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來點兒幹貨#

自古以來,戰争的目的就是為了侵略領土。在一個由領土國家構成的世界裡,征服控制領土就是最至高無上的政治目标,對領土的渴求更是大國追求霸權的必經之路,是以當今許多國家的戰争史,無非就是關于領土征服與反抗的血淚史。

但反觀二戰以來,美國雖然依舊樂此不疲的針對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發動了一系列戰争,但卻沒有從中侵占任何一分領土,其領土版圖依然停留在百年之前的大小。

不在乎領土擴張,卻大費周章的不斷挑起戰争,美國究竟有何背後意圖?他們的動力來自哪裡?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美國罪惡的擴張史

美國建國至今不過區區246年,版圖面積卻在兩百年間擴大了10多倍,并且還通過軍事基地和戰略要地控制了大範圍的全球海洋版圖,坐穩了全球霸權,他們是如何實作這一切的呢?

答案可總結為兩個字——侵略。

1776年7月4日,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宣布聯合獨立,成立了美利堅合衆國,此時美國領土隻有80萬平方千米,而13個殖民地也就成了13州。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經過長達七年的戰争,英國最終承認美國的獨立,并且在巴黎合約中十分慷慨的将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至密西西比河的大片殖民地劃分給了美國,美國領土由此擴充到了230萬平方千米,約為現在國土的30%。

十八世紀末期,美國開始全面工業革命,到了1840年,美國的GDP已經達到16億美元超過了英國的一半。于是為了滿足自身發展所需,美國開始想方設法擴張自身領土。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1800年,法國人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路易斯安那,由于拿破侖連年征戰缺乏資金,于是将260萬平方千米的路易斯安那以1500萬美元低價賣給美國,折合每平千米不足5美元。為什麼我們說美國發家史不可複制,實在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1819年美國通過武裝移民滲透的方式從西班牙手中獲得佛羅裡達,19世紀四五十年代通過墨西哥戰争獲得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同時期又從英國手中得到俄勒岡,1967年拿下阿拉斯加,1898年吞并夏威夷。

截止到1959年,夏威夷這片被美國侵占近六十年的島國,正式成為了美國的第50個州。美國國土正式擴張到了937萬平方公裡,跨越至全球第四。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回顧美國領土擴張過程,充斥了蓄意發動戰争、強行購買、武裝滲透侵占等各種反人性暴力途徑。在短短246年的建國曆史上,累計發動了超過200次以上的軍事行動,最令人發指的是,美國國會卻隻記錄了五次正式宣戰,分别是1812年美英戰争、1846年墨西哥戰争、1898年美西戰争、1917年一戰、1941二戰,甚至連北韓戰争都不被美國國會所承認為直接宣戰。

從上世紀以來,美國依然繼承優良傳統發動了大小數十次戰争,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國卻再未從中侵占過任何一分領土,我們常說老虎吃人不吐骨頭,那美國為何對土地不再迷戀了呢?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背後的真相

這裡面包含了多種因素,首先就是制度觀念的轉變和國際法的嚴格制約。二戰後各國制度已經由傳統封建君主制改進為立憲制、議會制、共和制。專制已經被徹底淹沒在曆史的洪流中,取而代之的是異名同實的民主核心。

國家執行民主制度,就必然要消滅君主野心,當民主概念深入人心,世界大同的理念也會逐漸被人們所了解接納,這時候誰再大搞侵略之風,就勢必會引起國際公憤,瞬間成為衆矢之的。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并且聯合國和國際法的成立也遏制了侵略之風,任何國家都不能侵犯吞并他國主權,這是現今國際社會平穩運作的基本準則。美國雖貴為世界第一大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但也沒有熊心豹子膽敢與全球尖銳對立。

其次就是資源,舊時代最具價值的資源就是土地,但如今經濟全球化改變了這一格局。雖然資源依然是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對于大國而言,各種原材料都完全可以通過正常國際貿易進行購置。并且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依靠原材料提升經濟已經是相當滞後的觀念,發展高新技術才是立足之本。

對原材料的需求降低,對土地的需求也會大大減少,美國同樣如此,他們已經不需要土地資源來提升自身發展,現有的土地面積已經足夠滿足發展所需,是以他們已經沒有侵略土地的必要和需要。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那美國為何還要挑起戰争和打壓他國呢?原因很簡單,美國雖然不要土地,但他們要錢要發展、要鞏固美元霸權。

什麼是美元霸權?一張百元美鈔成本不足一美元,但列印出來就需要其他國家提供價值100美元的商品服務。掌握了美元霸權,就等同于掌握了世界的印鈔機,而美國依靠軍事、經濟、科技坐穩了美元霸權,他們隻需要不斷鞏固即可。

美元消耗最多的産業無非就是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等資源貿易。而美國近幾十年來的打擊對象,包括叙利亞、伊拉克、委内瑞拉、俄羅斯在内,都具備資源充裕的屬性。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美國通過扶持傀儡政權、軍事滲透、打壓制裁等一系列手段來實作對這些國家的資源控制。隻要美元消費的需求量增加,美元的價值就會水漲船高不斷攀升,美國就可以不斷進行印鈔,還無須擔心通貨膨脹,美元霸權地位就能得到穩固。

但前提是這些資源國不會尋求其他貨币來替代美元,這就需要美國不斷幹涉插足了。

是以多種因素的綜合下,美國的持續發展已經不需要土地,就好比墨西哥就曾基于對美國高福利社會的向往,全民公投通過決定加入到美國,結果被美國斷然決絕,實在是熱臉貼在冷屁股上。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因為墨西哥經濟發展相比于美國實在太落後,2019年墨西哥人均GDP不足一萬美元,美國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加上墨西哥1.2億總人口,美國一旦接納墨西哥,就代表擴張了不足四分之一土地,卻增加足足約一半人口,還是不折不扣的貧困戶。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又不是扶貧救濟者,憑什麼接納墨西哥呢?

再者墨西哥國内的毒品泛濫、暴亂失控是在全球都臭名昭著的,這樣一個刺頭誰又會願意接受?倘若是沙特阿拉伯之類的石油資源國有此意向,相信美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留住他們,總體而言還是墨西哥做夢娶媳婦——淨想美事。

細思恐極,美國每天拱火打仗,卻再也不占領土,背後有何意圖?

與美國四處打仗卻不侵占的行為恰恰相反,俄羅斯就對擴張領土有着狂熱追求,在2014年還吞并了克裡米亞半島。

這還是因為俄羅斯自身海洋貿易匮乏的原因,俄羅斯領海面積雖然足夠遼闊,但大部分都處于航線落後、港口稀缺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北部、太平洋北部。是以俄羅斯急需向兩側擴張領土,以此獲得更長的海岸線。

但無論是任何一個國家,領土侵略都已經是過去式的的發展方式了,這也是令人唾棄、視為恥辱的反人類行徑。隻有尊重每個國家的主權,進行和平友好的國際貿易,才是未來發展的唯一正道。

繼續閱讀