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城行動迎戰“速凍”,確定市民安度寒潮

作者:文彙網
全城行動迎戰“速凍”,確定市民安度寒潮

寒潮突襲,強冷空氣昨天抵滬。截至記者發稿時,預報顯示本市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小雪或雨夾雪。繼昨天上午6時高挂寒潮、大風“雙藍”預警後,斷斷續續的降雨中,氣溫逐級下降,本周末局部地區将有冰凍或嚴重冰凍。面對“凍真格”,城市中各方壓實責任,細化防範措施,全力做好突發險情應對處置,在守牢安全底線的基礎上,也關心關懷“速凍模式”下依舊堅守崗位、保障城市運作的一線工作者,讓人民群衆安全度過寒潮。

菜場周邊防滑,5斤鹽袋子撒空一半

傍晚,雨水總算停了,靜安城發集團靜環作業三部臨汾清道班組青年環衛工張玥帶着班組員工們走上街頭。用力揮舞着掃把,将安業路菜市場門口的積水與泥沙掃至道路兩旁。清理完路面所有積水,張玥圍着菜市場繞了一圈,即刻“鎖定”了幾個容易結冰的點位。他一手拎着裝了5斤鹽的鹽袋子,另一隻手使勁抓上滿滿一把,向地上左右抛撒十餘個來回。繞着菜市場一圈,鹽袋空了一半。

“次日淩晨可能有冰凍,提前作好準備,如果有雨夾雪天氣,鹽量還得加。”應對寒潮,靜環作業三部成立了10人應急小分隊。在工作站,隊員們備好了一噸鹽以及若幹鏟雪裝備,班組也給員工發放了姜茶和暖寶寶等。

事實上,昨天清晨5點,班組就忙活開了。驟降的溫度令陽泉路、聞喜路等多條小馬路落葉陡增。張玥見狀,便在這幾條路上各調配了一輛三輪電動保潔車。掃出的垃圾直接扔進保潔車翻鬥,及時收運。

一輪陣雨過後,張玥等人将路面重新清掃幹淨,也拿上大抹布反複擦拭路邊垃圾箱。根據計劃,應急小分隊還将定點在街面巡視,發現積水點、結冰處等情況,及時呼叫增援并及時解決。

老房水管保暖,也提醒老人防寒技巧

“這兒有個電線槽,包紮帶卡住了!”近百歲的瑞金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永善公司應急維修師傅顧興兵在2米多高的腳手架上呼一聲。“要我上來幫忙嗎?”底下的維修師傅吳夏芳聞聲穩了穩扶着的腳手架。最終,2厘米厚的彈性包裹材料,硬是緊貼電線槽,從極窄的間隙穿行而過。老房裸露在戶外的管道,包紮成功。“包管子看起來簡單,但很考驗功夫。”顧興兵做工時不愛戴手套,即便手上時不時會被劃開小口子,“隔着手套少了手感,效率低”。

氣溫驟降,黃浦區永善建築保養公司的從業人員,對所轄老舊小區做了全面巡查,用保暖材料對暴露水管、消防管道采取防護措施。以瑞金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為例,裡面居住的居民近一半是60歲以上老人,水管“應包盡包”後,消防管道的包裹也提上日程。每層消防管道有3米長,一共6層樓,每一段都需要精确測量長度,并迅速裁剪出适當尺寸的保溫管,緊密地包裹在管道上并用紮帶捆牢。

有老人聽到室外動靜,探出頭詢問。永善公司應急搶險班組經理陳崗提醒老人做好自身防護和防寒保暖:“一旦龍頭當機,可用熱毛巾裹住龍頭,澆上溫水,解凍後再擰開。”

據介紹,10月以來永善公司啟動了防凍保暖專項預案。截至目前共出動人員490多人次、檢查轄區内兩千多處,新包紮水管4150米,檢修水管5430米。與此同時備齊各類防凍應急物資,其中包括水管保溫管儲備3500多米、PPR水管1100多米、水表玻璃500塊。

智慧交管研判,易結冰大橋劃入風險點

昨天下午,寒風兼細雨,奉浦大道上的車輛紛紛放緩速度,小心翼翼行駛過江。透過駐屏巡邏,這一幕連同轄區内其他數個重要點位,齊齊映入市警察局奉賢分局智慧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錢昂和同僚們的眼裡。

“系統剛完成功能更新就遇上這次寒潮,”錢昂介紹,智慧交管系統集納曆史警情、易擁堵點位、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資料,以大資料的分析碰撞,研判易受寒潮影響的點位。

錢昂有關寒潮的記憶中,總有奉浦大道的身影。某年寒潮中,自早高峰起110警情持續攀升,接二連三發生了多起交通事故,“大多由于橋面上結冰導緻側滑,刹車不及引起碰擦,盡管沒有人員傷亡,但車輛有損,民警也疲于奔命。”

随着交警部門成立交通研判室,工作重心從事後處置轉向事前研判,“更強調防患于未然,從源頭減少事故發生。”結合大資料分析和一線交警的腳力與經驗,奉賢交警部門将各高架橋面、下立交、橋洞内、上下坡路段,還有容易被忽視的洗車店、菜市場周邊等易積水區域作為重點關注點位,精準投放警力巡邏;判斷交通流量,将風險情報線索推送至一線;結合天氣預報,及時啟動相關預案,全員上崗、備齊物資,在社會車輛上路前撒鹽除冰。

