這段恩怨,就要從更早的時候說起。

李世民與其兄長李建成,本就是一母同胞的手足。李建成為長子,本應繼承大統,而李世民則是功勳卓著的唐家四傑之一。然而皇位隻有一個,兄弟阋牆遂成為這場血雨腥風的導火索。

在唐高祖李淵看來,這兄弟兩人何去何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牢牢掌握住權力。于是他便偏心長子李建成,将其立為世子,一時間李世民對兄長的妒恨之心暗生。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後又有奸人在兩兄弟中間挑撥離間,李世民心知自己這一生的功業就要被兄長奪去,遂暗自結黨營私,醞釀着政變。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設宴請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席間,他借故離席,率領部下軍隊回到皇宮,一舉占領玄武門,控制了皇宮的出入。很快,傳回宮中的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便落入了李世民設下的圍剿之中,兩人不敵,當場斃命。

至此,李世民終于鏟除了威脅自己皇位的心腹之患。他随後逼迫父皇李淵禅讓,自己便登上了這中間毫無血緣關系的大唐皇帝之位。他也為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帝号——太宗。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貞觀之治,大唐國祚極盛

謀奪帝位,弑君弑兄,李世民的所作所為無疑會留下一個血腥的烙印。然而就在他登基之後,他卻開始一改先前強橫跋扈的作風,推行一系列治國方略,使大唐王朝逐漸走向鼎盛。

公元627年至649年的這一時期,被後人稱為“貞觀之治”。在這十多年間,李世民選擇重用賢相,如蕭瑀、房玄齡、魏徵等,廣開言路、政策建議,使唐朝的政治清明;他采納了均田制,使農業生産力得以增長;他設定科舉法,使人才選拔更加公平;此外,他還推行一系列軍事和邊防政策,使國家更加安定繁榮。

在李世民英明的治理下,大唐逐漸走向了第一個高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富強的國家之一。李世民也被後世譽為“賢明之君”,開創了大唐300餘年的鼎盛。他的這些功績,無疑抹去了先前奪權時的種種過錯,使他成為一代明君。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貪戀聲色,晚節頹廢

然而就在大唐如日中天,一切似乎都在順遂之際,太宗皇帝的心态也在悄然改變。

或許是權傾朝野太久,他逐漸養成了專斷跋扈的脾性;又或許是功業既成,他開始貪圖酒色,迷失在聲色犬馬中。如此這般,太宗在位晚期,他的種種作為,開始讓人看到一個積重難返的頹勢。

首先,他在晚年的時候開始變得剛愎自用。他不再像先前那樣重用谏臣,而是認為自己才是正确的,不允許任何人質疑。當初一手扶持他的谏臣魏徵去世後,李世民竟然下令毀掉了魏徵的墓碑,可見他内心對魏徵的不滿。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其次,他也開始好大喜功,沉浸在大唐日益增長的國力中不能自拔。他多次無謂地發動對高句麗的戰争,不僅消耗國力,也增加了人民的苦難。此外他還大興土木,修建更加華麗宏偉的宮殿以彰顯帝王身份。這一切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最後,太宗在晚年還十分迷戀聲色,大肆選美納妃。有時甚至一次就要挑選上千名美女進入宮中。這無疑也是對國庫的巨大消耗。如此種種,最終導緻太宗在位晚期,國政日益衰敗,人民疾苦不堪。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殺戮無辜,走向昏庸

大唐國勢日衰,而太宗本人也在這過程中愈發昏庸,終于化身為一個殺戮機器。

或許是老去的恐懼,又或許是對權力的不舍,太宗在晚年變得嗜殺成性。他輕信讒言,大肆誅殺功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開國功臣李君羨被賜死一案。

李君羨,是一位老臣,早在李淵起兵的時候就追随效力,可謂忠心耿耿。然而 just在太宗晚年的時候,有奸臣進讒言說李君羨谶語中藏有不利君主的兆頭。太宗一聽大怒,随即将李君羨賜死,夷三族。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由此可見,太宗晚年已經完全偏聽讒言,殺戮無辜。先前那個重義理、明察秋毫的主君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易怒多疑、殘忍嗜殺的暴君。這無疑也成為太宗晚年昏庸的重要展現。

除此之外,太宗在晚年也十分迷信,癡心求長生不老。他搜羅各地方士,大肆采購藥材以煉制長生不老藥,妄想通過外力延年益壽。然而這些藥物不但無效,還嚴重損害了他本已年老體弱的身體,最終導緻他在不足60歲的時候病故。

這一切都彰顯了太宗在晚年步入昏庸的事實。先前那位英明神武的漢武大帝已然不在,他終此一生,也在晚年迷失了自我。

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變得越來越昏庸?他的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結語

綜上所述,太宗李世民作為大唐的奠基之主,他無疑功績卓著,被後人譽為賢明之君。然而在位晚期,他逐漸變得昏庸自大,終緻國政日衰。這也成為他從一個明君淪落為昏君的重要轉折點。

今日長安,玄武門外依然人來人往。900多年過去,那一聲聲慘叫似乎還回蕩在空氣中。我們不禁要問,英明神武的太宗,他的晚年為何一蹶不振?這也許就是權傾人朝多年的必然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