關愛獨居老人,“組團”上門提供服務

昨天上午10點多,家住虹口區歐陽路街道蔣家橋小區的75歲獨居老人顧金紅,接到了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娜的電話。聽聞老人家新安裝了地暖系統,降溫緻老人腰疼又犯了,王娜便帶着物業維修工和養老管家“組團”上門服務。

“我們來檢查下家裡的水和電,排除安全隐患。”維修工說,由于廚房内也鋪設了地暖,一旦漏水,容易引發觸電事故。走進廚房,他蹲下身,仔細摸了摸水鬥下的軟管和三角閥,确認沒有破損、接口連接配接緊實;再用電筒照了下壓力泵,确認運作正常。他同時關照老人,一旦發現漏水,要立即通知物業。

養老管家則主動幫老人晾曬衣服。王娜提醒老人這幾天盡量别出門,在家用火用電用氣注意安全。王娜說,接到防寒潮提示後,第一時間在居民群釋出了相關注意事項。考慮到小區老齡化程度高,通過關愛電話了解情況後,對部分存在特殊情況的獨居老人、純老家庭開展實地走訪。采用“組團式”上門的方式,将物業、養老管家等服務帶進門。

溫暖外賣小哥,手套圍巾都派上用場

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尚景園小區門口,居民們自發設定的“小哥驿站”放滿了關愛。說是“驿站”,其實是幾張帶有抽屜的桌子。桌上是保溫箱,裡面是暖暖的礦泉水,抽屜裡是給小哥救急的棉手套、圍巾。“小哥伸手就能拿到需要的東西,不必下車再取,節省時間,”尚景園黨支部書記于曉林解釋,騎車容易手冷,當天準備的十幾副棉手套都被小哥們逐一領取,“看來派上了用處。”

這個“小哥驿站”始于盛夏極端氣候,40℃的高溫讓居民覺察到外賣小哥的辛苦。居民們自發給經常出入小區的小哥們準備了一些戶外工作必需品,後來為惠及更多戶外工作者,從最早的一張桌子擴容成現在的“驿站”并搬到了小區兩個出入口。“小哥驿站”内的物品都由居民和附近灣谷科技園内的愛心企業共同捐贈,“還有社群裡心靈手巧的阿姨們,自發編織圍巾為小哥送上溫暖。”

守護公交出行,用冰點儀檢查車輛防凍液

巴士一公司國江路停車場,修理工金鹭正使用冰點儀對公共汽車的防凍液進行檢查。他打開車輛後擋蓋,取出一點防凍液,滴在冰點儀上,資料迅速在儀器上顯示出來。

“車輛行駛過程中,随着時間推移,防凍液會出現逐漸減少或者冰點不達标情況。”金鹭介紹,防凍液冰點達标才能有效防止車輛驅動電機冰凍,避免車輛營運時産生故障、抛錨,進行相關檢查就是為了守護出行安全。

冬季對車胎的檢查也必不可少。路面相對濕滑下,胎壓高低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胎壓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緻車輛失控,發生危險。修理工提前對營運車輛的胎壓進行檢測,如發現不符合标準,會及時調整,防止安全隐患。

修理工廠中的房間副主任孫華帶領修理工正仔細檢查:“還有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就是儲氣罐。若儲氣罐内水汽未及時清理,低溫天氣下易結冰堵住氣路,導緻車門無法正常開啟。”是以修理工會對車輛儲氣罐進行排水處理,確定公共汽車正常運作。

呼嘯寒風中,為蔬菜提前穿好“保暖衣”

清晨晨曦照向鄉間田埂,成片白色塑膠大棚内,綠油油的蔬菜生機盎然,羅新園藝負責人嚴中華仔細巡查。作為寶山區羅泾鎮三大蔬菜合作社之一,這裡有128個蔬菜大棚,種着菠菜、青菜等冬日常見蔬菜。

今年應對寒潮,嚴中華提前招募了十餘名臨時勞工一起搭建内棚,專程為杭白菜、生菜等最不經凍的蔬菜穿好“保暖衣”。經測算,内棚能幫助蔬菜扛住逼近-5℃的低溫環境。然而,搭建内棚耗時費力,需幾名勞工合作搭鋼管、整理塑膠薄膜。預留的空間不宜過小,要讓蔬菜自由“呼吸”生長;也不宜過大,否則起不到保溫效果。打好了提前量,嚴中華在寒潮到來之前完成了内棚加強工作。

應對寒潮,他依舊不放心,把基地内的蔬菜大棚從裡到外仔細檢查了一番。大棚出入口門縫是否關得嚴實、大棚頂部是否有細小風口……他深知,一旦塑膠大棚被疾風撕開豁口,後果不堪設想。“趕在日落前視線還好時,及時發現隐患細節,修補處理好。”

文:本報記者 王嘉旖 劉力源 張曉鳴 單穎文 占悅 周辰 王宛藝

編輯:傅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